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企業創業是目前政府和學術界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通過打造服務平臺,幫助企業創業是目前地方政府的普遍作法,本文主要探討信息服務平臺、產權交易平臺和專業技術服務平臺的建設,旨在為制定企業創業政策提供一定借鑒。
[關鍵詞] 平臺 創業
一、創業信息服務平臺
創業信息服務平臺主要是在網上構建一個面對面交流的、跨時空的、零距離的虛擬俱樂部,為廣大創業者提供技術信息查詢、技能輔導、熱線呼叫、金融租賃、成果推介和自助網站建設等在線式服務。創業信息服務平臺應當是為正在創業的創業者、已經起步的創業型企業以及有創業意向的群及時公布有關政策法規、投資信息、市場行情、項目推介、技術進步、外經貿易和勞務供求等資訊。其宗旨是服務全民創業、創業富民和創業強市;目標是成為覆蓋全市上下、能夠互動的地方區域性大型信息網絡和一門式的信息服務平臺。創業信息平臺的具體服務內容應當包含以下內容:1.網上信息服務。如開通企業注冊、國稅登記、地稅登記、小額擔保貸款等業務,為廣大創業群體尋求便利。2.發布創業資訊。設置創業新聞、創業政策、創業資料、創業培訓、創業案例等服務項目,解決針對廣大創業者在搜集創業資料、撰寫創業計劃書等方面的困難。3.搭建創業互動橋梁,加強創業者之間的聯系與交流??梢栽诜站W站上展開各種交流平臺,如成立和開辦創業沙龍、創業QQ群、各種創業互動欄目。
二、產權交易平臺
科技成果的轉化就是在技術交易買賣后成立公司,將技術轉化為資本,而這個科技成果的轉化一定需要進行多次交易才能完成;同時建立高新技術產權交易機構,是促進高新技術長期有效發展的核心機制。武漢若想長期在中部崛起中發揮龍頭的地位與作用,就急需建立一個標志性、專業性、區域性的技術產權交易中心,這樣既可以促進科技成果迅速轉變為現實生產力、有效合理使用武漢的閑置資金流,還可以為民營企業融資開辟一條新路。建立一個專業性強、跨地域聯合的產權交易平臺需要:
1.加快知識產權交易組織建設。充分發揮科技信息機構的重要作用,推動和支持其不斷提高知識產權信息服務的質量和水平。依托科研機構、高等學校、國家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基地,發揮其專業優勢,培育一批為科技創新提供知識產權信息服務的專業化人才。鼓勵社會力量創辦專業化的知識產權信息服務機構。引導全國各地科技信息機構、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發揮各自特長,合作開展知識產權信息服務,實現優勢互補。進一步完善和推進專利交易中心、版權交易中心、商標運作中心建設。
2.建設和完善各種類型的知識產權信息庫。政府系統規劃、重點建設和示范引導,推動建設多種類型、多層次的知識產權信息庫。政府相關部門積極履行政府信息公開和服務職能,加強知識產權基礎信息、科技發展重點領域專業化信息的數據庫建設,向社會開展公益性服務。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投資建設面向社會服務的商業化知識產權信息庫。指導和支持企業、科研機構、高等學校根據自身需要建立專門的知識產權信息庫。通過政府公共信息平臺,集成整合資源,形成知識產權基礎信息全面、信息加工與服務水平高、能夠滿足科技創新多層次需求的、專業化的知識產權信息系統。
三、專業技術服務平臺
專業技術服務平臺的建設應以政策性資金為引導,吸引和帶動民營資本共同建設。平臺應本著公益性、開放性的原則,以實現開放協作、資源共享、孵小扶強,保值經營、持續發展為目標,側重于中小企業研發、中試階段的技術服務,力求滿足各類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需求。專業技術服務平臺的建設可依托科技企業孵化器,利用孵化器建設專業技術服務平臺有利于孵化器進一步整合資源、拓展和提升服務,直接為企業提供服務。有利于依托專業技術平臺建設專業孵化器。有利于創造政府部門、平臺合作企業、孵化企業三贏合作的局面。
在平臺搭建過程中,要注重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吸引社會多元投入,當前應根據中小企業的現實需求,加快建立三類共性技術服務平臺。一是事業法人型共性技術服務平臺,可由政府設立。二是企業法人型共性技術服務平臺,對適宜產業化的共性技術,即和專有技術結合比較緊密的共性技術,由企業來承擔效率更高,這也是被發達國家所證實的。三是社團法人型共性技術服務平臺。某些公共技術,如反技術壁壘調查,在加入WTO的背景下已不適宜政府來做,但僅靠企業自身也承擔不了,需要由像協會這樣的社會團體來實施,這類服務平臺還可承擔行業產品標準的制訂和組織技術成果鑒定及推廣應用等等。
當前,要重點建設科技綜合服務及科技文獻檢索、標準化、計量、3C強制性安全認證、特種設備安全、國家級質量檢測、軟件技術、食品安全、藥品及醫療器械安全、節能降耗等十大重點公共技術服務平臺。而對現有的專業技術服務平臺,要加強其能力建設:一是打造核心能力。技術服務平臺要根據自身特點,明確自己的核心能力。二是拓展綜合能力。技術服務平臺在發揮核心服務能力的同時,要拓展綜合服務能力。比如可以拓展人員培訓、技術咨詢、信息交流等服務。三是發揮合作能力。技術平臺要加強與融資等其他平臺的交流與合作,力爭把技術服務平臺建成“平臺”的“平臺”。四是要提高技術服務平臺的專業化運作水平。技術服務是一種非常專業的工作,不僅對專業技術有較高的要求,還對金融、法律、經營管理等有較高要求,這就要求共性技術服務平臺走專業化的路子,要注重技術要素優化,積極發展與高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業技術中心的協作與聯合,促進“產、學、研”之間的緊密結合,包括吸引投資參股、委托專項技術項目的中試開發、建立實驗基地等。五是完善共性技術服務平臺的運營機制。共性技術服務平臺建設,必須遵循市場經濟內在規律。在組織形式上,要依法注冊,獨立運行,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和履行相關的法律義務;在經營機制上,要建立完善的治理結構,健全規章制度、激勵機制,以吸引和留住高水平人才。政府設立的共性技術服務平臺更要強調市場化運作,只有與行政職能相剝離,把平臺推向市場,才能使其有強烈的市場意識、競爭意識,敢于競爭,才能形成強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