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許加盟是機會
從加盟者的角度推出特許50強的榜單,比較有價值。現在各種排行榜很多,有些機構把只做直營的連鎖企業和特許經營企業也放在一起評選,對于那些想通過特許加盟方式實現創業的人來說,參考價值就會差一些。《創業邦》今年推出的特許50榜單,雖然感覺有些數據還不完整,但針對性非常明顯。其中既采訪了特許經營者,也采訪了很多加盟者,分享了他們的困惑和經驗,讀起來非常貼近實際。希望堅持做下去。
長沙讀者 劉虎
盼望更多好VC
看到5月刊中有一篇叫《VC的最大缺點》的文章,有很深的體會。我身邊很多創業的朋友都曾有過找融資的經歷,在與VC交流時,往往還沒表達完自己的想法,就被一些“萬事通”VC打斷,這些VC認為自己什么都知道,就想指點江山。其實,必須要說明白的是,很多VC在某些領域的專業性并不高,遠沒有創業者理解得深刻。但是又很難當面去指正VC們的說法,畢竟是要找人投資的。所以這種交流真的很無奈,相對于缺少資金的創業者,VC還是處在“優勢”。很希望能看到更多有專業精神,又能設身處地幫助創業者的VC。
上海創業者 費晨宇
客戶關系這么重要
讀完關于硅谷銀行的報道,最大的感受是,搞好客戶關系這樣簡單的事情竟然是其成功的要素,很像中國人愛講的“人情關系”。原來優秀的公司其實是在做平凡的事情。不停的和客戶保持聯絡,我相信很多中國公司其實并不愿意或沒有踏踏實實去做這樣簡單、瑣碎的事情。這應該是我們要學習的地方。
北京讀者 盛之春
失敗最難忘
我在《失敗的教訓》這篇文章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我曾經創立了一家企業,但是后來因為大環境和行業變化而倒閉了。我相信在一生中,失敗的經歷會是最難忘的。文章里提到的6條教訓很好,“生存下來才是最重要的、幻想是毒藥、金錢也會貪生怕死、做最壞的打算、管理自己和投資者的期望、敢于解雇自己。”幾乎所有的錯誤我都犯過,我覺得所有面臨危機的創業者都應該從中吸取教訓,不要等到失敗來親自教訓你。
深圳創業者 李國鋒
好羨慕鄧鋒
看完硅谷天使投資人邱俊邦的故事,很羨慕鄧鋒他們創立的NetScreen,公司還很小時遇到了這么好的天使,不僅引入了很多高管,還幫助找后續資金。我覺得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邱俊邦在硅谷很有名氣,各種人脈資源很廣。相比較而言,國內不少所謂的天使投資人除了資金,很難再幫助創業者更多,有些就算有資源也不會這么盡力的提供幫助。《創業邦》能不能在國內多發掘一些邱先生這樣的天使呢?
蘇州讀者 小馬
DEMO來到家門口
今年的創新中國DEMO CHINA活動又開始了,非常期待。去年曾現場看過DEMO,從很多創新企業的分享中,受到不少啟發,而投資人的點評也不乏見地。從去年到現在,經濟形勢陡然變化,此時舉辦DEMO可能對創新更有一番特別的意義。很高興今年決賽放在了武漢,我能更方便去現場了。
武漢創業者 黃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