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首先闡述了在農村經濟發展中構建生態圖書館的必要性,其次分析了生態圖書館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最后提出了發揮生態圖書館作用的措施。
[關鍵詞] 生態圖書館 農村經濟
隨著人們對環境的重視,生態圖書館也應運而生。我國是一個農民占全國總人口80%的農業大國。加強農村的經濟建設對于國家的安定,民族的團結,經濟的繁榮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把鄉鎮圖書館向生態圖書館轉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顯而易見,這種轉變必將對農村生態環境的改善和經濟的繁榮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一、生態圖書館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必要性
生態圖書館是圖書館發展的高級形態。隨著農民對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生態圖書館已逐漸被人們所接受。生態圖書館的構建是圖書館服務農村經濟發展,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目標;是提高辦館水平、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樹立圖書館良好形象的必由之路;是優化管理模式,促使圖書館良性運行的重要決策。生態圖書館將充分體現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高度統一,通過保存文化、借閱服務、提供咨詢、教育大眾等功能實現與農村讀者的和諧相處。
二、生態圖書館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1.提高農民的生態環境保護理念。圖書館應加強生態教育,向農民提供有關生態環境保護的作品,提高農民的生態意識,使農民形成人人尊重自然、愛護自然、崇尚自然的良好社會道德風尚,自覺地樹立起環境保護的緊迫感,并把這種思想具體落實到生產生活中去,變為實實在在的環保行動。
2.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食糧。圖書館是農村的一個知識寶庫,是農民繼續接受教育和提高科技文化知識水平的主戰場。他們迫切需要提高科學文化知識,迫切需要科技致富。生態圖書館應當根據自己的藏書特點,營造農村的讀書環境,滿足農民的知識需求,給他們提供精神文化食糧,提高他們的科學文化素質。
3.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科技信息服務。生態圖書館利用本身優勢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向農民提供科技信息依據,培養提高農民的情報信息意識和運用情報信息的能力。幫助農民拓寬視野。生態圖書館要廣泛及時地獲取收集科技情報信息提供給農民,使信息轉化為效益,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使農民盡快致富。
4.有利于豐富農村的文化娛樂生活。生態圖書館是農村的重要文化設施,是傳播生態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基地。在開展農村文化娛樂活動中,也具有重要作用。生態圖書館要用先進文藝作品占領農村文化陣地,盡可能地廣泛收集健康有益的文藝作品,提供給農民,使農民在讀好書的過程中,增長知識、開闊視野,陶冶情操、增添生活情趣。
5.有利于促進農村社會穩定。生態圖書館的文獻內容健康真實,拒絕任何含有精神污染的文獻、信息資料,合理地向農村讀者提供豐富、健康、快捷的信息知識服務。生態圖書館辦好了,農村愛讀書的人多了,農村生態環境就會得到有效改善,自然封建迷信活動和違法亂紀的人也就少了,從而為保持農村社會穩定創造了條件。
三、發揮生態圖書館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的措施
1.內外協調,統一規劃,為農村讀者生活增添新的人文景觀。在圖書館周圍合理布局,種植一些喜陽、喜陰的不同季節的植物,這樣可以起到吸收噪聲、降低粉塵、防范風沙、美化環境、清新空氣和調節濕度的作用;圖書館內部要采用綠色環保無污染的建筑材料及辦公電器設備;美化館內環境,凈化空氣,使館內環境幽雅,不僅讓人有賞心悅目之感,還能舒緩心境、解除疲勞、提高效率,讓讀者在圖書館感受到一定的自然氛圍和文化品味。
2.提倡以人為本的綠色服務,實現人文關懷。圖書館的最高宗旨就是為讀者服務。生態圖書館提倡以人為本的綠色服務,遵循“讀者第一,服務至上”的服務宗旨,與讀者保持和諧關系。在讀者服務工作中,把讀者的利益放在首位, 建立與讀者互助的信息交流平臺,在信息服務和知識傳播中為讀者營造一種有親和力的,體現人文關懷的舒適難忘的人文環境。
3.提高館員的業務水平和人文素養。提高圖書館人的文化素養是對生態圖書館工作人員提出的更高要求。要求圖書館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生態觀,熱愛圖書館事業,這樣才能人人做到愛崗敬業、全心全意為讀者服務;對讀者真誠守信,一視同仁;關心“三農”問題,服務熱情周到等。業務素質方面,要有扎實的圖書情報學基礎知識和過硬的信息服務技能,有較深厚的農業專業知識背景,有較高的外語水平和計算機應用能力,另外還要有良好的語言溝通能力和創新能力。為此,圖書館領導要積極創造條件,鼓勵并幫助他們通過在職進修、脫產學習、短期培訓等方式,完善知識結構,提高服務能力,并積極引進人才,提高圖書館員的整體素質。
4.建立健全農業信息網絡。網絡是農業信息化的基礎建設。要求政府有相應的資金和政策保障,資金方面應以財政投入為主,多渠道籌集;政策方面要切實加強項目管理,防止盲目建設,對農民上網實行優惠。目前,我國已建立了許多農業信息網站,但發展不平衡,難以滿足需求,應充分整合利用現有的農業專業網站和各種網絡資源,建立連接國際網的農業信息網絡。健全網絡組織機構,保證網絡有序運行,直接為農民提供快捷、準確、可靠的信息服務。
5.開展農業信息知識培訓。針對當前農民科學文化素質低,學習能力弱的實際情況,生態圖書館應發揮知識密集、技術密集、信息資源密集、人才密集的優勢,積極配合農業主管部門,有針對性地舉辦各種農業科技培訓班,大力宣傳農業科技現代化,引導農民利用科技、信息致富,最終達到學會技術,科學生產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公茂迎:淺析農業院校圖書館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J].安徽農業科學,2006(15)
[2]劉小平:農業信息化與農村經濟建設[J].農業經濟與科技,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