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品牌在華投資逆勢上升
全球金融危機下,依然有投資者增加投入,拓展市場。不過,投資者勇于進取的絕不是西方的歐美市場,而是同樣遭遇經濟大幅下滑的中國市場。
3月7日,全球最大的玩具制造商美泰集團旗下知名玩具品牌“芭比娃娃”,在上?;春B烽_出全球首家旗艦店,1600多種“芭比”產品首次匯聚在一起,標志著美泰集團正式涉足零售業。主持揭牌的芭比品牌總經理迪克森指出,雖然全球金融海嘯,但中國的消費市場仍具龐大潛力。希望今后能與中國本土玩具品牌合作,把芭比打造成適合中國各年齡層民眾的玩具。
金融海嘯引發全球性的經濟衰退,各國預計今年GDP普遍嚴重下滑,但中國仍有一定的增長。相對金融海嘯引發全球性的衰退,中國經濟增長率仍會是全球的亮點,是海嘯中露出海面的綠洲。因此,在全球市場萎縮,銷售額大減的情況下,中國市場的亮點吸引了跨國公司爭相投入,他們相信中國市場的銷售業績將帶動這些企業的全球業績增長,成為企業應對危機的避風港。美國微軟有線廣播電視(MSNBE)網站刊文說,中國政府財力深厚,推出的救市方案不單可帶動經濟發展,更將改變中美經濟關系以至世界格局,“因此我們繼續深信中國奇跡”。
消費國應為碳排放買單
中國的氣候變化高級談判代表李高近日稱,中國希望由消費國為碳排放問題承擔責任,而不是由生產國來承擔。
中國的這種強硬的談判姿態,給奧巴馬政府及其他發達國家出了道難題:他們原本打算在12月份于哥本哈根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之前找到共識。
奧巴馬執政之后,釋放過美國準備參與減少碳排放的信號,并將在哥本哈根對此進行談判。這與前任總統喬治-布什形成鮮明對比。布什拒絕簽署《京都議定書》,原因是它沒有為主要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制定約束性的減排任務。
李高提出,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中國處在全球經濟鏈條的低端。中國的溫室氣體排放中有15%到25%來自于出口商品的生產。我們生產的產品被其他國家所消費,這部分排放應當由消費者而不是生產者來承擔。
來自日本和歐洲的代表則不同意上述觀點,他們認為,生產國更應該為此買單。
但這兩種觀點或許不是完全對立。英國立法者及前環境部長愛利奧特·莫利表示,出口國和進口國應共同分擔責任,因為西方國家將制造業外包到中國,從而輸出碳排放,中國也從額外的工作機會中獲利。
當前,美國立法者試圖對沒有設定排放限制的外國產品進口到美國征收二氧化碳關稅。李高稱這樣的貿易壁壘將是一場“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