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材線蟲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ainerbuhrer)Nickle]是松樹上一種毀滅性的病害。該病可危害多種松樹,造成松樹枯死,其中以赤松(Pi-mus densiflore)、黑松(P.thunbergii)、琉球松(p.luchuensis)和馬尾松(P.massoniana)受害最重。目前該病害在日本、中國、韓國、美國、加拿大、葡萄牙等國均有分布。但該病在美國和加拿大松樹上的危害并不嚴重,卻給亞洲等一些國家的林業生產和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關于松材線蟲病的研究已有很多報道,但對于松材線蟲病的致病機理和寄主的感病性等還不十分了解,如雪松(Cedrus deo-dora)的感病性問題一直存在較大疑問。日本近騰秀明報道8年生雪松人工接種松材線蟲后。枯死率可達35%。胡凱基、楊寶君等對部分松材線蟲群體的致病性進行接種試驗。發現來源不同的線蟲致病力存在很大差異,而且中國蟲株致病力比其他國家分離的蟲株致病力要強得多。在日本和美國雪松可感染松材線蟲病。但感病性較弱。而在我國雪松不感染松材線蟲病。南京市中山陵是我國發生松材線蟲病最早的地方,周圍很多松樹早已死亡,但南京市的雪松沒有一棵是因為松材線蟲病而死亡的。出現這一奇怪現象的原因,是不同國家和地區雪松的感病性存在差異,還是不同地區的松材線蟲蟲株致病性出現了分化。或是其他原因所致。這是本研究試圖弄明白的問題。我們采用來自日本的兩個松材線蟲蟲株,接種黑松、馬尾松和雪松,用中國蟲株做對照,觀察不同松材線蟲蟲株對我國雪松的致病能力,并記錄松材線蟲在樹體內的移動和分布情況,這對于了解松材線蟲病的致病機理以及防治等均具有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