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倉里的金表
讓成功更有效率

一個農場主不慎將一只名貴的金表遺失在谷倉里。他遍尋不著,便在農場門口貼了一張告示,要人們幫忙,懸賞100美元。
人們面對重賞誘惑,無不賣力地四處翻找,無奈谷倉內谷粒成山,還有成捆成捆的稻草,要想在其中找尋一塊金表如同大海撈針。
人們忙到太陽下山仍沒有找到表,他們不是抱怨金表太小,就是抱怨谷倉太大、稻草太多,一個個放棄了100美元的誘惑。只有一個窮人家的小孩兒在眾人離開后仍不死心,努力尋找,他已整整一天沒吃飯了,希望在天黑之前找到金表,解決一家人吃飯的困難。
天越來越黑,小孩兒在谷倉內堅持尋找。突然他發現一切喧鬧靜下來后有一個奇特的聲音,那聲音“嘀嗒,嘀嗒”不停地響。小孩兒頓時停止尋找。谷倉內更加安靜,嘀嗒聲響得十分清晰。小孩兒循聲找到了金表,最終得到了100美元。
故事哲理
孩子找到了金表,也找到了成功,但是他和其他失敗者不同的是做事執著,這也是一切成功者的成功之處。
成功的誘惑往往在點燃你激情的同時,也剝奪了你平和的心態。只有靜下來的人,才能把全部心思用在目標上,才能聽到金表的“嘀嗒”聲,也才能使自己不僅成功,而且成功得有效率。
去做革命者的生意
進一步,海闊天空
哈默獲得醫學博士學位后到醫院工作應該是順理成章的事,但他想:能不能不去當大夫?此時,人們風傳蘇聯共產黨許多駭人聽聞的事,而美國人去世界各地做生意,唯獨沒有人去蘇聯,他就想:自己為什么不可以去?別人聽到他的想法無不驚奇,說他異想天開地“要到月亮上做買賣”。
當時蘇聯內戰剛結束,經濟十分苦難,糧食定量分配,十分缺稀,可是金銀珠寶等在美國很貴重的東西,在這里卻出奇得不值錢。
于是哈默立即發電報給哥哥哈里,要他購買100萬蒲式耳糧食(1蒲式耳小麥為35.24升,只要1美元)運往蘇聯。那時,美國經濟危機,糧食過剩,甚至把牛奶往河里倒,等于不花錢只花運費就夠了。
有一天,哈默在一家飯館吃飯時看到這里用的都是老舊的碗,他請內行人鑒定后得知這是沙皇尼古拉一世的用品,但經理并不了解這些碗的價值,結果只要一點錢就讓他拿走了。此事讓哈默很受啟發,他又到舊貨市場上去尋找古玩,居然發現了彼得大帝女兒伊麗莎白專用瓷廠為皇家燒制的許多珍品,而每件只要幾個盧布!哈默欣喜異常,于是產生了糧食換古玩的想法。
列寧得知美國人哈默運來糧食救濟烏拉爾災民的事,馬上致電哈默:“親愛的哈默同志:您好,我指示外貿部門與您談判,我將在莫斯科與您見面。”見面時,列寧說:“俄美可以互補,我們需要醫生更需要商人,我代表政府和人民感謝您這個紅色資本家。”同時指示外貿部:“允許外國企業家在我國經營企業,依此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當哈默談到政府辦事效率太低時,列寧指出:“官僚主義是我們最大的禍害之一,我將指令專人協助您辦事。我們會保證外國商人有利可圖,不然傻瓜才會來投資。”
哈默拿到了蘇聯第一個外國人辦企業的許可證以及在銀行存款的存折。列寧還給哈默很大的經商特權,擔任美國經商總代理,代表美國三十多家大企業,成為駐蘇代表。
他用一船糧食換回了蘇聯一船珍寶古玩,甚至包括沙皇的皇冠、大主教禪杖等無價之寶。他回到美國,制作了精美古玩商品目錄。在美國經濟危機時,錢正沒地方花費,哈默此時拍賣,使自己一下子由百萬富翁變成了億萬富翁。
故事哲理
哈默為什么這么大膽去蘇聯“冒險”?這里有點兒血緣關系,因為哈默的曾祖父是沙俄時代的猶太人,后移居美國,這種血緣上的感情使他能下決心賣掉賴以生存的制藥公司,決心“到月亮上去做買賣”,而且一去十多年。這是常人不敢想也不可能干的“傻事”。正是他這次“反向思維”使他迅速致富,獲得了巨大成功。
哈默發現商機跟蹤追擊,抓住不放,一干到底,盡管他不懂糧食,也不懂古玩珍寶,但在他的領導下,幾筆生意樣樣成功,像一節節火箭一樣,把他送上了“月宮”。
老師:您的鞋帶松了
領導者要學會保護員工的積極性
一位表演大師上場前,他的學生告訴他鞋帶松了。大師點頭致謝,蹲下來仔細系好。待學生轉身后,他卻又蹲下來將鞋帶放松。
有個觀眾看到了這一切,不解地問:“大師,您為什么又要將鞋帶放松呢?”大師回答:“因為我飾演的是一位長途跋涉的旅行者,通過鞋帶松開這個細節,可以表現他的勞累憔悴。”
“那您為什么不直接告訴你的學生呢?”觀眾又問。“因為他細心地發現我的鞋帶松了,并且還熱心地告訴我,所以我必須用行動保護他的熱情。”
故事哲理
員工參與管理是企業管理中的重要內容。有時,由于員工所處的位置和知識的局限,提出的建議可能是幼稚的,甚至是錯誤的,但一定要保護好員工的熱情和積極性。這是因為,保護了員工的積極性,就等于保護了企業健康運轉的機制;長久地保護這種熱情,員工就會形成共同的追求,企業也就會形成良好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