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知識經濟環境下,企業面臨的市場環境發生了許多變化,給企業的管理觀念、生產方式和經營方式帶來了沖擊。因此,企業必須順應經濟發展的趨勢,以知識和人才為核心,及時調整管理角度,建立新型的市場觀。
[關鍵詞] 知識經濟 企業管理 創新
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知識作為當今最重要的資源,正在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知識不僅將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關鍵因素,更成為企業獲得利潤的主要手段。企業處在知識化、信息化的社會環境中,將面臨一種以知識為基礎的更高形態的競爭。企業的興衰成敗、實力強弱已不再取決于它擁有物質、資本,而首先在于知識的擁有和創新能力,取決于是否善于進行知識管理和積極推進管理創新。
一、知識經濟環境下企業管理的變化
1.知識經濟對企業管理觀念的挑戰。知識經濟時代經濟的增長不再過分依賴于經濟資源,而更加取決于知識資源。知識資源具有復制性、反復消費性及在使用中不會引起邊際報酬遞減三個特征。這些特征以及知識資源對經濟增長所起的巨大作用將對企業管理提出新的課題。在傳統管理中,基本上是人異化為物的管理,對活生生的人是一種壓力,人的主動性遭到壓制。而在知識經濟環境下,企業對工作時間和地點的要求可能不再那么統一,工作中的彈性加大,如有的公司實行按個人方便的時間上下班制,一些知識性企業上下班的時間、地點和工作的界限越來越不像過去那么清晰,在美國甚至出現了一大批SOHO(Small Office Home Office)族,他們可以靈活地安排自己工作的方式與時間。管理者必須營造一種使企業員工自愿地交流與共享知識,開發與利用企業的知識資源去創造新的環境。
2.企業生產方式的嶄新變化。企業不再把傳統工業經濟時代沿襲下來的速度、數量、產值作為追求的目標,不再只注重以往的流水線、節拍等嚴密的分工組織形式和工藝流程,而是重視人的主觀能動性、獨立性、創造性。虛擬企業、網上經營等新的組織及管理模式正在沖擊著傳統的企業生產管理方式。知識和信息在生產中的應用產生了許多諸如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輔助制造系統等一系列發展方向。例如,“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CIMS)”是當今世界制造業關注的焦點,并將成為21世紀最主要的生產模式。這一生產模式主要由工程設計、產品加工和生產管理等組成,各自動化子系統集成工作的支持系統,由數據庫和計算機網絡實行大系統的信息集成和功能集成。
3.經營方式的轉變。知識經濟時代孕育而生的電子商務,以迅猛的發展態勢形成新的交換體制,構架新的市場規則。基于互聯網技術的電子商務經營方式,使供求關系變為動態的互動關系:顧客可以在全世界的任何地方、任何時間將自己的特殊要求利用互聯網迅速地通知給供給商;而企業也可以隨時隨地地通過互聯網了解和跟蹤顧客的市場反饋。此時,顧客不再僅僅是對象或目標,而是參與者和控制者,成為企業的合作者。
二、企業管理創新的內容
1.以知識和人才為核心。進入到知識經濟時代以后,企業也就成了“知識型”企業,與其相適應的管理是必須解決好對知識資源的管理。知識資源不像物質資源那樣越用越少,相反,而是越用越多。因此,如何選用、積累、更新、創新企業所需要的知識,具體講就是知識生產者,人才的管理,是必須解決的管理創新的一個課題??v觀當今世界有實力的企業,無一不是靠一大批高素質的優秀管理人才、一整套科學嚴密的組織管理及現代化的管理技術手段來創造經濟效益的。因此,企業可以根據知識經濟競爭化要求,突出“人才激勵管理”,從而把開發人才放到企業生存至關重要的位置。首先,在企業管理層中普遍設立了“知識主管”或“智力資本主管”職位,以快速收集和處理、保存大量知識,加強人才的管理與使用。其次,實施人才開發計劃, 其中包括“終身教育”、人才破格提拔任用制度等。最后,改進分配和鼓勵制度,以更加傾向于人才效益的發展。
2.管理者角色的轉變。在傳統管理模式中,管理者即“統治者”,他不需要傾聽,要做的就是發號施令,監視并控制下屬。在知識經濟中,管理者必須改變原來的角色,而扮演新的角色。正如美國通用電氣公司董事長杰克·韋爾奇在改革公司等級制時所說:“過去,許多總部管理人員的職能是依靠控制來發揮作用,而不是借助增加價值。他們的工作內容必須重新定義,他們必須把自己的角色看成是教師和解放者的混合體,而非控制者”。事實上在知識經濟時代管理者的真實角色應該是服務者,作為服務者主要應該提供以下服務:(1)戰略導向服務;(2)信息溝通傳播服務;(3)業務參謀服務;(4)學習指導服務;(5)新知識培訓服務等。
3.建立新型的市場觀。從市場環境來看,一方面,企業的顧客或消費者由于知識素質的提高、收入水平的增加以及選擇范圍的擴大,其主要消費將越來越多地轉向知識密度較高的產品或服務,而且顧客要求越來越多,期望也越來越高。顧客需要的是產品、服務、信息的一體化。因此,在知識經濟時代,新的企業間的競爭必然圍繞產品、服務和信息一體化展開。另一方面,市場競爭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趨勢下將更加激烈和白熱化。技術變革的日新月異與世界范圍內的迅速擴散使企業進入新的市場領域更為容易,一種新的產品、新的技術一旦問世,很快便會在世界上最適宜的地方進行高質量,低成本的生產。激烈的競爭將迫使企業為不斷地細分市場,不斷地追尋、理解和滿足顧客的需求,不斷地以“新”和“特”去贏得市場。激烈的競爭也導致企業與其價值鏈上的供應商和顧客的合作不斷擴大,企業與顧客,正在表現為更多的互惠互利。合作競爭將成為企業的新的價值取向和企業經營戰略的新的核心。
三、結束語
在知識經濟時代,創新是核心,沒有創新,企業也就失去了核心競爭力。必須不斷創新企業管理理念,強化企業管理方面的意識,為企業不斷提高自身的國際競爭力提供理論指導,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能夠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楊梅英:知識經濟與管理創新[M].經濟管理出版社,1999
[2]哈里森(英) 周金泉譯:知識經濟時代人力資源開發[M].經濟管理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