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前河南省的資本市場還存在不少缺陷,難以有效地承擔國有經濟改組的重任。本文分析了河南資本市場的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和制約因素,在此基礎上,提出構建和完善河南資本市場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 資本市場 國企重組 對策
一、河南資本市場的發展現狀
河南省資本市場近年來取得了長足發展。截至今年(2008年)7月底,河南省共上市58家企業,發行59只股票,融資505.68億元。其中:境內上市38家,融資294.75億元;境外上市21家,融資210.72億元。永煤集團和神馬集團等國有企業的資本運營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直接融資已成為國有企業籌資的重要渠道,成為推動國企改組的主要途徑,有力地支持了國企改革和產業結構調整,為中原崛起提供了有效的資本支撐。
但是,就河南省資本市場整體現狀而言,無論其發展速度和水平,與先進省區,特別是與東部發達地區比較起來相對較低。概括起來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國有企業間接融資的比例過大,上市公司數量偏少,行業結構單一。二是國有企業資本運營力度和規模偏小,上市公司再融資能力差。三是證券公司等中介機構的力量不強。四是投資者數量尤其是機構投資者數量偏少。
二、河南資本市場發展緩慢的原因
河南省資本市場發展緩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客觀上河南省是經濟欠發達的內陸省份,在證券市場實行按省(市)分配額度時,既影響了上市公司額度的分配,也妨礙了證券投資中介機構的發展壯大和投資者素質的提高。同時,證券投資中介機構發展緩慢反過來又阻礙了資本市場發展的廣度和深度。二是主觀上對發展和利用資本市場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熟悉資本市場運作的人才較缺。有關政府部門對當地證券投資中介機構的發展壯大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三是資本市場發育不平衡。從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和中長期信貸市場三大部分的發育來看,債券市場和中長期信貸市場的發展明顯滯后,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內部也存在發育不平衡的問題。適合不同層次企業證券融資和股票流動需要的多層次的交易體系有待形成。債券市場中國債發行和交易發展較快,而企業債券發展相對較慢。
三、完善河南資本市場的措施建議
1.建立地方性金融機構,完善企業間接融資體系
完善間接融資體系,大力發展地方性金融機構,可以適當緩解國有銀行的負擔。盡快建立和完善地方銀行的市場準入和退出標準、風險管理制度、競爭規則以及監管辦法,不論所有制如何,只要出現違法違規行為就及時依法懲處,保證地方銀行在良好的市場環境中公平競爭。上海浦東銀行和廣東發展銀行等地方銀行的實踐表明,從河南的實際出發,可以穩妥地發展地方性民營中小銀行,采取分步走的方法,先試點后推廣。
2.培育和發展風險資本市場
培育風險資本市場的關鍵是建立和完善私人權益性資本的募集制度,培育高素質的風險投資家。為促使河南省風險投資事業健康快速發展,實現高新技術成果對國有企業的改造,需要就現有的政策法規進行重新審定,盡早拓寬風險投資的退出渠道,河南省的工商、稅務、銀行和政府等部門要積極研究制定風險投資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出臺鼓勵創業的特殊政策,引進國內外著名非銀行金融機構、上市公司、產業投資基金和其他公司在河南設立分支機構。
3.發展和完善產權交易市場
為保證國有資本戰略性調整順利有效的進行,堵住國有資產流失的漏洞,要進一步規范各類產權交易行為,促進河南省產權交易市場規范發展。積極促進產權交易體系建設,形成“統一、開放、完善”的市場體系,按照市場機制配置資源,推動國有企業產權流動和重組,有效地促進企業組織結構及產品結構、產業結構的調整,把河南產權交易市場建成對河南省國有資產流動、國有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促進作用的資本市場。
4.做好上市公司的資本運營,增強國有資本的擴張能力
上市公司地位是一種極為寶貴的稀缺資源。在河南省國企改革中應充分發揮已上市公司的資本運營優勢,培養一批具有雄厚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大型國有控股企業和企業集團。要鼓勵已上市公司利用資金優勢,進行以市場為導向的、有利于公司持續發展的資產重組和收購兼并;要充分利用已上市公司的配股權,發揮融資功能,有效地實現上市公司之間的資產重組;對經營范圍相近、經營業務相關、經營上互補性高、關聯度強的上市公司,要采取股權置換、相互持股的方式進行股權重組,提高市場競爭力;積極進行上市公司的股權回購和新股增發工作,做好上市公司的股權運作。
5.積極穩妥地引進戰略投資者,鼓勵國際資本和民營資本參與國企改革
必須抓住國際資本越來越看好中國以及沿海產業加快向內地轉移的機遇,進一步轉變觀念,引導海內外投資機構和財團關注河南,營造吸引國際資本的良好環境。可以通過舉辦一系列以“國際資本與河南國有企業發展”為主題的研討、交流與合作等活動,搭建與國際資本對話的平臺,借鑒國際先進經營理念和管理經驗,對河南省國有經濟進行有效的戰略整合。基于民營經濟具有靈活的市場運作機制和強大的活力,國企改革也需要民營企業從觀念、體制和資金等方面做有益的補充。
6.發展國有企業間的金融互助
國有企業可以用金融互助方式為行業重組或重點項目建設提供資金支持,達到相互扶持、共同發展的目標。各種民間融資活動大多屬于政府限制的“非法集資”、“亂集資”范疇。大量存在的“非法集資”活動是現有資本市場規模小、缺少層次和行政壟斷的必然結果。由于現行市場既不能滿足投資者的投資欲望,也不能滿足融資者的資本需求,資金的供求雙方只能自己創造市場,在法律和制度的邊緣從事投融資活動。對于國有企業間的投融資活動,可以嘗試在有關部門的監管下,有計劃、分步驟地將其納入正式金融體系加以規范,通過對投融資主體信用度、風險控制能力和還債能力的監管,既可以將金融風險控制在一定程度之內,又會大大促進國有企業和河南省資本市場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