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行政是推進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礎和根本。廣播電視事業的繁榮發展,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化改革,全面加強政策法規引導,不斷提升行政執法效能,不斷提高管理水平與能力,促進廣電事業和產業的全面協調與可持續發展。可以說,依法行政是促進廣播電視事業繁榮發展的動力機制與法制保障。
一、準確地把握廣電執法的重點
廣播電視主管部門在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物質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進程中具有多重身份,擔當了多種角色。隨著我國廣播電視事業的發展,聽廣播看電視已成為城鄉人民生活離不了的重要文化娛樂內容。廣播電視行政執法工作擔負著維護廣電法規尊嚴,執行廣電法規規定,保護廣電事業健康有序發展和廣電財產不受侵害,服務人民群眾聽好廣播看好電視的神圣使命。
⒈規范企業有線電視站向社會盲目擴網行為
我國有線電視誕生于上個世紀80年代。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成為有線電視發展的不竭動力源泉,有線電視已成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是黨和政府的聲音進入城鎮千家萬戶的主要渠道,是確保廣播電視安全傳輸和中央政令暢通的重要基礎設施,也是國家信息化基礎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很強的政治屬性。因此,廣電主管部門要把有線電視作為鞏固陣地,服務百姓,掌握發展主動權的大事來對待。
當前,一些企業有線電視站把自己的網絡當做賺錢的“聚寶盆”,按純粹的產業來經營,忽略了有線電視網絡的政治屬性。他們對所屬有線電視網絡安全重視不夠,在管理方面力度不大,維護力量不足,有線電視網絡在這些地方成為廣播電視安全播出、安全傳輸的薄弱環節,特別是分配網顯得更加薄弱。由于多方投資、多家所有、多頭管理,許多企業、機關、學校的網絡自成體系、管理松散,既給有線電視網絡的管理增加了難度,又給這些地方的有線電視網絡帶來了政治安全隱患,同時直接影響了整個地區的網絡管理和服務水平。
山西大同地區企業有線站頻繁擴網的案例,就能夠充分顯現出企業有線站向社會盲目擴網帶來的負面效應。大同市南郊區地處城市近郊,煤炭資源豐富,許多省屬、市屬大型企業和特大型企業分布于該區,這些企業的總人口現在已經超過一百多萬,是大同南郊區27萬常住人口的三倍還多。在南郊行政區域內,不僅駐區企業星羅棋布,而且還存在著大同市礦區政府一套行政系統。這種并列政府之間以及政府與管轄外企業之間相互交織在大同南郊區同一個地理區域內,不可避免地存在著行政交叉和管理盲區。其突出表現在有線電視網絡自成一體又各自為政,紛紛擴張各自的地盤,從而導致有線電視網絡的安全問題成為該地區整個廣電事業發展中最為嚴重的問題之一。
最為典型的是該地某大型公司口泉電視站的案例。該電視站在其經營自己家屬區有線電視網絡的基礎上,面向社會大肆擴網。利益驅使下的擴網行為,變成赤裸裸的逐利行為,他們用壓低當地物價局核定的初裝費、收視費標準拉攏和發展有線電視用戶,用白條子收取用戶繳費。他們還利用行政交叉中的空檔、矛盾來為自己的逐利行為制造合法外衣。由于傾心于牟利,忽略了網絡的安全管理,致使該有線電視網絡重大政治事故頻發,多次向用戶轉播境外廣播電視節目,甚至出現了向用戶播送黃色錄像的惡性事件,毒化了社會風氣。這一事例表明,加強企事業內部有限電視網絡的管理有著很強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對行政屬地內的企業有線電視站,廣電主管部門要懷有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樹立陣地意識,責無旁貸地挑起屬地監管的重任。
⒉整治衛星電視地面接收設施安裝使用和境外衛星電視節目傳播秩序
我們還是以大同市南郊區為例。大同市南郊區的鄉鎮山區占全區面積的百分之七十,山西同煤集團的直屬大礦幾乎全都坐落在南郊區的這些山區鄉鎮之中。這些山區鄉鎮的人居環境和社會狀況十分復雜。由于受自然條件的制約,村民便效仿礦區居民或者與礦區居民共同使用衛星地面接收系統,接收聲頻和視頻信號,這些衛星信號地面接收系統當地俗稱“小耳朵”。這些“小耳朵”由于功率、波長、頻率各不相同,接收到的聲頻和視頻信號也各不相同,其中播出的節目,特別是電視節目,五花八門、雜亂無章。因為難以對接收的內容進行有效的統一管理,給境外不健康甚至有害信息的傳播和文化垃圾的擴散留下了許多漏洞。
對我國城鄉結合部等社會管理復雜區域,廣電部門要組建綜合執法大隊,對區域衛星電視地面接收設施的安裝使用進行專項治理整頓,采取定期檢查和突擊檢查相結合的排查手段,對非法安裝使用衛星電視地面接收設施進行徹底清理。一是摸清底數,綜合執法大隊要深入到每一個村鎮每一戶農家,進行摸底登記;二是開展專項普法宣傳教育,利用村中的有線廣播、黑板報和張貼標語、傳單等對《衛星電視廣播地面接收設施管理規定》等法規進行有聲有色的宣傳普及;三是對非法安裝使用衛星電視地面接收設施的用戶發放限期拆除通知書,督促其在限期內自行進行拆除;四是對知錯不改的個別非法用戶、蠻橫無理的“釘子戶”,在逾期后果斷取締。
對非法安裝使用衛星電視地面接收設施的行為,廣電部門要協調有關執法單位在源頭上進行根本性治理。特別是基層廣電部門,應該積極拓展融資渠道,不等不靠不要,積極主動地多方籌集資金,加大有線電視網絡建設資金投入,使有線電視網絡的光纜伸向每一座山村,從根子上鏟除安裝非法衛星電視地面接收設施的客觀需求。通過多路微波聯網、光纜聯網、小片成網等方式,使邊遠地區的農民群眾能夠收看到的節目套數不斷增加,收視質量明顯提高。
二、提升管理效能是廣電執法的延伸和完善
廣播電視部門加強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落腳點是加強行業管理和隊伍自身的能力建設。誠然,廣電行業的優質服務,既來自于法律法規的保障,也來自于先進和科學的管理水平。先進科學的管理是行政執法的延伸、補充和完善,而嚴格的行政執法又是先進、科學管理的前提和基礎,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嚴格執法的前提是進行普法宣傳,使廣大用戶知道什么是違法使用網絡,違法使用網絡會給自己和其他用戶帶來什么負面影響等。著力營造廣大用戶自覺地合法使用網絡,自覺地維護網絡安全運行的良好執法環境,發動群眾、依靠群眾、組織群眾依法建網、依法管網、依法用網,這是保證廣電網絡得以正常運行的群眾基礎,也是提高廣電行業管理效能的群眾基礎。
切實加強管理隊伍建設。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增強落實執法責任制的責任感和自覺性,確保行政執法合法、規范和有效,切實把執法責任制落到實處。必須對綜合執法工作加強指導監督和約束,對其進行績效評估和考核,確立行政管理和執法監督聯動協調的工作制度、機制,使廣播電視管理要求的落實不因執法體制的調整而削弱。
始終堅持執法為民的理念。嚴防執法工作陷入與群眾甚至某些群體發生矛盾沖突的可能,任何時候都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與執法對象在國家法律的層面上搭建共識,打消違法違規者對抗執法、發生沖突的心理動機。需要注意的是:在具體的執法過程中,嚴格執法程序,是合法執法的法律前提,不能在執法中違法,人為地造成執法難度。
建立完善科學的網絡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廣播電視節目從制作、播出、傳輸到用戶,環節多、路徑長,形成了龐大的廣播電視網絡,必須加強日常的安全監管。嚴格網絡內部管理制度,加強用戶管理、投訴管理、物資器材管理和技術檔案管理,完善值班制度、播出保證制度和報告制度,制定安全管理應急預案,對節目播出、傳輸、接收等各環節以及安全保衛等方面可能出現的問題果斷進行處理。積極主動與公安、安全等部門以及街道、居民小區等單位加強溝通、加強合作,把廣播電視網絡安全納入社會綜合治理范圍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建立落實日常巡邏制度和聯絡制度。
鐵面無私、嚴格自律,努力提高執法水平。在執法過程中鍛煉提高執法隊伍素質,不斷提高執法能力,做到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執法必嚴,辦案鐵面無私。廣電執法工作人員要恪守職業道德、秉公執法、文明執法,并且要對執法目標任務情況及時進行匯報。同時,加強對廣電執法活動的檢查、考核和管理,主動接受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的監督,保證先進科學的管理措施落在實處,保證廣電行政執法的正確和公正。
三、優質服務是廣電執法的終極目的
執法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服務群眾、服務用戶。在管理執法當中要始終堅持政治導向第一、社會效益第一、人民群眾的利益第一,特別是對低收入家庭和弱勢群體,通過各種優惠和減免政策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他們的家里,保證低收入人群也能夠享受到高質量的有線電視服務。
要堅決明確執法不是目的,服務才是最終目標,懂得執法是為了從根本上保障服務的高質量。基層廣電部門要依據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定詳細的政策和制度,確保服務工作在高質量、高水平、高效率的軌道上運行。堅持以人為本,把每一件好事辦實,把每一件實事辦好,把廣電管理執法工作當做德政工作、民心工作。
⒈建立嚴格的維護責任制度
調動每位廣電職工優質服務的積極性和責任心,可以對傳輸網絡分片實行責任管理,建立落實責任追究細則。對用戶檔案實行動態管理,由各片責任人與用戶保持經常性的溝通,改變過去不收費不上門,板起面孔說話,拉下臉訓人的官僚作風,實現良性互動。加強網絡維護管理與安全巡查,實行收費、維護、執法管理一體化,即在收費的同時進行網絡巡查、維護維修。要做到內部管理與外部管理的有機結合,對內實行網絡安全承包責任制,對外實行群防群治,共同維護網絡安全。鼓勵用戶對廣電部門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服務質量進行投訴,讓群眾來監督,讓社會來評判。
⒉組建高效的網絡維護服務隊伍
基層廣電部門要抽調事業心強并且有較高素質的技術骨干,組建高效的快速反應和維護服務隊伍,由他們挑起優質服務的大梁。一做宣傳隊,向用戶宣傳有關廣播電視行業的法規和條例,以誠懇的工作態度感化每個用戶;二做維護隊,以過硬的本領和精湛的技術及時處理廣電信號傳輸過程中出現的故障和問題;三做服務隊,受理用戶的投訴,進行上門服務,對用戶做到熱情周到、認真細致、處理及時;四做教導隊,靠他們的傳幫帶,把管區的工作、素質帶起來,依靠大家的共同努力,把行業優質服務的形象樹起來、保持好。
⒊為網絡的安全運行保駕護航
網絡的安全傳輸、安全運行、安全播出,是優質服務的最主要內容。在網絡的管理上,加大依法管網、依法治網的力度,建立監督管理有線廣播電視臺(站)、賓館、飯店開辦視頻點播業務的長效機制。網絡的外部執法環境是動態的經常變化的,這就要求工作人員把所負責的網絡時刻置于自己的監控視野之內,在安全報警裝置上設置安全識別短信息告警,線路一旦出現故障或者出現其他信號即可及時報警。在網絡的內部管理上,也要有律可循,在上下級工作人員之間和同級之間建立相互監督的機制,確保各片網管內外環境的和諧。廣播電視領域是科技含量很高的領域,因此在監管手段上,要逐步提升技術裝備水平,這是進行有效管理的重要物質保障。
(作者系《晉陽學刊》編輯部副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