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四年半,“鐵本案”主角戴國芳的入獄與出獄,與中國經濟的宏觀調控方向有著吊詭的關聯
《財經》記者 宮靖 王和巖
戴國芳是在律師事先并不知情的情況下,突然獲保
1月10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赴常州考察指導工作。這是2004年4月鐵本案發后,溫家寶首次來到常州。
當地群眾打出“溫總理,您好”的橫幅。1月20日,常州當地一名官員敘說此事時仍相當激動。在他看來,溫家寶在“鐵本案”后再來常州,意義非同尋常。
2004年4月,國務院下令查辦常州“鐵本案”,曾給當地政治、經濟生態帶來一場地震。四年之后,就在溫家寶赴常州前的三個月,2008年10月,“鐵本案”的主角——鐵本集團董事長戴國芳,被常州市當地法院批準取保候審。
在法警的陪伴下,戴國芳低調返回了闊別四年半的家中——武進區原東安鎮附近一座破舊的三層小樓。
四年間,國際國內經濟形勢風云變幻,在全球金融危機的陰影下,中國的宏觀調控方向已從當年的“踩剎車”、治理經濟過熱,調頭轉向了“4萬億”投資拉動經濟。而鐵本與戴國芳的命運,在這場翻云覆雨中完成了一個輪回。
意外獲保
“鐵本案”被告的相關律師向《財經》記者透露,近三年來,他們多次向當地法院為戴國芳等人申請取保候審,但一直無果。戴國芳是在律師事先并不知情的情況下,突然獲保。
一位接近戴國芳的人士稱,獲保后見過戴國芳,“人還算精神,談話思路清晰”。
戴目前仍被監視居住,數名本地派出所干警輪流在戴家駐守。迄今,已有多家媒體的記者前往采訪時受阻。常州市委宣傳部一位內部人士告訴《財經》記者,戴國芳目前并未完全獲得自由,他的出入要經法院同意,見客也需獲法院批準。
戴國芳和家人也主動保持緘默。戴國芳已關閉了原本只接熟悉號碼的手機,他的家人還關照知情者不要對外多言。
取保候審是中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種刑事強制措施,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公安機關責令某些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保證隨傳隨到的強制措施。由公安機關執行。
按照中國司法慣例,取保候審一年期滿,當事者一般有兩種結局,一為繼續羈押審理,二為公訴方有條件撤訴。一位接近戴國芳人士告訴《財經》記者,取保候審期間,戴國芳將一切聽從政府安排,以爭取公訴方撤訴。對戴國芳而言,現在最大期望是讓事件盡快過去,能徹底獲得自由。
在中國近年的司法實踐中,犯罪嫌疑人在未判罪之前被獲準取保候審,最終被免予起訴或檢方有條件撤案的案例,多有發生,如知名演員劉曉慶的稅案。這或許是戴國芳未來的最好結局。
據前述接近戴國芳的人士介紹,戴國芳出事后,三名子女受影響很大,當時16歲的女兒一度成績下滑,13歲的兒子則因外公外婆管不住,初二就輟學在家。此事對戴國芳打擊很大。不過,戴國芳這次回家后情緒比較樂觀,他對家人說,等自由后,還要再辦鋼鐵廠,干出一番事業,為東安的老百姓造福。
此前有傳言稱,2009年1月戴國芳可能“重掌鐵本老廠”。但前述常州市委宣傳部人士認為這僅是傳言,因戴國芳被取保候審前提條件之一,就是“取保候審期間不參與經濟社會性活動”。
據他透露,戴國芳是有條件的取保候審,因身體原因,在醫療機構建議下,經上級司法部門同意后法院作出的決定?!拌F本案”目前仍在走司法程序。
“馬拉松”審判
縱觀“鐵本案”全程,國家宏觀經濟調控意圖在先,鐵本公司和戴國芳充當了調控的典型。而在之后對“鐵本案”的處置中,司法部門陷入了曠日持久的調查。戴國芳本人,從2004年4月19日被警方帶走至此次獲保,也因此在“不判不放”的尷尬中被羈押了四年半。
2004年4月,占用耕地6000余畝的江蘇鐵本鑄鋼有限公司新廠項目被中國政府緊急叫停;該項目預算投資超過百億元,設計總產能800萬噸。隨后,國務院派出發改委、國土資源部等九部委人員組成檢查組,赴江蘇常州徹查“鐵本案”。4月28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責成江蘇省和有關部門對鐵本公司違規建設鋼鐵項目有關責任人作出處理。
疾風驟雨式的行動,使在中國經濟過熱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短期內有所減緩。但“鐵本案”本身,卻在此后陷入尷尬。
四年半中,“鐵本案”只在2006年3月下旬進行過一次公開審理。在為期四天的庭審中,檢方并未指控鐵本公司和戴國芳侵占耕地以及騙取銀行貸款,而僅指控其涉嫌虛開抵扣稅款發票罪。但即便是此項罪名,“鐵本案”數名被告的辯護律師均作了無罪辯護。
當時,官方媒體的報道列舉了九部委聯合調查組的諸多結論。但相當多的過錯顯然不在鐵本公司本身,而在當地政府和金融機構。例如,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嚴重違反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越權分22次將投資高達105.9億元的項目分拆審批;違規審批征用土地6541畝,違規組織實施征地拆遷;有關金融機構嚴重違反國家固定資產貸款審貸和現金管理規定……
鐵本及戴國芳本人真正涉及的違法嫌疑主要為兩條:鐵本公司通過提供虛假財務報表騙取銀行信用和貸款,挪用銀行流動資金貸款20多億元用于固定資產投資;鐵本公司大量偷稅漏稅。到2006年3月28日,“鐵本案”終于開庭審理時,公訴方指控戴國芳的罪名變成了一條——虛開抵扣稅款發票罪。根據《刑法》,嚴重者可判處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位接近“鐵本案”偵辦者的常州當地官員告訴《財經》記者,公安、檢察部門在長達兩年的偵辦過程中,調查并不止于此。但鐵本項目侵占耕地和獲得巨額貸款,主要是各級政府和銀行的責任。此外,聯合調查組和司法機關并未發現戴國芳和鐵本公司存在行賄行為?!拌F本案”幾乎用盡了法律許可的最長時限,兩次被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多次延長起訴期限。
為此,國內一些法律和經濟專家紛紛撰文認為,“鐵本案”重復了國內一些被定罪的企業家“法罪錯位”的現象,即“犯事于東,卻獲罪于西”。
最終公訴的虛開抵扣稅款發票罪,成立與否亦存爭議。北京市高朋天達律師事務所律師徐平,是戴國芳個人在審判階段的律師之一,他在法庭上為戴國芳作了無罪辯護。
據公訴機關常州市檢察院指控,2001年至2003年,鐵本公司采購大量無發票的出格鐵(即質量不合格的生鐵,可用來煉鋼)。為抵扣10%的進項稅,鐵本公司向常州當地數家物資公司支付1%左右的手續費,換取發票。檢方指控,其間涉及發票總計2373份,金額高達16.54億元,抵扣稅款額1.65億元。
徐平認為,鐵本公司的生鐵貿易事實上存在,并非虛開發票;進項稅發票原本該由生鐵出售方開具,偷逃稅款的是這些生鐵出售者,而非鐵本公司;由中介公司開具發票符合國家稅務總局相關文件批復精神,且是業內慣例。此外,即使鐵本公司涉罪,公訴機關的證據亦不足以證明作為法人代表的戴國芳涉罪。在具體的涉案金額上,徐平等律師也提出異議。
最終,公訴方與十多名辯護律師舌戰四天后,“鐵本案”迄今惟一一次庭審結束。此次開庭至今,已近三年,“鐵本案”的宣判遲遲沒有到來。
參與“鐵本案”辯護的南京大學法學院刑法教授孫國祥曾告訴《財經》記者,在法律程序上,如果案件特別重大需向上級請示,則宣判日期可以推遲,且無明確時限。這可能是導致“鐵本案”宣判拖延至今的原因。
入獄出獄
戴國芳昔日被抓和如今取保候審的背后,符號化地承載了中國經濟的變遷。
2003年,中國鋼鐵行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427億元,同比增長96.6%;2004年一季度又完成投資334.9億元,同比增長107.2%。中國中小鋼鐵企業遍地開花,全國各地到處在上新產能,在主管部門看來,這些大部分屬于低水平重復建設。
鋼鐵行業只是彼時中國經濟大車呼嘯前行的一個縮影,也因此被國家主管部門選擇為宏觀調控的突破口,以此為過熱的投資降溫。 鐵本就此成為了2003年啟動的這輪中國宏觀調控的祭品。
不過,中國的鋼鐵產能在沉寂了一年多后,重新開啟了擴張步伐。2008年底,鋼鐵總產能已逼近5億噸,較鐵本案發時翻了一番。然而,有鐵本先例在前,扮演新一輪擴張主角的幾乎都是各級國有鋼鐵企業,原本幾乎與國有鋼鐵平分天下的民營鋼鐵企業均放慢了發展步伐。
這是中國鋼鐵行業發展的又一個“黃金時代”。在業內人士看來,鐵本新廠項目如未被叫停,并在2004年下半年如期建成,會是一個非常賺錢的項目。與鐵本同時大建產能的江蘇沙鋼集團、寧波建龍,均在這一輪上漲周期中獲利豐厚。
但近乎瘋狂的上漲在2008年6月走到了盡頭。進入四季度,全球金融危機對中國實體經濟的影響已顯露無疑。出口放緩、企業利潤降低、各投資主體投資意愿下降,已真切地反映在企業報表和各種統計數字之中。
以戴國芳原先所在鋼鐵行業為例。2008年6月以來,鋼價下跌接近一半。有專家預計,2009年中國鋼鐵產量將達4億噸,但實際需求可能只有2億多噸。寶鋼、武鋼、鞍鋼和沙鋼等行業領軍企業,均實施了限產、調整產品結構、放緩投資、發企業債等舉措,以求度過產業寒冬?!拌F本案”發生的經濟過熱背景已不復存在,中國實體經濟正經歷巨大的發展困難。此時,中國經濟最需要的,恰與“鐵本案”案發時相反,即需要地方政府、金融機構與企業三方合力,以拉動偏冷的經濟,確保經濟增速。為了刺激經濟,以廣東為代表的一些地方司法機關甚至出臺了規定,要求在現在的經濟形勢下對犯輕罪的企業家予以寬容。
就在戴國芳走出看守所的一個月后,2008年11月,中國政府啟動“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戴國芳的命運再次與中國經濟形勢似有某種吊詭的關聯。
不過,戴國芳曾嘔心瀝血推動的鐵本項目,在全球產能過剩的現在,早已錯過了重組最佳時機。如今,在鄰近常州的長江岸邊,停工近五年、總面積達6000多畝的大型鋼鐵工地似已被人遺忘。六座沒有建完的高爐被風雨剝蝕得陳舊不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