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國旅市場推廣中心總經理,自述在旅游界折騰了十幾年。屢獲經濟研究大獎,為旅游策劃高手兼電臺另類旅游節目特約DJ。
都說2008年的主角是上躥下跳的“鼠”,不安分。結果,旅游界整年撥打算盤,磕磕碰碰,沒有哪個是贏家。牛年的旅游日子會牛氣些嗎?下面的幾條,牛年業界不能不關注——
《國民旅游計劃》何時出臺“牛毛細則”
旅游界公認這是一項惠民的利好政策,不過有人擔心這“一米陽光”從頒布到實施細則,直至照耀到旅游界的收入賬戶,估計還有兩三百日的時差。
《國民旅游計劃》是否可以把航空公司、交通部門等納進聯動的方案里?須知旅游費用的六七成分配在交通環節中;旅行社的發票是否可以名正言順地報賬? 怎么樣才能規范機關團體單位的招標與旅行社的應標工作?都是等待理順的問題。
呼喚“五一牛黃周”歸來
“五一黃金周”若重出江湖,無疑是社會民生福利的一項體現。因為,實施了幾個月的“帶薪假期”辦法,不少人覺得休假時間太被動了:自己有假期,想與孩子或家人云游八方、共敘天倫,卻又不是孩子的寒暑假;自己的“帶薪假期”終于選在了孩子的寒暑假,卻還欠家里的那一位放不了假。有人說“春節黃金周要回老家,國慶黃金周要到農莊鄉下,今盼五一黃金周復辟歸位”??磥?,中國傳統的“合家歡”還是盼望公眾型的長假期。
“?!庇巍俑瘮?/p>
腐敗的方式有很多,但把“旅游”與“腐敗”劃上等號的在鼠年末卻有不少熱點——從上而下,“旅游”總被套上莫須有的“腐敗”之名,有些避重就輕——“巨額公款宴請”是扶持艱難的餐飲業、釀酒業,是密切聯系群眾,吃了就吃了,咋就不算商業賄賂? 名利場上的男女潛規則活動,算不算商業賄賂? 反而,游歷河山,進行國情實地對比教育的旅游活動,卻非要列入痛打臭批的名單不可。
牛年里,把“旅游=腐敗”這條世俗偏見的“牛鼻繩”割掉,旅游或許才會成為擺脫陰影的一頭“悠?!?。
旅行社別再放血閹“牛”
這廂,官方透露某核心城市的155家旅行社在鼠年前三個季度的利潤虧損總額為3551萬元;
那廂,旅行社卻在吹噓“抄底游火爆,經濟危機并沒有打擊市民出游的興趣”;
連一些高度關注旅行社經營狀態的旅游記者也心急如焚,提醒個別旅行社千萬別“打腫臉充胖?!?。
業內人士苦笑說“虧本的生意,沒人做;可不需還本的生意,有人做。個別組團社的優勢,是拿了地接社的本,滾著做,一句話,就是資金鏈嘛!”
跨地域的資金鏈維系,靠的是一個地區全行業的商譽長期積累。如果極個別組團社的資金鏈塌斷,搭進去的是一個地區的信用。所以,旅行社行業的監管比往日更迫在眉睫了:一方面,官方因暫退高達70%的旅行社質量保證金而增加了政府“買單賠付”的風險;另一方面,個別旅行社因經營而發生質量糾紛的成本會大幅減輕。
入境游不再是“棄?!?/p>
一個地區旅游的真正牛氣,是從入境游噴發出來的。但過去的30年,宣傳的結果是令大家都重視了國內游和出境游,忽視了能為每一位居民帶來現金消費、為地方政府創造稅收、為地區往來鞏固國際形象的入境游。入境游從業人員數十年的默默付出,得不到傳媒和公眾的關注和鼓勵,一次又一次折射出一個地區旅游的短視和淺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