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通過介紹真實商業周期(RBC)理論模型,指出在解釋現實經濟波動時,簡單精巧的RBC模型能夠令人驚奇地擬合現實經濟。更為重要的是,本文認為,真實商業周期理論開創了在動態隨機一般均衡模型框架下分析宏觀經濟波動的先河,為現代宏觀經濟學各流派討論經濟波動提供了試驗場。
[關鍵詞] 真實商業周期理論 隨機動態一般均衡模型 技術沖擊
一、引 言
200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Kydland和Prescott創建了真實商業周期理論(Real Business Cycle Theory)。過去25年間,其主要結論是技術沖擊(Technology Shocks)是引發經濟周期的決定性因素,宏觀經濟周期波動是經濟主體對經濟情況變化的最優反應,政府不應該執行熨平經濟周期的財政、貨幣政策,而應該著力于經濟長期發展、對經濟有長期效應的政策。近年來,國內學者在RBC研究領域取得了一定成績。陳昆亭和龔六堂(2004) 在基本RBC模型中引入人力資本,考慮內生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的利用率來研究中國經濟增長和波動的形成。黃賾琳(2005)構建三部門實際經濟周期模型來考察中國宏觀經濟波動的周期特征及財政政策的效應問題。從方法論的角度講,RBC理論對宏觀經濟學的影響是深遠的,特別是動態隨機一般均衡模型框架,更是成為了宏觀經濟學家分析經濟現象的基本框架。
二、標準真實經濟周期模型
在經濟中生活著大量的同質消費者,每期他們擁有1單位時間,并可以將時間分配成勞動(Work)和休閑(Leisure)兩部分,擁有K0單位生產性資本,其折舊率為0<δ<1。中央計劃者(Central Planner)通過選擇{Ct,Nt,Kt}∞t=0來最大化:
max E0βtU(Ct,1-Nt):(1)
s.t. Ct+Kt+1≤F(Kt,Nt,At)+(1-δ)Kt : (2)
其中,Ct是消費,Nt是勞動時間,Kt是資本,At表示技術,假設技術外生,服從一定的分布,經典設定為1nAt=ρ1nAt-1+εt,εt~N(0,σ2)即1nAt服從一階自回歸(AR(1)),εt為對技術增長率的沖擊,即技術沖擊。其中ρ表示技術沖擊的持續性。
通過中央計劃者問題,得到關于Ct,Nt,Kt,的三個一階條件(First Order Conditions):
UC(Ct,1-Nt)=λt3: (3)
UN(Ct,1-N)=λtFn(Kt,Nt,At): (4)
λt=βEtλt+1(FK(Kt+1,Nt+1,At+1)+1-δ): (5)
(2),(3),(4)和(5)共同組成了均衡系統(Equilibrium System),通過解這一均衡系統就可以解出{Ct,Nt,Kt}∞t=0的動態最優路徑。由于此均衡系統為非線性系統,無法求出解析解(Analytical Solution),經濟學家通過參數校準后的均衡系統在穩態點進行一階線性展開(Log Linearization),并將均衡系統在計算機上進行數值模擬(Numerical Simulation),以得到具體的均衡路徑。
通過觀察上述RBC模型,我們發現,其模型設置是如此簡單,沒有政府(轉移支付、國債、稅收),沒有貨幣(價格、通貨膨脹率),沒有金融部門(Financial Sector),沒有外國部門(進出口、匯率),但是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模型經濟(Model Economy),其對真實經濟卻有著驚人的吻合。
從圖1和圖2兩張圖的對比中,我們發現,用美國數據校準后的標準RBC模型從矩(Moment)角度相當好地(相對如此簡單的模型設置和如此復雜的美國經濟而言)擬合了現實經濟。
三、動態隨機一般均衡框架
動態隨機一般均衡模型的基礎是標準新古典增長模型(Standard Neoclassical Growth Model)。研究經濟波動的模型最初是增長模型中借鑒過來,一般而言,波動和增長是兩個獨立的領域,動態隨機一般均衡模型也主要是為經濟波動研究所用。動態隨機一般均衡模型和一系列技術工具,為經濟學家研究經濟波動提供一塊共同的實驗地。在基本的模型框架內,研究人員可以根據經濟原理、數據來修改局部的模型設置,然后進行數值模擬,與現實經濟進行比較,從而判斷此種修改設置是否有效地提高了模型對經濟的解釋力度。可以說,其分析框架為宏觀經濟學所做的貢獻,不亞于凱恩斯主義者的IS-LM分析框架。
四、總結
動態隨機一般均衡模型已經成為現代宏觀經濟學的基本研究框架,并且這一框架在越來越多的領域內逐漸成為主流研究框架。RBC及理論,盡管其無法解釋部分典型經濟事實,其認為技術沖擊是驅動經濟周期的最重要的波動源也存在很大爭議,但是其提供均衡分析框架——動態隨機一般均衡模型框架,對現代宏觀經濟學的影響不亞于凱恩斯主義者的IS-LM模型。可以說,不掌握動態隨機一般均衡模型,以及一系列技術工具,已經很難研究現代宏觀經濟學。
參考文獻:
[1]陳昆亭 龔六堂 鄒恒甫:什么造成了經濟增長的波動.供給還是需求——中國經濟的RBC分析.世界經濟,2004第4期
[2]黃賾琳:中國經濟周期特征和財政政策效應——一個基于三部門RBC模型的實證分析.經濟研究,2005第6期
[3]李建陽 朱啟貴:基于微觀經濟基礎的真實商業周期理論分析——200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對中國的啟示.統計研究,2005年第3期
[4]King, R.G. and S.T. Rebelo,“Resuscitating Real Business Cycles”, in John Taylor and Michael Woodford, eds., Handbook of Macroeconomics, volume 1B,2000,928~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