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博客、利用自己的名人效應為自己的企業搖旗吶喊?雷軍用三個星期的變踐證明,名博“賣瓜”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春寒料峭,記者在北京知春路UCWEB的董事長辦公室見到了雷軍。他正悠然地抽著中南海點五香煙,桌上放著一聽健怡可樂。這個情形讓記者想起兩年前在金山辦公室采訪他的場景,只是那時的雷軍看起來疲憊不堪,而現在的雷軍則氣定神閑。
似乎是看出記者的疑惑,他主動“招認”,這間辦公室是UCWEB的CEO俞永福特意按照雷軍在金山時候的辦公室進行布置的。
在雷軍出任UCWEB董事長前,UCWEB在移動互聯網領域并不太出名,但自去年10月底開始,UCWEB在互聯網業界一夜之間變得“幾乎無人不識君”,這不僅是因為雷軍的加盟,更因為雷軍的博客營銷。
三星期過百萬
雷軍的新浪博客名為“人類因夢想而偉大”,目前點擊量為172萬,是新浪“2008年十佳IT博客”之一。或者大家不以為然,百萬級以上點擊量的IT博客在新浪博客里比比皆是,雷軍的博客也不見得有多牛。
且慢!那些百萬甚至是上千萬點擊量的博客都是靠長期積累而形成的,而雷軍的博客過百萬點擊量只花了三個星期。
“毫無疑問,我在新浪寫博客是個有私心的做法。”雷軍毫不避諱地承認自己想通過寫博客來推廣UCWEB的初衷,“在其位謀其政,我不怕別人說我用博客為UCWEB做廣告。”
雷軍告訴記者,新浪在三年前就邀請自己開博客,但直到決定進入UCWEB山任董事長后才決定開始寫,“這也是為移動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瀏覽器市場)布道的一種方式。”與此同時,“和記者交流總覺得隔著一層皮,與其這樣還不如自己把它寫透徹,讓大家通過我的博文直接了解UCWEB是一家怎樣的公司”。
用博客為UCWEB搖旗吶喊
UCWEB創立于2005年3月,定位是做移動互聯網的微軟和Google,讓手機上網用戶通過UCWEB就能方便快捷地訪問移動互聯網。2006年12月雷軍和另外2個人一起為這家成立一年多的企業投入了400萬元,成為其第一批天使投資人。隨后在雷軍的指導下,UCWEB放棄了中國移動等企業市場,而專注于個人手機瀏覽器市場。用戶增長迅猛,2007年8月UCWEB完成第一輪1000萬美元的機構融資。2008年9月,UCWEB日PV過了三億頁。
這樣的業績,在移動互聯網領域是非常驚人的,雷軍異常興奮,終于忍不住企業家的創業沖動,重新出山了。“UCWEB已經發展到了一定階段,到了我可以出來助推的時候了。”但他還是跟俞永福約定:只做董事長,每周只到UCWEB的辦公室上一天班,只管方向性的問題,不涉及具體事務管理。
話雖如此,在金山公司時就習慣事無巨細都要過問的雷軍,雖然在UCWEB不用管理具體事務,但通過寫博客為UCWEB搖旗吶喊,讓更多的人 包括投資者、用戶和其他企業知道UCWEB是一家怎樣的公司,這被他當作其義不容辭的責任。
一擊而中
“開通博客時候我就將其定位為:只談夢想和真善美,不談吃喝玩樂,不八卦不爆料。”雷軍說,自己還給博客定了兩個目標:一是過百萬的點擊率,一是靠有價值的信息吸引讀者。
現在,這兩個目標已經都實現了。這讓雷軍自己也有點意外,因為博客開通的時候他甚至為第一篇博客寫什么而苦惱不已。
2008年10月23日,雷軍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自己出任UCWEB董事長。晚上靜下來,他開始準備自己的第一篇博客。
博客該寫些什么呢?寫UCEWEB?這沒有必要,因為新聞發布會說的都是UCWEB的東西。寫點對熱點IT新聞的評論?這似乎很取巧,但這樣的東西似乎離雷軍自己所定的標準——靠有價值的信息吸引讀者——有點距離。最后,雷軍還是覺得先寫一寫自己離開金山后都做了些什么。自己的事情,畢竟熟悉,可以信手拈來,于是雷軍的第一篇博客《天使投資只是我的愛好》新鮮出爐了。
這篇文章很好地回答了雷軍為何在功成名就后辭去金山公司CEO的職務。文章一出,新浪就把它作為熱點博客推到顯要位置,各大網站的IT頻道也紛紛轉載,IT名人效應得到極大發揮。
植入王婆如何賣瓜
雷軍的博客里有不少文章是幫UCWEB做廣告的,雖然有王婆賣瓜之嫌,不過雷軍包裝得很巧妙。首先,文章標題看起來就很客觀,如《手機上網正在成為一種趨勢》、《日本移動互聯網:一組讓人震撼的圖片》、《今年將迎來移動互聯網產業的快速發展》,而在行文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提到UCWEB。其次,即便是標題看著就是推廣UCWEB的文章,雷軍也想辦法讓它變成一個有趣的創業故事,如《我被俞永福“忽悠”了》、《圖解UCWEB痛并快樂的創業故事》、《借了丁磊80萬UCWEB才度過創業困境》。
雷軍自己曾直接主管金山的市場部,經常跟媒體打交道+深知媒體傳播的規律。他明白,如果自己的博客通篇都是關于移動互聯網和UCWEB的話,會招致讀者反感。雷軍很聰明地把上述的“廣告”文章間隔著放在自己的一些“公益”文章里。
于是我們看到,雷軍在博客里“間植”了《我賺的第一桶金》,偶爾也告訴那些看到雷軍創業故事激動不已的創業者《我怎么才能融到錢》、《如何挑選創業項目》、《透徹講解風險投資的游戲規則》。這些文章有理論,有實踐,還用故事的形式娓娓道來,內容都是創業者最關心的。記者統計過,在雷軍的博客里,自己經驗分享文章有15篇,天使投資和自己經歷加起來有11篇,而談到UCWEB的有12篇。
“我自己參與過幾次創業,因此特別希望大家能少走彎路。在做天使投資人的時候,我每次都要將自己的理念婆婆媽媽地向不同的企業重復講,這樣還不如自己把它們梳理出來和大家分享。”雷軍解釋。
這些文章引起更廣泛的網友關注,甚至有人找到記者,希望能幫忙引薦一下雷軍。
名博是怎樣練成的
新浪一個IT名博博主認為,雷軍的博客所以能在短短三周時間內就達到百萬的點擊,跟雷軍自己的勤奮是分不開的。“雷軍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一旦決定寫博客就以良好的文章質量和很快的更新頻率在做。”雷軍同時投資管理多家企業,他的博客剛開始是每天更新一次,后來改成每兩天更新一次,一直到博客突破百萬,這在商業領袖中并不多見。
“最痛苦的是有一次,我談完所有的事情都已經凌晨兩點多了,但是博客還要更新啊,于是我也偷懶一回,摘錄了一篇別人的文章《蘋果CEO喬布斯腦子里怎么想的》。”雷軍說,后來他盡量利用剛開始上班沒有人找他談事的時間來更新博客,或者下午空隙時間,“時間要擠總能擠出來的”。
雷軍博客還有一點跟別的IT博客不同的地方,那就是雷軍會細心到在文章中有對讀者評論的回答,這種雙向互動對于增加讀者活躍度非常有效。
IT名人,創業和融資故事,文章更新快、質量高,注意跟讀者的雙向互動,這種種的因素集合在一起,最終把雷軍的博客推向了一個高度。
而雷軍卻很坦白地承認,自己所以能有那么多時間和興致來寫博客,蓋因為自己現在只做天使投資人和董事長,屬于是看別人干活的人,跟原來在金山的時候要自己親自“卷起褲管下地干活”的心情完全不同。現在的雷軍是輕松而喜悅的,“天使投資只是我的業余愛好。”2009年將步入不惑之年的雷軍如此說,而他承認UCWEB是自己所投資的企業中最滿意的種子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