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接到一個陌生的電話,電話那頭傳來了低沉的聲音:“老師,我需要幫助。”隨著談話的深入,我慢慢地了解了這位年輕人的困惑。
他叫曉豪,大學畢業后參加工作還不到一年,進的是一家外企,工資待遇不錯,但工作節奏很快。工作初期,曉豪努力地適應這種節奏,拼命工作。公司領導是一個“工作狂”,經常深夜給曉豪打電話,在電話里吩咐他做這個做那個,曉豪也慢慢習慣了這種工作方式。一旦有重要工作要做,曉豪總是神經繃得緊緊的,吃飯、睡覺,甚至上廁所,都把手機帶在身上,生怕錯過了領導的電話。
久而久之,曉豪對手機有一種莫名的期待,總覺得有電話要找他。有時他接完電話,剛把手機放進包里,就覺得又聽到鈴聲在響,取出來一看,卻沒有來電顯示。到飯館吃飯,明明把手機放在飯桌上,但老是不放心,總覺得手機響了,隔三五分鐘就要拿起來看一下,搞得同事都認為他有點神經過敏。有時候曉豪想把手機關了,但又擔心萬一領導找不到他影響工作,得不償失。曉豪現在十分苦惱,感覺自己每天的生活好像被一部小小的手機完全控制住了,神經一直繃得很緊,越來越感覺自己快堅持不住了。
你出現幻聽了嗎
隨著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加劇,像曉豪這樣出現幻聽現象的人也越來越多,這類心理疾病被稱為手機幻聽癥。手機幻聽癥已經被視為當今社會最新現象之一,而且被認為是都市白領的一種普遍現象,這一詞語也已出現在教育部公布的171條漢語新詞中。
那么,什么情況下會出現手機幻聽癥呢?其實手機幻聽癥主要是由于心理壓力過大造成的,是心理壓力下產生的錯覺,主要是由于患者自身對工作的極度渴求和期盼導致的。現代研究認為,手機幻聽只是一種現象,還未成為一種病癥,具體說來,手機幻聽一般有下列表現——
輕度:擔心手機會響,每半小時左右看1次手機;換了新手機,還“聽”到舊手機鈴聲。
中度:無論手機放在哪里,都覺得手機在響鈴或振動;手機無來電,卻能“聽”到手機鈴聲。
重度:手機來電時異常緊張,甚至心跳加速。
幻聽“鐘情”哪些人
手機幻聽的表現是頻繁使用和嚴重依賴手機造成的,而依賴手機則又源自職業環境和工作壓力。例如銷售、咨詢、媒體等從業人員頻繁使用通訊工具,鈴聲或短信一來,就得緊張工作。他們長期處于待機聽命狀態,強烈的心理暗示有時就誘發幻聽。
在就業高峰時期,不少應屆大學畢業生也會加入手機幻聽一族。就像曉豪一樣,參加工作不久還處在試用期,心理緊張還未緩和下來,老是以為手機在響,擔心會錯過領導的指示和工作的信息,這也是手機幻聽的表現之一。
那么,幻聽高風險人群該如何避免出現這種狀況呢?首要的就是要將思想放松,盡量不要去多想手機。因為,正如人對很多物質甚至食物都會產生生理上的過敏一樣,在精神上也會對許多不良刺激產生過敏,如失戀、失業、喪親等,而對手機的依賴所產生的過敏(幻聽)只是其中最輕的一種。其次,長期處于工作高壓下的人可做些適當的生活調節,比如多跟朋友交談傾訴,去野外游玩放松心情,放下對工作的過高期望,進行合理宣泄。甚至還可以尋找適當的一天,將手機關閉,充分獲取輕松自由的空間,把時間多留一些給吃飯、睡覺、散步、會友、陪親人、喝茶和思考,壓力一減輕,自然就會減少手機幻聽癥狀了。
編輯/于嘉男 yujianan@jty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