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正在改變,如果你不想被拋在后面,就要改變原有的思維方式,發現全新的機會。
當企業處于困境中,就像眼下的形勢,你就很難再堅持用原來的方式運作。我們周圍的世界在變化,如果你不想被拋在后面,現在就需要改變自己的觀念。如果你不喜歡目前所看到的情景,不妨自問“我怎樣做才能改變”?

要做出真正的改變,你必須以不同的方式處理問題。你需要考慮過去忽略掉的機會,在自己熟悉的領域以外進行探索,并承擔相應的經過仔細權衡的風險。換而言之,這意味著讓你狹隘的眼界變得更寬廣。“說”的確比“做”容易得多,下面有些想法可以幫你開始思考。
你的客戶改變了么?
回顧一下大約一年前。你的顧客有什么變化嗎?
例如,我認識的一位創業者有一個武術工作室。過去,他要求學生一次注冊六個月學時的課程。在以前的好光景時,顧客無需多加考慮就簽約了。如今報名的人數銳減,然而他還是堅持“六個月”的規定,因為他說“我得付租金”。
問題是顧客們越來越不愿意簽下六個月的課程。如果他們的孩子不感興趣了怎么辦?如果父母失業了又怎么辦?
他的課程并沒有變,但顧客改變了。因為經濟不景氣,他們越來越不愿輕易做出承諾。如果他想要做他們的生意,就得尋找一種適應他們的方式。他可以提供每月收費的方式或是吸取汽車行業的經驗,如果有人失業了保證返還學費。
的確他需要付租金,但一次得到一個月的租金也比什么都得不到要好。他依然在用過時的假設條件來運營。想想你自己,有沒有因為陳舊的“規則”阻礙了顧客的購買意愿?
你無法滿足客戶的是什么?
讓我們再進一步思考。仔細想想你最近所有沒能達成的銷售。原本會成為顧客的人給了你什么樣的拒絕理由?
他們是否想要一種你并不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在這種情況下,是不是該將你的業務范圍適當進行擴展呢?
顧客對價格有異議嗎?你是否應該重新評估定價方法?要提供更經濟實惠的產品和服務嗎?要提供更好的付款條件來吸引客戶嗎?
是不是顧客的需求量比你最小的產能還要少?在疲軟的市場上,逐漸增加產能是明智的。你能調整好工作流程使得更小的訂單也會有利可圖嗎?
你對企業最滿意的是什么?
我常常鼓吹說,在困難時期創業者要讓自己變得堅強,去做那些讓自己覺得不愉快的事。
如果你用頭腦風暴來尋找增強企業的方式,這會有助于你聚焦于自己最滿意的方面。很可能這些都是你的強項,如果你喜歡自己所做的事情,就更有可能堅持下去。
心里記著這一點,有沒有你能寄予希望的領域?有沒有你已經考慮要提供的相關服務、但還沒有落實執行的?也許現在就該立即行動了。
現在要對舊有的假設條件和規則進行質疑。世界已經全然改變,如果創業者想在這種環境下繼續發展,就需要全新的視角。
(譯/梁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