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通過國際市場占有率、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和貿易競爭力指數對中國、荷蘭、西班牙、美國、墨西哥五大蔬菜出口國的不同種類的蔬菜的國際競爭力進行了測算和比較,并提出了提升我國蔬菜國際競爭力的一系列對策。
[關鍵詞] 蔬菜 國際競爭力
一、我國蔬菜的出口貿易狀況
1.出口總額繼續增加,順差差額持續擴大
我國蔬菜出口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1997年~2001年,中國蔬菜的出口額由19.202億美元增長到23.148億美元,年均增幅為5.13%;2002年~2007年,年均增幅達到27.75%。中國的進口額也在快速的增長,2007年中國蔬菜的進口額為1.10億美元,大約是1997年的5倍,但是我國蔬菜出口始終保持著順差,并且順差差額持續擴大。
2.出口市場相對集中
2005年我國出口蔬菜較多的國家是日本(170.58萬噸)、東盟(133.13萬噸)、美國(33.66萬噸)、韓國(58.04萬噸)、俄羅斯(47.34萬噸);2006年對這些國家的出口量是日本(166.76萬噸)、東盟(155.77萬噸)、美國(40.07萬噸)、韓國(72.13萬噸)、俄羅斯(54.98萬噸)。總體而言,我國蔬菜出口主要集中在亞洲,約占我國蔬菜出口總量的70%,其次是歐洲和北美洲,對非洲和南美洲的出口量也在增加,對拉丁美洲和大洋洲出口量較小。
3.蔬菜出口加工程度提高,但仍以鮮冷凍蔬菜為主
據海關統計,2004年我國鮮冷凍蔬菜出口362.5萬噸,加工保鮮蔬菜出口206.18萬噸,干蔬菜出口33.22萬噸,分別占蔬菜出口總量的60.22%、34%和5.5%。2006年我國鮮冷凍蔬菜、加工保藏蔬菜及干蔬菜的出口量都呈穩步增長態勢,同2004相比分別增長了22.3%、22.0%和13.5%。
二、我國蔬菜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分析
本文主要選取國際市場占有率、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和貿易競爭力指數建立蔬菜國際競爭力結構評價體系,以近年來蔬菜出口總量位于前五位的國家:荷蘭,西班牙,美國,墨西哥為參照系,測算我國的保鮮蔬菜,脫水蔬菜,新鮮蔬菜,冷凍蔬菜和醋泡蔬菜五大類蔬菜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1.國際市場占有率分析
國際市場占有率表示一國某產品的“市場勢力范圍”。國際市場占有率越高,國際競爭力越強,反之則弱。從表1可知,我國的冷凍蔬菜、脫水蔬菜、保鮮蔬菜的國際市場占有率在五個蔬菜出口大國中位于首位。其中脫水蔬菜具有很強的競爭優勢,遠遠高于其他國家;冷凍蔬菜、保鮮蔬菜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新鮮蔬菜的競爭力一般,與墨西哥、美國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醋泡蔬菜的競爭力較弱。
圖1可知我國冷凍蔬菜的國際市場占有率呈波動的趨勢,1997年~2001年開始上升,2001年達到18.16%的高峰值后開始下降,在2005年又開始有回升的趨勢;新鮮蔬菜的國際市場占有率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從較強的競爭優勢下降為一般的競爭優勢。保鮮蔬菜也呈現穩步上升的趨勢,從1997的12.29%,增加到2005年的16.13%;醋泡蔬菜的國際市場占有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趨勢,2000年增長到最大值3.68%,而后開始下降但一直處于較弱的競爭態勢。
數據來源:聯合國糧農組織數據庫FAOSTAT
數據來源:聯合國糧農組織數據庫FAOSTAT
2.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分析
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是指一個國家某類產品占其出口總值的份額與世界該種產品占世界出口份額的比率。一國RCA的數值越大,表明該國的競爭優勢越大。從表2中可以看出:我國的脫水蔬菜具有極強的比較優勢,RCA值遠高于其他四個國家;冷凍蔬菜的RCA同西班牙和墨西哥國家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具有較強的比較優勢;新鮮蔬菜的RCA值小于1遠遠落后于其他國家,比較優勢一般;醋泡蔬菜RCA遠小于1,比較優勢較弱,而墨西哥的 RCA高達5.68。保鮮蔬菜的RCA值較大的國家有中國,荷蘭,西班牙,其中西班牙的RCA最高為2.84,中國的位于第三位具有較強的比較優勢。
數據來源:聯合國糧農組織數據庫FAOSTAT
數據來源:聯合國糧農組織數據庫FAOSTAT
從圖2可以看出,1997~2005年,我國的脫水蔬菜一直處于極強的比較優勢,但出現下降的趨勢;醋泡蔬菜從一般的比較優勢下降到弱的比較優勢;冷凍蔬菜和保鮮蔬菜從極強的比較優勢下降為較強的比較優勢;新鮮蔬菜從極強的比較優勢下降為一般的比較優勢;總體而言,我國的各類蔬菜的競爭力都有下降的趨勢。
3.貿易競爭力指數分析
貿易競爭力指數的取值一般在-1和1之間。如果TCij=-1,即該國j種商品只有進口沒有出口;如果TCij=1即只有出口而沒有進口。由表4知中國的五類蔬菜的貿易競爭力指數都處于較高的水平,冷凍蔬菜,脫水蔬菜,保鮮蔬菜的TC值位于五個國家首位,且都超過了0.9,醋泡蔬菜的也超過了0.7,說明中國各類蔬菜產品都是凈出口國,且具有一定的競爭力。總體而言,我國的各蔬菜種類都具有較高的競爭優勢。
數據來源:聯合國糧農組織數據庫FAOSTAT
由圖3可知,冷凍蔬菜和脫水蔬菜兩類產品的貿易競爭力指數較高,分別保持在0.94和0.90左右,這兩類產品一直保持非常強的競爭力;保鮮蔬菜的貿易競爭力指數呈現波動的態勢,但是總體而言是上升的趨勢,1997年為0.8326,2005年為0.9146,表現出競爭力處于提升的態勢;新鮮蔬菜的貿易競爭力指數由1997年0.9288下降到2001年最低值0.7276,而后又呈上升的趨勢,2003年為0.9001,2005下降到0.7707,競爭力減弱。
數據來源:聯合國糧農組織數據庫FAOSTAT
三、結論與啟示
1.結論
由表4可以看出:我國的脫水蔬菜具有很強的國際競爭力,冷凍蔬菜和保鮮蔬菜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新鮮蔬菜競爭優勢一般,醋泡蔬菜的競爭優勢較弱。從動態分析,我國各類蔬菜的競爭優勢都有下降的趨勢,其中以新鮮蔬菜下降最為嚴重,從極強的競爭優勢下降為一般的競爭優勢,主要是由于我國蔬菜的質量無法滿足國際質量安全標準,農藥殘留嚴重超標。
2.啟示
我國蔬菜的總體競爭力在下降,為了更好地發揮中國的比較優勢,獲得更多的比較利益,需要從多方面入手提高蔬菜的國際競爭力。
(1)完善蔬菜標準化體系
針對我國蔬菜出口不斷遭遇技術性貿易壁壘的現狀,應加速我國蔬菜標準化體系的制定和完善,按照產前、產中、產后標準相配套的原則,積極采用國際標準,制定蔬菜產地環境、生產技術和產品質量安全標準,保證蔬菜生產加工的各個環節都符合國際市場的要求。
(2)積極開拓多元化的市場
我國蔬菜的出口主要集中在亞洲,對亞洲國家的出口占據了我國蔬菜總出口量70%左右。我國蔬菜的出口市場除了要鞏固提高亞洲市場如日本、韓國等傳統市場外,還應該積極加大對歐美市場的出口力度,努力開拓非洲、拉美等新興市場,形成市場多元化的格局。
(3)加大蔬菜的科技含量,提高產品的附加值
我國的很多蔬菜產品的檔次低,質量差,缺乏價格優勢,原因在于我國的蔬菜產品科技含量低,產品的附加值低。因此,提高我國蔬菜產品的質量和檔次,獲得價格優勢是提升我國蔬菜的國際競爭力的關鍵。
參考文獻:
[1]王立鶴:淺析中國蔬菜的國際競爭力——以中日貿易戰為例[J].國際貿易問題,2002(3)
[2]劉 雪:全球化背景下國際蔬菜貿易的基本格局及其動態特征[J].農業經濟問題,2004(9)
[3]李曉鐘:從比較優勢到競爭優勢[M].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
[4]楊順江 孔祥智等:中國蔬菜品種及產業國際競爭力分析[J].農業技術經濟,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