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對于兒童用品產業,我們需要分析兒童自身需要,分階段年齡層次的討論如何在設計的指導下,充分考慮兒童的行為習慣,結合人體工程學,提出適合我國兒童產品開發設計的原則和需要注意的商業化市場下的產品問題。
[關鍵詞] 兒童心理 行為習慣 市場細分
一、前言
所謂“兒童用品”就是指兒童使用的產品。當然它的范圍包含的很廣,無論是兒童生活用品還是兒童玩具等,設計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我們去了解關注。這是一個很大的市場,并且是一個具有生命力的長久的市場。
有資料顯示:在中國13億人口中,14歲以下的少年兒童及嬰幼兒就有3億多人,占全國人口的25%,其中城市兒童有8000萬人,這是一個龐大的消費群體。兒童人群,在不同的階段,地域等因素的影響下所必須的需求也是不同的,有很大的差異性及個性特點。這樣就會使得兒童產品市場具有復雜化和多樣化的特點。
二、兒童基本狀況及其階段性
1.階段性及現狀
按照兒童所處的年齡和健康狀況,心理發展的每個階段都有特殊的特征,階段與階段之間有比較明顯的差別。發展雖有階段,但階段與階段之間又不是截然分開的。每一階段都是前一階段發展的繼續,同時又是下一階段發展的繼續。
如果按照兒童活動特點來劃分,發展分為:直接的情緒性交往活動(0歲~1歲);擺弄實物活動(1歲~3歲);游戲活動(3歲~7歲);基本的學習活動(7歲~11歲);社會有益活動(11歲~15歲);專業的學習活動(15歲~17歲)。由于青春期11或13歲開始,所以我們重點要分析3歲~13歲左右,這個期間的兒童及兒童市場的產品及消費。
2.不同階段的需求特征
(1)學齡前兒童。3歲~4歲低齡兒童,無論是語言還是對外界行為,習慣上是感知或者游戲階段,是最愛模仿的時期,也是進行語言教育的最佳時期。往往一些模型玩具,可讓兒童在角色游戲中學會用語言表達一些情節和內容。同時這個階段兒童變化心理最為情緒化,一切為了滿足兒童的好奇心理。在這個開始學會認識的過程中,比較簡單,具象的玩具有利于兒童的感知發展。
5歲~6歲兒童,在這個階段,思維的發展明顯的加快,開始出現有意的注意,思維智力水平明顯提高。這個時期的兒童產生興趣,主動認知。在游戲和活動中表現出一定的合作性,開始有意識地控制自己情感的外部表現。在這個時期,兒童產品就要向著智力開發和教育性去引導,寓教于樂,讓她們在游戲學習中不斷提高。
(2)學齡期兒童。7歲~11歲,在這個時期的兒童,正處在小學階段,能正確按不同維度分類,并按量化維度思考問題。是一個思維上質的飛躍。處于具體的運算階段,也逐漸向現實主義靠攏。在這個時期,兒童產品就是以教育性為主導的設計階段,引導兒童正確認知和學習。
11歲~13歲,這個時期的孩子處于青春期的萌芽階段,是一個兒童到青少年時期發展的過渡階段,額他們的智力和思維都得到了一定的質的飛躍,并有了一定的自我觀念和控制能力。生理和心理都達到了一定水平。同時信息的獲取渠道變得多元化,接觸的事物和認識的方式變得多樣化。針對這一時期的兒童產品也變的多元化起來,但同時其分類也變得成熟化。
三、國內外兒童產品發展現狀
1.國內兒童產業發展現狀
我國的兒童產品市場一直是一個比較熱點的消費領域,無論是童裝,玩具,抑或是食品等等。但是充斥市場的往往是國外品牌的產品。國產產品卻處于一個比較尷尬的地位。
由于國產品牌的質量參差不齊,導致嬰幼兒產品的高端市場出現由國外品牌一統天下的局面。無論是鞋帽還是服裝,放眼望去,國外品牌服裝,幾乎充斥了我國整個高端童裝市場。同時也是由于對國內產品的不信任導致了消費取向產生變化。兒童產品市場這幾年變化比較大,兒童產品在不經意中暴露出來許多直接的問題,使得市場處于起伏不定狀態,兒童產品也沒有新的突破,產品老化與配制結構的不合理嚴重影響兒童市場的發展。
2.國外兒童產業發展現狀
對于外國產品大部分的品牌是我們都熟悉的,放眼大多數的西方國家,尤其對兒童產品我們可以發現從材料、規格、甚至造型上都有嚴格的要求,以杜絕不合格產品的出現。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兒童產品消費市場發展比較成熟,市場細分做的比較好。相比之下,我國的兒童產品發展需要走的路還很長。
可見。兒童產品的質量問題和其他相關市場產業鏈的結構不合理引發了國產產品的危機,使眾多家長選擇國外品牌。但是大多數國外品牌的商品經過經銷商、品牌代理商和商場層層加價,導致價格不斷攀升,這也是我們不愿見到的。
四、兒童產品的設計原則
1.遵循人體工程學
兒童產品必須充分重視人體工程學,即在工業設計理念化為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必須遵循的原則,就是“產品的設計要人性化”。從兒童的角度出發,考慮到兒童的行為習慣等等方面,這是一個貫穿始終的設計原則。
2.走可持續設計之路
可持續設計之路,就是從綠色環保方面來考慮。產品必須注意其材料的安全性,選擇可回收再利用的材料。另外,作為兒童玩具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產品周期性的問題,在這個方面我們還需要從各個方面做出努力,延展使用壽命。
3.注重差異性原則
所謂的差異性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首先,兒童產品是可以包含有名族文化地域特色的,這些都可以將它蘊含于設計當中,以形成有特色的系列產品;其次,要注意的是由于兒童在每個年齡階段的行為習慣、思維方式,智力水平都會產生變化,這就要求產品設計必須迎合實際的功能需求,注重年齡階段的差異性,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產品的功能細分;再次,必須考慮到一些特殊群體兒童的需要,做到真正的從實處來關心兒童。
當然,除此之外我們還必須充分的發揮想像力,為兒童設計出符合他們興趣并貼合其心理的產品,讓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有所幫助。可以“寓教于樂”的讓他們在游戲中有所提高,健康成長。
五、兒童產品市場商業機遇與展望
就如前面所講的,兒童產品的消費領域一直都是一個熱點。從商業角度分析是一個熱點消費領域,商業前景看好。嬰幼兒用品和兒童服裝市場目前火爆,企業對于兒童市場的開發與產品的研究也比較十分重視,但是近幾年來,國內行業整體的效益不理想,行業格局出現波動,在關注成人品的運作的時候,我們也要想到兒童產品到底處于什么樣的現狀?其中的潛力與需求是什么?而又需要如何轉型才能夠突破現在的局面?怎樣才能打破洋品牌一統天下的格局?均需要更加貼近消費市場,理性處理好其中的關系。
1.從產品功能開發來說
把握好產品功能,進行市場細分,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好的市場商業機遇。例如,在洗發水行業,我們可以看見不同功能性的產品出現,去屑、護發、滋潤等等這些都將市場進行了分類,以求最大化的市場占有率。同樣的,在兒童產品中我們也需要這樣,分階段、分年齡層次、按照需要來規劃好產品結構,做好產品的開發。
2.包裝
作為兒童的產品包裝,除了充滿童趣和吸引注意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要知道包裝是營銷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可以增加產品的附加值。
目前,我國兒童包裝用的最多的是卡通動漫造型的包裝圖案,色彩大多飽和,形象生動,易于辨識。在造型和選材上沒有太多的新意。大多為紙盒或塑料包裝。
縱觀國內外產品包裝,我國的產品包裝顯得較為落后,無論從顏色或造型都不夠現代化。也忽略了產品的包裝是具有廣告宣傳、銷售策略的效應的。
包裝只有注重以消費心理為前提,融合技術、創意、文化等,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心理精神需要。試想在琳瑯滿目的產品中怎樣的包裝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繼而影響購買。
3.規范化市場
到目前為止,隨著兒童產品的發展和近年來暴露的問題,急切的需要整頓市場和規范經營。必須制定一系列相應的行業規范和標準,設計出更加適合于兒童群體使用的合格產品。使兒童產業更好的發展。
當然,我國兒童產業的發展還有很多的路要走,在這里無法一一言盡。兒童產品從企業投資、研發、銷售到消費者接受,在這個過程中,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我們從宏觀上去把握。從兒童本身出發,借鑒國外的兒童產業發展經驗,結合我國國情以求達到優化兒童產品市場。企業自身也要不斷創新,走出一條適合自身的商業產業化道路,只有這樣才可以在眾多的品牌中占有一席地位。
參考文獻:
[1]朱智賢:全集(第四卷)兒童心理學.北京師大出版社
[2]朱智賢 林崇德:思維發展心理學.北京師大出版社
[3](美)崔西著 王有天 彭偉譯:銷售中的心理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