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78年到2008年,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走過了不平凡的30年。在改革開放30年里,蕭山人以“奔競不息、勇立潮頭”的精神在祖國各地和海外,譜寫了一篇篇激情創業的華章,開拓出一片發展的新天地。為此,早在2007年年底前,杭州日報報業集團下屬的《蕭山日報》就成立專門班子,進行精心策劃,擬定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報道方案,組織抓好實施,并在實施過程中逐步改進和完善,力求這一報道引人入勝、獨具特色。
一、主要做法
⒈成立專班 超前策劃
改革開放的頭10年,是蕭山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經濟社會得到全面發展。1988年3月4日,被國務院列為沿海經濟開放區,開始融入世界經濟的海洋,進入20年的快速成長期。30年間,蕭山人通過艱苦奮斗、創業創新,打開了致富大門,并躍為全國十強縣市(區)第七位。這是蕭山改革開放30年的主要特征。
《蕭山日報》緊緊抓住蕭山改革開放30年的主要特征,成立了以總編輯宣舒平為組長,副總編輯王平、金烽為副組長的領導專班,由總編室、采訪中心、編輯中心、報社下屬的蕭山網組成工作專班,通過精心策劃,把報道角度定位為,以30年激情創業為主線,以錢江潮為寓意,從四個側面推出四大系列報道:一是“春風又綠江南岸”,重點報道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啟動儀式,全面報道全國及當地紀念活動;二是鐵馬從容‘回頭潮’”,追尋改革開放30年風雨歷程和發展軌跡,尋找反映蕭山重大事件和市民生活變遷的老照片,尋訪天南地北蕭山人,策劃出版第一本紀念特刊;三是“素練橫江‘一線潮’”,全方位展示各行各業龍頭典型和代表人物的創業發展史;四是“奔騰不息‘錢江潮’”,在全面報道全國重大紀念活動的同時,利用專版專欄集中展示蕭山改革開放的輝煌成就,并出版第二本特刊和紀念專輯《潮涌蕭山30年》。
在四大系列報道中,“尋訪天南地北蕭山人”是重頭戲,從2008年10月19日正式啟動,20日記者出征,21日報網開始進行重點報道,到12月底結束。
⒉細化方案分步實施
按照上述角度定位,報社把“尋訪天南地北蕭山人”作為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報道的重中之重,并細化了實施方案,制定了“‘激情創業’——尋訪天南地北蕭山人”大型采訪活動計劃,由采訪中心具體實施。
第一批:北京、山東創大業。由采訪中心主任帶隊,采訪組人員4名。一是首都北京創大業。報道蕭山籍人士在首都北京學術界、經濟界、政界、商界等領域發展情況。二是苗農茶商走四方。北京近郊的蕭山苗農成為北京奧運期間的苗木供應商。
第二批:西部開發顯身手。由采訪中心副主任帶隊,采訪組人員4名。中西部資源豐富、國家扶持政策優惠、市場潛力巨大,近幾年越來越多的蕭山商人紛紛進駐中西部。
第三批:中部淘金謀發展。由采訪中心副主任帶隊,采訪組人員4名。中部地區的湖北、湖南、河南三省承東啟西,在我國經濟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吸引了許多蕭山人到那里淘金謀發展。
第四批:東方明珠(香港)蕭山人。由采訪中心一名首席記者帶隊,采訪組人員4名。蕭山人以香港為窗口,創辦了不少企業,并反哺家鄉建設,同時以香港為基地挺進國際市場。
第五批:東北振興獻青春。由采訪中心一名首席記者帶隊,采訪組人員4名。
第六批:建設軍團闖蕩上海灘。由編輯中心副主任帶隊,采訪組人員4名。蕭山是全國有名的建筑之鄉,建設軍團遍布上海、北京、廣州、南京等地。
第七批:珠三角打天下。由采訪中心3名記者組成。廣東、福建等南部沿海地區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有很多蕭山商人到那里發展。
第八批:遠赴重洋求真知(電郵采訪+實地采訪)。由一名首席記者負責,采訪人員5名。蕭山人不僅有經濟頭腦,也有學術天賦,在海外享有盛譽,采訪對象由區僑辦協調聯系。
第九批:海峽兩岸鄉情濃(在蕭采訪+電郵采訪)。由5名記者組成。身在寶島臺灣的蕭山籍知名人士,情系家鄉,熱心于蕭山與臺灣兩地的交流,致力于家鄉事業的發展,擁護祖國統一。報道對象由區臺辦聯系。
第十批:走出國門闖世界(蕭山總部采訪+電郵采訪)。由一名首席記者負責,采訪人員4名。負責采訪萬向、佳力科技、華成機械等一批蕭山知名企業,他們在美國、迪拜、印度、土耳其等地創辦了海外公司,成為蕭山走出去的典范。
同時,兩名市民記者將親自參與“尋訪天南地北蕭山人”大型采訪活動,跟隨本報的記者采訪團采訪10類有代表性的創業群體。
⒊區委重視部門支持
10月19日上午,“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激情創業’——尋訪天南地北蕭山人”大型采訪活動啟動儀式在區文化中心隆重舉行,活動主辦方蕭山區委統戰部、《蕭山日報》和深圳發展銀行蕭山支行等單位領導,社會各界人士參加會議,區委常委、統戰部長沃岳興宣布“尋訪天南地北蕭山人”大型采訪活動正式啟動,并向采訪記者代表授旗。
為搞好這次采訪報道,報社積極爭取當地黨和政府的支持。采訪方案制定后,報社總編輯宣舒平立即向蕭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匯報,引起了區委領導的高度重視,決定由區委常委、統戰部長沃岳興牽頭落實,由統戰部、區農辦、區僑辦、區臺辦等單位配合,確定采訪對象,協助聯系采訪。這次采訪活動還得到了深圳發展銀行蕭山支行的大力支持,并提供了采訪經費。
區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陳愛娟說,希望通過“尋訪天南地北蕭山人”大型采訪活動,總結改革開放中的“蕭山現象”,激發海內外游子的思鄉之情、支鄉為鄉之意,引導他們共同為蕭山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添磚加瓦。
《蕭山日報》總編輯宣舒平表示,蕭山人在外創業是蕭山的寶貴財富,他們的創業過程、成功經驗,是蕭山改革開放在海內外的最好例證。希望通過宣傳他們的創業故事和拼搏經歷,進一步擴大他們的影響力,啟迪蕭山人在新時期有更多更新的創意。
深圳發展銀行蕭山支行行長陸鈞說,深圳發展銀行蕭山支行在蕭山扎根7年,接觸最多的就是蕭山企業的經營者,他們的創業帶動了區域經濟的發展,帶動了銀行的發展。希望這次尋訪活動,能夠展現他們的風采、夢想和追求。
⒋記者出征報網聯動
這次“尋訪天南地北蕭山人”采訪活動時間緊、任務重,接受任務的記者每到一地,就立即投入采訪,迅速寫稿,然后交采訪對象審閱,做好向報社發回稿件的所有準備工作。
為確保前方與后方的有效對接,報社建立了記者——編輯——蕭山網聯動平臺:一是記者與編輯聯動。在每天下午的談版會上,由報社指定編輯匯報與前方記者聯系發稿的有關情況。前方記者在每天晚上將采寫的稿件通過電子郵箱或者QQ發給編輯,并做到編輯與記者的聯系電話24小時暢通。二是編輯與值班總編輯聯動。編輯修改定稿后,立即交給編輯中心主任、副主任審閱,編輯根據有關意見進行補充完善,再發給值班總編輯簽發,或按照值班總編輯提出的最終意見進行再次修改補充后上版編排,并在報樣上加注題花或專版。三是編輯與蕭山網聯動。夜班編輯在報紙清樣后,立即將清樣版面、清樣稿通過內網傳輸給蕭山網,由蕭山網編輯在網上及時發布,同時制作《蕭山日報》數字報,實現了報網有效互動,并在第一時間與讀者和網民見面。
二、社會反響
從10月21日開始,《蕭山日報》、蕭山網及蕭山日報數字報陸續推出“尋訪天南地北蕭山人”大型采訪報道后,在社會各界和讀者中引起強烈反響,各方好評如潮。
當地黨委政府多次提出表揚。蕭山區委書記、區長等領導多次批示說,《蕭山日報》改革開放30年報道力度大、視角新,既報道了在外蕭山人的創業精神,展示了他們的風采,也送去了家鄉對他們的關愛,還報道了他們對家鄉經濟發展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對蕭山今后的發展有很好的借鑒意義。《蕭山日報》架起了蕭山區委政府與國內外的蕭山人聯系的紐帶和橋梁,充分發揮了主流媒體的喉舌作用。
省市新聞出版主管部門給予高度評價。杭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在《報刊審讀通報》“專題審讀”中對此專門進行了點評,指出《蕭山日報》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報道具有“上下結合、資源整合,循序漸進、內容充實,蕭山特色、平民視角”三大特點,主題突出,特色鮮明,社會反響較好,對其他媒體有很好的啟發作用。浙江省新聞出版局《報刊審讀與管理》刊發了專題閱評,對《蕭山日報》密切配合、與市民互動、擴大報道隊伍、報紙版面互相呼應的做法給予充分肯定,認為《蕭山日報》有自己的報道重點、能反映蕭山特色、重視人物報道,既有廣度,又有深度,擴大了社會影響力,發揮了很好的輿論引導作用,值得其他媒體學習和借鑒。
在外的蕭山人關注《蕭山日報》。在外的蕭山人或從老鄉口中或從網上看到相關報道后,紛紛通過電話、網絡或信件對《蕭山日報》表示謝意,并通過報社感謝家鄉對他們的厚愛,表示將盡最大努力多為家鄉提出好的建議和意見,支持家鄉更好更快的發展。蕭山旅港同鄉會會長戴云法說,蕭山旅港同鄉會目前有百余名會員,要引進更多的香港商人到蕭山投資,為家鄉的發展盡一份力。中國市值研究第一人施光耀建議蕭山企業穩步進入資本市場,作為發展壯大的一條有效途徑,并表示:“如果家鄉需要,我一定竭盡所能。”
讀者和網友的好評如潮。這些報道不僅讀者關注度高,蕭山網和蕭山日報數字報的點擊量也不斷刷新紀錄。蕭山區瓜瀝鎮的杭州三騰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主導產品為制筆、日用五金及糖果包裝等三大系列20多個品種,一直想尋求在中部的五金產品代理經銷商。該企業老總酈建國看到葛福友在漢口金楚龍五金機械城代銷全國5個品牌減速機的報道后,立即與《蕭山日報》聯系,通過記者牽線搭橋,雙方最終確定了合作意向,他說:“我已經寄去了樣品,這回真得感謝《蕭山日報》啊!”
三、幾點體會
⒈加強超前策劃,是做好重大主題報道的前提條件
認真搞好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報道。這既是媒體競爭實力的比拼、決策能力的較量,也是媒體通過成功進行重大主題報道進而提升公信力、提高輿論影響力的重要標志之一。
事實證明,改革開放30年報道要出新出彩,只有策劃到位,角度選擇到位,才能使報道勝人一籌,才能在眾多媒體的同類報道競爭中獨樹一幟,達到最佳的宣傳效果。
⒉爭取領導支持和部門協作,是做好重大主題報道的重要基礎
組織重大主題報道,歷來都是我們黨有力、有效開展新聞宣傳的重要方法,各級黨委政府十分重視,也是媒體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基本要求。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媒體必須主動作為,爭取領導的支持,尋求部門協作,這是做好重大主題報道的重要基礎。
要爭取領導支持,就需要多向領導請示匯報。拿出報道方案后,要主動找領導請示匯報,引起地方黨委政府領導高度重視之后,就會安排專門的領導負責抓落實,從組織領導上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媒體進行報道時就會得到報道對象的全力支持。
要爭取部門配合,就必須多與部門溝通交流。有關部門掌握著比較詳細的行業典型和具體情況,只有與部門交朋友、成知己,才能通過部門獲得重要的第一手資料,為采訪提供便利,少走彎路,同時還可獲得部門的財力、人力和物力支持,大大減少采訪成本,提高采訪效率,增強報道時效。
《蕭山日報》“尋訪天南地北蕭山人”大型采訪活動只有短短的不到3個月時間,推出了幾十個典型,圓滿地完成了報道任務,取得了較好的成效,正是當地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領導全力支持和部門通力協作的結果。
⒊堅持整體聯動,是做好重大主題報道的根本保證
重大主題報道一直是媒體著力開掘的重點題材和報道方向。但是,要做好重大主題報道,就必須在創新上做文章。當報道方案和創新思路確定以后,就必須堅持整體聯動,做到步調一致。《蕭山日報》的這次采訪活動,涉及到一報一網多個部門,為組織好采訪報道工作,報社改變過去由各個職能部門分塊作戰、各自為陣的做法,成立了領導小組,重新整合報社的人力資源、信息資源,建立了“大部制”工作機制,實行“小機構、大部制”的運作模式,統一領導運作,統一協同作戰,統一協調人力資源,統一共享新聞資源,統一配置活動資源,最大限度地減少資源浪費,降低了生產成本。
(作者單位:蕭山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