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甘蔗種植面積約90萬hm2,產糖量約700多萬t,占全國食糖總產量的61%左右。經過多年的努力,蔗糖業已發展成為廣西經濟的支柱產業。也是農民增收和地方財稅的重要來源。然而,廣西甘蔗單產與世界糖業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農民施肥習慣不科學是造成甘蔗低產的重要原因。農民種植甘蔗時習慣施用復混肥,而市場上所銷售的復混肥絕大多數沒有依據當地土壤狀況和甘蔗的營養特點來研制配方,而是憑經驗或感覺配制生產,氮、磷、鉀比例不合理,長期施用這樣的復混肥后;甘蔗會出現營養不良或養分失衡狀態,從而造成單產低,蔗糖分不高。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我們成立了“甘蔗專用肥研制課題組”進行專題攻關,在學習、借鑒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吸收、消化、再創新,經反復試驗研究篩選,并不斷優化研制方案,研制出了廣西特定蔗區系列甘蔗專用肥配方。為把研究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分別于1994年、2005年先后創建了年產3萬t的廣西甘蔗研究所甘蔗復合肥實驗廠和年產10萬t的中外合資一崇左豐嶺肥業有限責任公司進行甘蔗專用肥的產業化生產與推廣應用,產品深受推廣蔗區農民和糖廠的歡迎。提高了甘蔗單產和蔗糖分,取得了顯著的社會、經濟、生態效益,因此,本課題組完成的“甘蔗專用肥的研制與推廣應用”項目榮獲了2007年度廣西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本文針對崇左市部分蔗區的研制過程為例簡述研究概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