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化肥市場充滿著許多不確定因素,讓人感到迷茫和困惑,接下來筆者主要從行業角度與大家分析和探討一下目前的化肥市場形勢,以及我們應對的一些策略:
目前化肥市場存在的問題
去年化肥價格先高后低,漲跌幅度之大實屬罕見,致使許多經銷商對今年化肥價格走勢更難作出準確判斷,因此失去儲肥的熱情,造成化肥淡季的社會儲存量不多。隨著2月份春耕從南到北陸續展開,農業生產對化肥的需求開始集中釋放,導致化肥市場出現一定程度的回暖,市場成交量上升,企業庫存下降,開工率上升,產量同比都出現了一定幅度的增長,價格也在需求的拉動下穩步上揚。但是整個春耕銷售旺季,無論從數量還是價格與往年相比卻是差強人意。但除少數農民在零星購肥外,整體市場保持了成交的清淡態勢。
時下,正值小麥主產區收割,播種經濟作物的時候。本應到了旺季的化肥市場,但是每個地區的經銷商對后期市場都是極度看空,只要市場上一有用肥,各經銷商就立刻會下調價格清理庫存,基層經銷商恐慌情緒很重,無論價格高低都不會大量要貨,局部地區市場批發價格已經明顯與廠家出廠價格倒掛。人們不僅要問化肥市場到底怎么了?為何持續疲軟且讓人看不清楚?
化肥市場持續疲軟的原因
筆者經過市場調查,發現造成化肥市場持續疲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供求關系失衡。
國內化肥市場產能處于過剩狀態,也就是供大于求。國家新的關稅政策要到7月份實施,國內化肥出口嚴重受阻。在國內化肥產能過剩且又無法通過向國外轉移來解決國內供需失衡這種矛盾的時候,化肥市場的持續疲軟也就不可避免。
二、市場化的影響。
化肥價格市場化后,市場價格容易波動,淡儲已經無法抑制化肥價格的下跌。各地經銷商的淡儲就變成了風險投資,不敢輕易進行備貨,觀望氣氛越來越濃,使得化肥市場持續疲軟。
三、資金缺口的影響。
自從去年美國的次貸危機以來,全球各地銀行貸款業務很難辦理。以農發行為例,農發行認為化肥淡儲貸款風險較大,輕易不再貸出資金。經銷商的資金鏈被切斷,手中無錢也就無法拿貨,無法拿貨也就造成了市場的持續疲軟。
四、缺乏統一的領導。
以往化肥價格由國家來控制,使得化肥企業規避了市場風險,各地化肥價格基本一致。但市場化后,各地化肥企業各自為戰,缺乏統一有效的管理,無法在價格上達成相對的一致。無法向中東石油生產國一樣限產報價。可以說缺乏統一的、強有力的領導,是造成化肥市場持續疲軟的主要原因。
五、天氣因素。
今年的天氣比較異常,時不時的倒春寒,致使各地農作物的施肥季節往后順延,老百姓不購化肥,經銷商也就無法實現銷售,生產企業壓力就增大,最后造成化肥市場供求關系嚴重失衡。
六、農作物價格因素。
經濟危機的爆發,對我國經濟作物的種植產生了毀滅性的打擊。如黑龍江大豆,由于受到進口大豆低價位的沖擊,面臨無法繼續種植下去的危險。中國“大蒜之鄉”濟寧金鄉的絕大部分種植戶,已經不再打算種植大蒜。大豆、大蒜等一系列經濟作物種植面積的減少,造成復合肥市場的萎縮,復合肥市場的萎縮使整個化肥市場的“食物鏈條”發生紊亂,化肥市場供求關系也就嚴重失衡。
七、農民心理因素。
中國的農民比較保守,這里的保守是指在沒有十分的把握下他們不會輕易出手買化肥。當前,化肥市場的疲軟且沒有特別利好的消息出現,市場預期很低,很多廠家和經銷商認為市場價格還會往下跌落。在這種想法的影響下,使得各地經銷商和農民朋友,一直想在化肥最便宜的時候買肥,準備抄底,造成目前市場需求量小。
從整體來看,化肥行業還處于下行調整的周期,機遇和風險并存。
面對市場現狀應有的對策
面對持續疲軟的化肥市場我們該怎么辦?怎樣在危機種覓得良機,怎樣使化肥企業做得更大更強?筆者認為在目前市場疲軟的情況下,化肥企業特別是骨干企業,不管是生產還是流通企業,應該樹立戰勝困難的信心;同時,在現有的市場形勢下,需要廠商之間更多的溝通,交流與合作,增強社會責任感。唯有堅定信心、共克時艱、多措并舉、打破堅冰,才能使疲軟的化肥市場走到正軌上來。
轉變觀念,適應市場。2009年5月,石化產業調整振興規劃細則公布:對化肥行業通過上大壓小,產能置換,淘汰技術落后、污染嚴重、資源利用不合理的產能。政府“促市場整合,淘汰落后產能”態度堅決,中國化肥市場的市場化進程將會逐步加快。對化肥企業來說,只有轉變觀念,積極參與市場競爭,在競爭中發展壯大,成長起來,因為市場不相信眼淚。
加強協作,互惠互利。化肥企業之間應該加強協作與溝通,就像中東石油歐佩克組織一樣,當市場不利的時候,可以通過限產、限銷的方式來阻止價格的下滑,維護化肥行業的利益。
品牌站略,品牌效應。越是商品難賣的時候,越是企業實施品牌戰略的時候。就像我們一提到可樂就會想到可口可樂,一提到漢堡就想到麥當勞,這就是品牌的效應。我們只有加大品牌推廣力度和市場開拓力度,使我們的品牌真正深入到老百姓心中。才會出現當農民朋友買化肥時,一提到化肥就想到某某廠的就是好,這也就達到了我們的品牌效應,我們的市場占有率也就會大幅提升。
服務市場,服務農民。當前掌握科學的種田方法是農民朋友最迫切的愿望,他們希望化肥企業不僅要賣產品,還要開展售后服務活動。如:為農民傳授科學使用化肥、農藥的技術,選購農作物優良品種等等。未來化肥市場的競爭將會是服務的競爭,誰的農化服務好,農民朋友就會更多地選購誰的化肥產品,誰也就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創新科技,創新產品。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企業前進的不竭動力,更是一個品牌強有力的支持。只有不斷開發新技術、新產品,品牌才能魅力永存,企業才能更好的與市場接軌。化肥企業只有不斷的進行科技創新,才能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提高自己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話語權。
雖然目前化肥市場處于持續疲軟的狀態,但是我們應該看到夏季用肥的時節已經到來,化肥的剛性需求持續,我們堅信化肥旺季市場馬上就會啟動,化肥企業的“春天”一定會到來。
(編輯/劉慶華Lqh020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