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跨國公司的全球征戰中,日益開放的中國市場,無疑成為他們搶灘和爭奪的重要陣地。而與占領市場和推廣品牌相跟進的便是實施人才的本土化戰略。
跨國公司之所以實施人才本土化,除了降低跨國經營成本,更好適應本土環境等諸因素之外,更重要的是通過本土人才來實現文化上的融合和品牌的深入人心。而這一切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跨國公司在全球戰略中獲取競爭優勢。
因此,跨國公司在“行動本土化,思想全球化”的理念指導下,對本土化人才,同樣要求具有“全球化思想”,即國際化的本土人才。只有這樣的本土人才,才能具有全球視野和適于全球競爭環境下的產品創意、創新思維和先進技術,從而使跨國公司在全球激烈競爭之下立于不敗之地。
本期特別策劃以諾基亞、家樂福、宜家等著名跨國公司為例,介紹了他們在中國實施人才本土化的進程。
諾基亞(中國)公司歷經20年的運行發展,中國員工總數已超過5500人,其中本地員工占95%以上,更重要的是,許多中高層管理職務都由本地員工擔任。諾基亞的中國人力資源戰略是通過吸收、培養、激勵員工實現業務發展,重點培養中層以上本地人才在商務、技術和管理方面的技能,有計劃按步驟地培養未來高層職位本土人才等措施來實現的。
而家樂福實施本土化的最佳方法就是與合作公司共同發展、尋求變革。這種合作模式已成為家樂福站穩本土市場并不斷開拓的重要因素。家樂福在與中國公司合作的過程中,還創辦了培訓學校,現已培養了60名以上家樂福所需要的經理人員,且大多數是中國員工。這所培訓學校還將建成一所中國的零售業大學。
本期特別策劃還介紹了一位典型的本土化高層次人才,她就是AMD中國公司的CEO郭可尊。她以東方女性的堅韌和睿智,同時融合西方女性的果敢和創新,超越了自己,并贏得了業界的尊敬和側目。郭可尊用她在AMD的事實證明,本土高層次人才正在崛起,這個群體更加了解本土市場,更加貼切地理解本地客戶的需求。在AMD的管理團隊中,一群本土管理人才正逐漸撐起公司的大梁。
面對跨國公司如火如荼的本土化人才戰略,中國企業和本土人才應如何應對呢?
中國企業要學習和借鑒跨國公司的人才戰略,創造有利于發揮人才作用的機制和環境,促進人才培訓,加大中外人才技術與文化的交流等。同時樹立全球人才意識,積極網羅國內外優秀人才,壯大自身人才隊伍,為企業的未來發展集聚人才,積累實力。
中國企業還應積極創造條件,加速國際化進程,實施“走出去”戰略,積極參與跨國經營。充分利用海外科技和人才資源,擴大海外投資,開拓國際市場,參與國際競爭,在參與中學會適應全球化經濟大趨勢,提高國際競爭的能力。
而面對國際化本土人才,尤其是高層次人才依然緊缺的狀況,中國本土人才應盡快積累自己的發展優勢,盡快適應國際化的多方面需求,練好內功,早日完成自身從本土到國際化人才的根本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