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喝杯水頭腦更清醒
東倫敦大學的研究者研究了兩組7~9歲之間的男孩和女孩。一組的孩子喝了250毫升的水。20分鐘后,所有孩子參加了測驗。測驗結果是,喝過水的孩子成績比沒喝水的孩子高34%;在另外一個更難的翻譯測試中,喝過水的孩子成績比沒喝水的孩子高23%;最后在要求從一個序列中刪除部分指定字母的測試中,喝水的孩子也高出了11%。
研究者卡羅琳·埃德蒙博士說:“在一系列測試中,喝過水的孩子明顯表現得更出色些,我們認為多喝水有益于提高孩子的認知能力。”研究者分析,可能水分會有效改善大腦細胞之間的信息流通。
看電視多的兒童易患哮喘
英國一項長期研究表明,每天看電視2小時以上的兒童,罹患哮喘的風險相對高1倍。
研究人員追蹤調查了1991年和1992年出生的3000多名英國兒童在11歲半前的呼吸系統健康狀況和看電視的習慣,發現原來并沒有任何哮喘癥狀的孩子,其中6%在8年后得了哮喘。分析表明,每天看電視超過2小時的那些孩子與少于2小時的孩子相比,罹患哮喘的風險要高1倍。
研究人員認為這支持了最近的一種理論:與缺少運動關聯的呼吸模式可導致兒童肺部發育的變化和氣喘癥狀。專家們懷疑,缺少運動和肥胖會影響呼吸系統的發育,尤其是肺部氣道組織——平滑肌的發育。
兒童肥胖與生活的環境有關
日前在佛羅里達州帕姆港舉行的美國心臟協會年會上,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宣讀一份報告說,生活環境與兒童活動量有密切關系:如果生活區附近有公園、綠地或運動場等,兒童進行體育鍛煉的幾率就高,罹患肥胖癥的風險也相對較低。
報告指出,近年來兒童肥胖呈上升趨勢,而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并非生理因素,而是環境因素,即久坐不動和鍛煉過少所致。
另據美國心臟協會最近公布的一項調查,如果人們生活在一個“有利于鍛煉”的環境中,他們罹患肥胖癥的風險就會降低。所謂“有利于鍛煉”的環境指的是生活區附近有步行道、公園、綠地或運動場等。
每天睡眠不足6小時易患2型糖尿病
美國一項調查顯示,每天睡眠不足6小時的人容易出現血糖水平異常的情況,增加患2型糖尿病可能性。研究人員用6年時間跟蹤1455名志愿者,統計他們工作期間每周平均睡眠時間。結果顯示,平均每晚睡眠時間不足6小時的人,發生空腹血糖受損的幾率比每天睡6小時以上者多4.56倍。研究人員說,空腹血糖受損是“正?!迸c“糖尿病”的中間階段,若不加以注意,容易發展為2型糖尿病。“這一研究為睡眠不足影響健康的理論進一步提供了證據?!?/p>
醫藥短信息
國內
福州大學日前宣布,該校黃金陵和陳耐生兩位教授領導的課題組研制成功了新型抗癌光敏劑“福大賽因”。據介紹,“福大賽因”是一種可用于光動力治療癌病的新藥物,也是中國第一個全化學合成的抗癌光敏劑,該藥物已獲得兩項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具有自主知識產權。
香港理工大學研發的無創血糖測量儀,繼去年成功在美國申請注冊專利后,已獲資助3000萬港元,將測量儀產品推向市場,希望未來能成為家用的醫療工具。無創血糖測量儀利用近紅外線技術度量人體血糖水平,患者不需要抽血或者“扎手指”,可避免傷口感染及減少醫療垃圾。只需5秒,就能度量使用者血糖水平,精確度達80%。
國際
美國科學家研究指出,一個人即使腰圍符合標準,但如果脖子過粗,也預示著有罹患心臟病風險。
美國最新研究發現,受肥胖癥和由此引發的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困擾的人更容易罹患癡呆等認知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