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飛虱(Nilaparoata lugens)是亞洲國家水稻上的一種重要遷飛性害蟲,其發生和危害具有暴發性,2005~2006年在我國南方稻區特大發生,造成嚴重損失。褐飛虱適宜生長溫度為22~32℃,以刺吸式口器吸食稻叢基部韌皮部汁液。嚴重時稻田成片枯萎,造成嚴重減產甚至絕收;此外,褐飛虱還可傳播水稻草狀矮縮病(rice grassy stunt virus,RGSV)和齒葉矮縮病(rice ragged stunt virus,RRSV)等病毒病。長期以來,化學防治一直是控制褐飛虱的最有效途徑。然而,由于長期不合理使用化學農藥,導致褐飛虱對常規有機磷類及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產生了抗藥性,進口農藥成本過高,菊酯類農藥又限制使用。為了減輕單種藥劑的選擇壓力和降低防治成本,2008年我們采用兩種殺蟲劑各減半混用對褐飛虱進行了毒殺效果試驗,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