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虛擬組織的特點就是敏捷性,然而正是因為它的這個特點,使得其只能是一個臨時的組織,當機會來臨時,虛擬組織不能被很快地建立,其成員機會主義問題突出。本文試圖通過對虛擬組織集群化管理,探索一種適合虛擬組織長期穩定發展的道路。
[關鍵詞] 虛擬組織 集群化管理 誠信機制
一、虛擬組織
一種新型的企業組織形式——虛擬組織,正在對傳統的企業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產生深刻影響。虛擬組織與傳統的實體組織不同,它是圍繞核心能力,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網絡技術及通信技術,與全國乃至全球企業進行互補、互利的合作,合作目的達到后,合作關系隨即解散。以此種形式,能夠快速獲取處于全球各處的資源,為我所用,從而縮“從觀念到現金流”的周期。不僅如此,靈活的“虛擬組織”,可避免環境的劇烈變動給組織帶來的沖擊。目前,歐美已經有成千上萬的公司引進了虛擬組織模式,竭力實施敏捷制造等實踐活動。
但是虛擬組織是一個復雜的契約混合體,伙伴的獨立性、分散性與合作的動態性使得協作的難度大,由此帶來系統內部運作的高風險。同時虛擬組織中的信任、溝通與跨組織文化問題也成為了虛擬企業的發展障礙,阻礙了這種新型組織方式的發展。
二、虛擬組織集群化管理模式
虛擬組織的性質決定了虛擬組織是一個臨時的、動態的組織,而其成員本身的經營是長期的、持續的,這兩者之間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如何使企業連續的形成虛擬組織成為新的難題,由此引出了集群化管理模式。
1.集群化管理能夠提高虛擬組織的整體競爭力。通過集群化管理,虛擬組織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如降低成本、刺激創新、提高效率、加劇競爭等,提升整個組織的競爭能力,并形成一種集群競爭力。這種新的競爭力是非集群和集群外企業所無法擁有的。也就是說,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條件下,集群將比非集群更具有競爭力。集群加劇了競爭,競爭是產業獲得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動力。
2.集群化管理能夠保持虛擬組織的相對穩定性。虛擬組織具有臨時性、敏捷性的特點,這是虛擬組織無與倫比的優勢所在。但是,又正是由于虛擬組織之間相互獨立的關系,無法保證形成長期的供應鏈,并且在技術創新項目中,各自項目的不確定性風險較大,加之各系項目開發成功后,又可能為了形成技術壟斷而打破供應鏈的平衡,因此,企業合作中的機會主義問題突出。虛擬組織產生的利益不能長期維持。通過集群化管理,可以加強虛擬組織內部企業之間的合作,群內組織之間密切聯系,形成共同的正式或非正式的行為規范和慣例,從而減少機會主義傾向,降低合作的風險和成本。因此其合作的機會和成功的可能性無疑會大大增加,在集群內部虛擬組織能夠長期穩定的被組建。
3.集群化管理有利于虛擬組織長期持續發展。集群化管理從整體出發挖掘虛擬組織的競爭優勢,突破了虛擬組織的邊界,著眼于一個特定范圍內中,具有競爭和合作關系的企業、相關機構、政府、民間組織等的互動。這樣使他們能夠從一個集群整體來系統思考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來考察可能構成特定鄰域競爭優勢的虛擬集群,考慮整個集群的競爭與合作,而不僅僅局限于考慮一些個別虛擬組織和成員的利益。 當整個集群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的時候,虛擬組織的向外擴張力將大大的增強。
三、虛擬組織集群化管理的環境建設
1.集群平臺的建設。集群平臺是集群中組織進行信息交流的場所,平臺可以是非正式組織,例如論壇,也可以是正式的組織,例如協會。集群平臺的構建能夠減少虛擬組織成員尋找伙伴的時間與費用;降低了構建虛擬組織中的交易成本(包括談判、簽約、執行等成本);創建了成員企業之間的相互信任的氛圍與合作機制;減少了不同企業的文化與運作方式的沖突;減少了信息在跨組織傳遞中的技術與標準障礙。
2.信息網絡的建設。網絡技術是實現虛擬組織集群化管理的最強有力的保障虛擬企業是建立在當今發達的信息網絡基礎之上的企業合作,因特網及其相關的IT技術是虛擬組織賴以生存的基礎。由于地理上的分散,成員企業之間信息交流與傳遞主要通過網絡,這就要求成員之間在技術上要統一標準、相互兼容,充分的利用網絡完成各成員之間的交流。
3.誠信機制的建設。誠信是社會公德中的一個重要規范,在虛擬組織集群化管理建設中尤為重要。在虛擬組織中,成員之間的技術合作和其他的非正式互動關系就成了知識轉移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形式。因此,成員間合作的基礎是信任而不是契約。沒有成員之間的深刻信任,任何形式的契約都難達到合作的預期目標。集群運行機制的基礎便是信任和承諾等人文因素。因此誠信機制的建設顯得尤為重要,只有誠信變成一種標準,虛擬組織的集群化管理模式才能健康的生存下去。
4.集群化管理下政府的定位。虛擬組織在集群化管理模式下要求政府重新思考自己的角色定位,減少甚至消除政策、體制的制約對虛擬組織集群化管理的影響。政策制約主要就是由于國家缺乏關于虛擬組織的法律規范,這要求政府不斷制定,以及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體制制約的根本在于各自為營的行政狹隘觀念,實施集群化管理必須打破這一障礙才能打下穩固的基礎,形成統一規劃、統一管理、統一平臺、統一運作的虛擬組織集群網。集群化管理的觀點更貼近競爭的本質,要求政府專注于消除妨礙生產力成長的障礙,強調通過競爭來促進集群產業的效率和創新,從而推動市場的不斷拓展,繁榮集群經濟。
凡事有其利,必有其弊,任何企業網絡組織形式都有其不可避免的優勢與劣勢。虛擬組織協作的難度大、機會主義傾向嚴重等弊端已經一步步地顯現出來,虛擬組織集群化管理的提出,較好地解決了虛擬組織的矛盾,適應了虛擬組織發展的要求,對虛擬組織能夠長期、和諧的發展必將是有益的探索。
參考文獻:
[1]楊建華:全球虛擬業務框架與策略研究[J].中國軟科學,2001(12):71~72
[2]易 軍:虛擬科技園組織結構與模式探析[J].中國軟科學,2002 (8)
[3]孫耀吾 韋海英 賀石中:虛擬集群:經濟全球化中集群的創新與發展[J].科技管理研究,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