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經濟發展和科學技術提升,港口物流的地位也越來越突出;河北省要想通過港口物流的進一步完善來帶動經濟的發展,首先必須要對港口物流整合模式理論進行了解,然后根據其自身的發展基礎和原則,選擇適合河北省港口發展的整合模式,從而帶動河北省區域經濟發展是本文研究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 港口物流 資源優勢 整合模式
一、引言
在經濟全球化形勢下,現代物流已成為經濟全球化最為經濟合理的綜合服務方式,港口作為國際運輸系統的重要節點,在港口物流體系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建立現代港口物流體系是經濟全球化的需要,又是提高其本身競爭力的重要途徑,積極探索推動現代物流發展的方式對現代物流模式的選擇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因此,借鑒國內外發達地區港口物流的發展模式,結合河北港口物流與腹地產業的發展特點,研究一種河北省港口物流系統資源整合、協調發展的特有模式,帶動河北經濟向前發展,是本文研究的意義所在。
二、相關文獻綜述
港口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后,就要拓展其生存和發展空間,這就不可避免地要求港口與物流供應鏈中前后向利益主體之間進行整合(袁兵,2005);同時,港口物流系統是一個巨大的體系,從不同的角度分解,就產生不同的子系統,將不同的子系統進行分類整合,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整合模式。
魏然(2005)的功能拓展型的港口物流系統;楊承新(2005)港口物流系統協同化發展模式;崔建新(2006)制定了一種基于動力學的港口群物流系統協調模式;郝夕文(2002)研究的國際航運中心模式;王清斌(2001)的“物流園區一物流中心一配送中心”的基本模式。劉遠征(2003)的區港聯動一保稅港區物流模式;周立娜(2006)還通過研究港口物流企業巨頭的業務開展形式,得出了港口物流“網狀布局”模式。另外,王益澄(1996)認為當今世界著名大港,幾乎都是由眾多相鄰港口構成的大型組合港,相應組合港的發展需求形成了有眾多城市組成的經濟腹地,形成了“港群—城群式”發展模式。
通過上述文獻研究,本文對港口物流發展的理論模式有了大致的了解,發現不同港口企業有不同的物流資源和服務對象,其經營方式也有差別,只要從不同的分析角度、按照不同的分析方法、結合各港口的資源特點就會生成不同的整合模型。
三、整合模式建立
1.整合模式選擇的原則
河北省有四個重要港口,屬于港口群。由于港口群資源的整合與優化配置問題涉及的范圍廣,可選的模式多種多樣,在進行方案設計的時候,應當遵循以下幾條原則:(1)符合河北省經濟發展總體規劃;(2)港口資源配置市場化;(3)保持各個港口經營效果良好;(4)結合產業發展進行港口投資。
2.整合模式選擇的基礎
(1)河北省建設沿海強省的政策推動。2006年11月9日,白克明在中國共產黨河北省第七次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中,指出了要堅持統籌謀劃,整體推進河北省四大港口資源整合,形成高效合理的港口群系統,構建港口、港城和工業區統一高效的管理運行體制。
(2)各港口發展的目標定位。對于河北區域內四大港口而言,曹妃甸港條件較好,根據港口和產業發展規劃,將建成為環渤海地區的國際性能源和原材料集疏樞紐港。而秦皇島港、京唐港和黃驊港可以圍繞中心樞紐港的發展成為與之相協調發展的專業港、配套港、分流港。
(3)各港口臨港產業目標定位。在重點建設好臨港經濟區方面,曹妃甸工業區要高起點編制總體規劃,努力建設成為“科學發展示范區”;滄州臨海工業區,發展以化工、物流為主的臨港產業。秦皇島臨港經濟區,要拓展港口功能,大力發展高新技術、重大裝備、食品加工、濱海旅游等產業,成為環渤海經濟帶上的新亮點。
3.整合模式的確定與效果分析
(1)整合模型的確定。王桂娟,劉家順(2006)認為,港口間獨自決策的效率不如通過協商合作后的聯盟體的效率高,表明了港口物流聯盟是港口物流企業應對挑戰,擺脫困境的有效手段。河北省港口物流資源是由四個港口資源組成的,首先,從總體上應該是一種橫向一體化的資源整合模式,然后,根據港口資源特點結合腹地產業情況對四個港口分別實施縱向一體化的整合;最后,把各個港口通過信息系統串聯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整合模式,如圖所示:
(2)整合模型的效果分析。①各港口業務定位合理。曹妃甸樞紐港可以在立足傳統業務的基礎上,拓展業務,涉足物流服務新領域,充分利用自己的技術和實力優勢,爭取向物流中心方向發展。秦皇島專業港、黃驊港配套港、京唐港分流港可根據自身優勢定位,還可以選擇相互間的聯營方式,協調港口使用平衡,提高使用效率。②臨港產業進一步擴大。曹妃甸工業區可以進一步發展鋼鐵、裝備制造、化工等臨港產業,利用資源優勢,建設 “科學發展示范區”;黃驊港臨海工業區,具有大規模開發的基本條件,發展以化工、物流為主的臨港產業。秦皇島臨港經濟區,要大力發展高新技術、食品加工,濱海旅游等產業,成為環渤海經濟帶上的新亮點。京唐港將建設成為以工業港為特色的綜合性國際貿易集散基地。③信息溝通快捷、功能完善。為了使整合的港口物流系統之間更加透明化,在整合業務的同時,也把各港口之間的信息子系統整合進來,各港口之間通過數據共享,形成布局合理、優勢互補的港群體系。信息系統的完善為進一步構建港口群、臨港工業區與腹地之間統一高效的運行體制打下了基礎,為河北建設沿海強省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丁俊發:港口物流與中國經濟發展[J].上海海運學院學報,2004,(5)
[2]潘文卿 姚永玲 寧向東:環渤海區域經濟發展報告[R].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