鄧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期間,在李先念等協助下,對全國各項工作進行整頓,使中國大地出現了復蘇的曙光。這實際上也是對“文化大革命”的錯誤政策的系統糾正。
鄧小平、李先念的做法,不僅遭到靠“文化大革命”起家的“四人幫”及其幫派勢力的瘋狂反對,同時也為毛澤東所不容,他們不允許有人對“文化大革命”提出挑戰。于是自1975年底起。由于毛澤東的支持,在“四人幫”的操縱下,一場錯誤的反擊“右傾翻案風”突然在中國大地刮起,剛主持工作不到二年的鄧小平再次遭批判,中國歷史的發展又出現了波折。
李先念一直希望徹底糾正“文化大革命”的錯誤。從所謂“二月逆流”、批極左思潮,到鄧小平主持中央全面工作,進行各行各業的整頓,他都是積極支持和參與的,也可以說是鄧小平信任的人物,是當時中國政壇的“重要人物”之一,因此自然也逃脫不了挨批的命運。在毛澤東重病纏身,周恩來病危,鄧小平遭錯誤批判,“四人幫”急于篡奪黨和國家最高領導權時,李先念身心俱瘁,導致突發心臟病,不得不請假休息。
1976年1月8日,李先念一向敬重、休戚與共的老領導、老戰友周恩來逝世。關于開追悼會問題,毛澤東批示:由政治局擬一個意見。葉劍英、鄧小平、李先念、朱德等表態,請毛澤東出席;華國鋒、陳錫聯、吳德、紀登奎、王洪文、姚文元表態:請主席酌情;江青、張春橋、江東興表態:反對主席出席。
政治局討論的意見送到毛澤東手上時,他圈了華國鋒、陳錫聯等人表態的意見,批上“好”字。在決定誰主持追悼會時。又爭持不下,請示毛澤東,毛澤東說:“爭什么?還是由總理的親密戰友加同志主持好。”親密戰友加同志,指的是鄧小平。
“四人幫”的陰謀最終還是落空了,做夢都想當總理的張春橋沒當成。毛澤東洞察秋毫。經過反復慎重考慮,提出由華國鋒任國務院代總理,徹底粉碎“四人幫”篡黨奪權的陰謀,“四人幫”又怒又恨。1月28日,張春橋以受中央的委托之名找李先念談話,傳達毛澤東關于華國鋒任國務院代總理的提議和政治局討論的意見,同時也傳達了在葉劍英生病期間由陳錫聯主持中央軍委工作的決定。李先念明白了,他與葉劍英都“靠邊站”了。
“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不得黨心、不得民心,引起廣大干部和群眾對“文化大革命”的強烈不滿,激起了對“四人幫”的極大憎惡和憤怒,終于在1976年的清明節前后爆發了全國性的悼念周總理、聲討“四人幫”、擁護鄧小平的強大群眾運動。李先念非常關注這場運動的發展。他不僅通過新聞報道和有關文件了解情況,還把國務院辦公室負責人叫去,詢問全國各地和北京天安門廣場所發生的重要事件,同時每天看子女和工作人員從天安門廣場抄回來的詩稿。
毛澤東也很關注此次運動的發展,一方面看簡報,一方面派秘書到天安門了解情況。在中央政治局討論給“天安門事件”定性的會議上,毛澤東說:“悼念總理,歌頌永不翻案的人,剩下的我就是現代秦始皇了”;“不要瞞我,矛頭是對著我的,在清算我27年的債!誰說沒有政治后臺?這個政治后臺,你們都怕他嘛!他有社會基礎,有軍方保護。”
在中央政治局討論關于對鄧小平的處理決定時,對于是否撤銷鄧小平黨內外一切職務時,葉劍英不表態,朱德離開了會場。在討論開除鄧小平黨籍時,葉劍英起身說:開除?把我也一起開除吧!說罷就離開了會場。李先念不表態。華國鋒、陳錫聯、吳德、紀登奎提出:要請示毛主席。
毛澤東后來在政治局討論紀要上,圈了葉劍英,批上:是在指責我。圈了李先念,批上:還是給我面子。圈了華、陳、吳、紀,批上:意見相同,我還活著,留在黨內。
兩天后,李先念給黨中央、毛澤東寫報告,反復說明鄧小平所采取的一切措施,他都是積極支持和堅決貫徹執行的,如果鄧小平錯了。那我自己也錯了。既然是這樣。李先念自然也就“靠邊站”了。從此李先念一面以養病為由,繼續請假休息,不再參加中央召開的各種會議,包括各次打“招呼會”;另一面,主持中央全面工作的華國鋒向李先念提議,不要到外地休息,靜觀局勢發展。對此,華國鋒回憶說:
“這時,我去找先念同志,對他說,現在同‘四人幫’的斗爭這樣尖銳和復雜,你是不是不離開北京,就在北京養病,有什么事也可以商量。當時我想我是從地方來的,對中央許多事情心中無底,老同志不離開北京休養,有些事隨時和老同志商量好辦些。本來先念同志是可以到外地休養的,聽我講了以后,他決定留下來,不去外地了。” 李先念明白了華國鋒的意圖后,為靜觀局勢的發展,等待時機,避免“四人幫”節外生枝,經過慎重考慮,他給葉劍英打電話交換意見,并商定“約法三章”:兩人都不去外地,就在北京休息;不相互探望:無特殊事,不相互打電話。
兩位老革命家留在北京,“鎮之以靜”,對于及時掌握形勢的發展,抑制“四人幫”的猖狂活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鄧小平再次被打倒的事情,也促使兩位老革命下決心除掉“四人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