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大佬馮侖斷言:“適婚女青年推動房價上漲。”
上海的女青年把男人分成四類,一是有房有車無房貸;二是有房有車有房貸;三是無房無車無房貸,但是有現金儲備;四是無房無車無房貸,也無現金儲備。對第一類男人,可以馬上談婚論嫁,二、三類可以考察后談婚論嫁,第四類免談。于是對那些到了結婚年齡的女青年來說,買了房或者具備買房能力就成了她要找對象的必備條件。
在婚姻當中,愛情和房子,哪個更重要?看似荒謬的問題,在房價飛漲的今天,卻成為很多年輕人不得不考慮的現實:沒有房子做保障的愛情,能不能走進婚姻的殿堂并攜手一生呢?近日搜狐焦點網和精品購物指南報聯合舉辦了“嫁給房子還是嫁給愛情”的網絡PK。正方北京憶城天筑總經理于魯先生認為應該把愛情作為生產力,先取得愛情,再取得房子是現代都市年輕人生活的最佳路徑。反方藍圖地產總經理傅文慧女士則主張純粹的愛情只存在于戀愛階段,婚姻更多的是對責任的承擔。那么房子,作為婚姻穩定的保證,就成為了必須品,尤其在一個房價不停高漲的年代,有房子對婚姻而言更為重要。加之今年是結婚大年,據統計今年北京有20萬對新人,上海為15萬,天津為8萬,婚房需求直接影響了房地產發展。所以地產大佬馮侖斷言:適婚女青年推動房價上漲。
選擇房子的人說,北京,一座光鮮亮麗的城市,可并不是每一個年青人都有同樣“光鮮”的收入和生活。他們走出校園不久正在努力證明自己的能力,經營自己的事業。面對林立的樓座和幾乎與樓座一樣高的房價,他們有住處但沒有家。房子在這時候遠比愛情更實在。所以你必須允許她們選擇物質婚姻。當女孩或女孩的家長說沒有房子就不結婚時,愛情在房子面前止步,無法怨嘆這個時代,在這個時代能做的就是努力擁有房子,而后再苦心經營愛情。
堅持愛情的人說,或許在新婚的日子,一套漂亮的房子能夠給我們帶來親朋好友羨慕的目光,可是,人群散去,當日復一日與一個不愛的人朝夕相處時,會幸福嗎?當勞累了一天,拖著疲憊的身心回到這個沒有愛的房子時,能感受到溫馨嗎?守著冰冷的房子,讓青春在歲月中隨著一個不相愛的人逝去,這是何等可悲!
當多數年輕買房人成為“啃老族”,用父母一輩子積蓄給自己安家的時候,當9月面市的新房均價漲到9931元/平方米的時候,又有多少人還能喊出“工作誠可貴,房子價更高,若為愛情故,二者皆可拋”的豪言壯語呢?
在現實中,很多人都在矛盾中,在愛情和房子間搖擺不定。棄愛情而求房子,怕別人給自己扣上“俗人”的帽子;棄房子求愛情,又怕經受不住現實生活中的風吹雨打……有這些顧慮都是很正常的,畢竟愛情和婚姻在人的有限生命中占有很重的分量,難以輕易地做出判斷。沒有多少人能達到“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的境界,為了房子而毫不留情地拋棄愛情的人也并不多,每一個人都應平和地去面對,愛情和房子究竟孰輕孰重,好像永遠也沒有統一的標準。到底怎么選擇,只有你自己知道。
嘉賓觀點
廈門旺榮房地產總經理 王世忠:人生的道路很漫長,不愛的人在一起生活只會越來越苦悶,或許有天你當初用感情換來的房子會成為你最想遠離的地方;而真正相愛的人在一起可以共同去努力,兩個人的打拼難道不可以實現美好的生活嗎?
海峽導報樓市記者 郭靖波:人活著是最需要幸福感的,我覺得能帶來長久幸福感的一定是感情,物質的幸福感非常短暫,不僅短暫,可能會因為要追求更好的物質而變成一種痛苦。
廈門嘉賓大陸閩南歌后陳飛:在現實社會里,男人給心愛的女人一個遮風避雨的家,這不僅是愛的體現也是能力的見證。我相信只要有能力,買房結婚并不是遙不可及的事。
網言網語
愛情派:
燕燕:年輕的我們,可以選擇沒有房子的他,你認定他是一個潛力股,未來會有房會有車的。
椏倫在線:我個人會選擇家最重要,因為人的事業會有起有伏,但愛情才是陪伴自己一生的啊!
房子派:
吳亦人:站在男人的角度說:上古時代,男人獲取愛情的第一手段,即為力量,同情敵決斗,勝者擁有女人。有力量者才有資格繁衍后代,優勝劣汰,物競天擇。目前的動物界依然大多如此。因此,站在男人的角度,從社會學的角度上講:應該先擁有房子,再選擇愛情。
zhu_heng:看看征婚廣告就知道房子是什么了???沒房子愛情連開始的機會都沒有!!!
正方:當然嫁給愛情!
經濟問題不是第一問題
李穎(化名)是一所名校的研究生,是學校有名的才女和詩人,即將畢業的她簽了一家圖書出版公司。她男朋友是同級的研究生,可能去一家國內知名的報社。她告訴筆者,“經濟問題不是第一問題!經濟問題即便棘手,仍然可以有待時日地解決。”如果自己喜歡一個男孩,那么他現在是貧窮還是富有并不那么重要。“我看好他,看好我們倆的前途,暫時無房或經濟困難,可以忍耐。”她很憧憬兩個人一起創造未來的幸福:“住在一起奮斗的房子里才是真正的幸福!”
首先他要很愛我!
“為什么那些人會選擇房子呢?”一位姓王的小姐很疑惑地表示。她大學畢業以后在一家報紙做編輯,她男朋友是國家公務員,工作穩定卻收入微薄。“首先我要選擇一個很愛我的人結合,如果他很愛我而且有房子當然更好,但首要條件就是要愛我,愛我,很愛我。”她堅信如果只有房子沒有愛情一定不會幸福,而且“一個人你認為他任何能力沒有,任何前途沒有,說不定你根本就不會喜歡他了,就談不上考慮愛情和房子。”也就是說,現在沒有房子不等于將來沒有房子,只要能和相愛的人在一起,即便在租來的房子里面住著也會非常幸福。
反方:嫁給房子!
房子和工作讓她放棄至愛
同是一個學校的校友,王是校籃球隊主力,人長得很帥氣,人也本分;蔡是中文的才女,很漂亮,個子高高的,笑起來臉上呈現迷人的酒窩。青梅竹馬的四年過去了,王保送上了研究生,蔡大學畢業,忽然有一天,王發現他再也找不到蔡了,“手機是空號,郵件不收……”
過了三年,王才從她熟識的女孩那里聽到她離開的真正原因:“那個男的替蔡在這個城市找了一份不錯的工作,他的房子有140平米……”
我們分手在購房現場
許和劉攢了些錢,準備買了房子,裝修好了結婚。許是國家公務員,劉是一家小報社的記者,兩人戀愛兩年多了,感情一直都很融洽,少有吵架。然而在看房子的過程當中,分歧和爭吵卻一天比一天多起來。許看房子首先看價錢,他是國家公務員,拿的死工資,量力而行;然而劉首先看的是物業的質量:交通、樓盤、社區、戶型……最后看的才是價錢。便宜沒好貨——爭吵由此而起,漸漸上綱上線。許攻擊劉太虛榮,劉埋怨許不負責任,不想給自己老婆好房子住,終于,在看房現場,在售樓小姐的面前兩個人不歡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