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世界上綿羊品種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全國擁有綿羊品種約79個,然而我國還沒有育成經國家審定的肉用綿羊專門化品種。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類膳食結構的改變,羊肉低膽固醇的營養特點及其市場需求的拉力決定了羊肉的消費在不斷增長,并且養羊業因其周期短、見效快、市場穩及前景好而備受消費者的青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先后從國外引進了一批優良的肉用綿羊品種,如無角陶賽特羊及波德代羊等,并且在國內布點改良地方品種,以期在我國龐大的地方綿羊血統中導入外血,提高我國綿羊的肉用性能和經濟效益,這對迅速推動我國肉用綿羊產業的跨越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本研究旨在通過對引進的肉羊品種無角陶賽特、波德代及灘羊與小尾寒羊以及蒙古羊的雜種F1、F2、F3在不同的月齡進行體重體尺指標的測定,來綜合評價引進的肉羊品種無角陶賽特和波德代羊對當地小尾寒羊及蒙古羊的雜交改良效果,以期為我國肉用綿羊的雜交改良提供科學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