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漠化是在喀斯特脆弱生態環境下,由于人類不合理的社會活動。造成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土地生產能力衰退和喪失,地表呈現類似荒漠化景觀,并出現巖石逐漸裸露的過程及結果。目前銅仁地區各類石漠化面積為1033km2。占土地總面積的5.74%,石漠化程度比較嚴重。石漠化主要為純白云巖石漠化和純泥質灰巖石漠化,治理比較困難的是純白云巖石漠化。且占有相當的比例。已成為影響當地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最嚴重的問題之一。石漠化的危害表現在生態系統退化,原生植被被藤本刺灌、旱生性禾本科灌草取代,形成荒山荒坡,如銅仁市滑石鄉森林覆蓋率僅為14.08%:此外,造成土地生產力下降,自然災害頻繁發生,人口貧困加劇,某些村人均基本農田僅0.024hm2,人均收入300元,“一方水土養育不了一方人”,“山窮、水枯、林衰、土瘦”是村寨的概貌,因此,防治石漠化已經迫在眉睫。石漠化治理核心是生態恢復和重建,同時促進石漠化地區生態建設與經濟協同發展。為此,探尋適宜在缺土、少水和偏堿性的環境下生長又具有較高經濟效益的植物是石漠化治理成敗的關鍵。在對野生資源植物博落回的生長環境調查中發現,博落回具有很強的適生能力、萌發力和分枝力能力,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且年生長量大。葉面積寬,具有較好的生態價值,可作為石漠化治理中的先鋒植物,同時,它也是一種具有較高經濟效益的藥用植物,在喀斯特地區開發種植博落回不僅有良好的生態效益,也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對改變石漠化地區的生態脆弱、經濟落后面貌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