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新經濟”是建立在信息技術革命和制度創新基礎上的經濟持續增長與低通貨膨脹率、低失業率并存,經濟周期的階段性特征明顯淡化的一種新的經濟現象。因此,我們要在新經濟時代背景下探討關于風景園林專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
一、在新經濟背景下,風景園林專業機會與壓力并存
據2008年的相關數據報道,近20年來,伴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中國城市園林綠地面積從15.3萬平方米增長到121.2萬平方米,增長近8倍。在城市人口不斷增長的情況下,城市人均公共綠地面積由不足3平方米,增長到了7平方米。目前,我國風景園林事業第一線的從業人員約500多萬人,其中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僅占3.5%,高級風景園林人才以達到極缺的程度。
另據就業市場的需求調查,沒有實踐經驗的畢業生正在逐漸趨向飽和,而最走俏的是風景園林中高級技能人才,其需求每年增加50%以上。面對著就業與教育、飽和與奇缺的壓力不難看出:我國高等風景園林教育正處在一個新經濟環境中,由學科型向工學結合型、由理論研究型向技能應用型轉變的關鍵期,轉型的成敗取決于專業能否適應新經濟的需求。
二、在新經濟背景下,風景園林教育與發展
當面對單位組織形式的更新、社會生存壓力的增加,以及資源整合能理念和就業與創業沖擊,國家也相應出臺了如《教育部 財政部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教高〔2007〕1號)及《教育部 財政部關于立項建設2007年國家級教學團隊的通知》(教高函[2007]23號)等文件,旨在促進高等職業教育進行與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相統一的改革,促進新經濟下新一代的快速成長。
1.專業改革與市場需求、職業能力實現無縫對接
高職院校就是為了適合我國經濟發展現狀,培養高技能、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高等職業教育主要擔當著滿足市場需求與專業教育、職業能力緊密銜接的大任。因此,風景園林專業設置之初,就是通過對京津塘及環渤海經濟圈內,對于風景園林、景觀規劃、城市規劃與建設等方面的真實職業需求進行專家訪談,在對其進行由新手到專家職業成長歷程的梳理后,開發出具有高職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在做—講—做的接近真實的學習性工作項目中,讓學生體會風景園林設計專業人員真實的工作過程,在提高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前提下,同步完善學生的社會能力、方法能力。
因此,專業設置、課程結構要滿足市場對風景園林專業人才所需;建立“高校畢業生就業率反饋”“高校生源報考錄取比預警”等系統,根據專業不同地域制定擴招規模;嚴格控制專業的長線發展規模并學會跟著新經濟的發展,不斷的調整、配置、開設新的專業。
2.觀念轉變要與時俱進
高等職業教育與普通本科教育從培養目標來講,就有著本質的區別,且在培養過程中也有著從理念到行動,從形式到內涵等深層次的思考與建設。自2006年國家教育部、財政部聯合遴選了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中的第一批28所院校,到今天先后三批次列入計劃100所,另有8所重點培育、1所重點扶持院校,共計109所高等職業院校建設項目。
據不完全統計,自示范校建設計劃啟動以來,國家、省級主管部門、院校主辦單位、學院等多方面資金的大量投入,不僅顯著的改善的教學條件,培養搭建了專兼結合的教學團隊,實現了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體系及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
因此,當今年美國次貸經濟危機在席卷全球的前提下,筆者學院新生報到率在95%的基礎上連續兩年實現1個百分點的增長,就業率穩定在98%的基礎上,實現由數量到質量的深度研究。我們不得不面對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必須改變對人才的觀念,第一,能為社會發展服務的就是人才,人才只有在崗位、工作性質不同并無高低之分;第二,并不是社會中的人才絕對過勝,而是相對地區、崗位來講部分、局部的過勝,只有學生在專業技術領域中達到持續的積累,在新經濟時代背景下,是一定會有人來為能力買單的,是可以實現社會、學院、企業、家庭、學生五位一體最終的共贏。
3.就業與創業能力培養勢在必行
加快校企聯姻步伐,走工學結合之路,是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的方向。目前每年就讀于國內園林、城市規劃設計、園藝等專業的大學生約3萬人以上,這個數字還在逐年遞增,其中35%以上就讀于專科階段。因風景園林專業的應用性、融合性,且最終成果將對人們的生活產生巨大影響等特性,以及社會對具有高技能型風景園林專業人才的迫切需求,多數本科專業在借鑒、揚棄美國、德國、澳大利亞等先進國家風景園林專業教育教學理論及經驗的基礎上,與高等職業院校一起走上了工學結合的改革之路,實現學生就業與創業能力的培養與調整也是重要工作。
其一,高職應加強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給就業指導工作重新定位,成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部分,作為對學生的人生指導,滿足學生對于人生發展和職業生涯設計的需求,貫穿于大學教育的始終,既彌補以前就業指導的不足,又豐富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加強就業指導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操作。在高等院校中構建適應社會發展的就業指導體系,建立完整的就業指導目標、指導內容,形成有效的就業指導方式和手段,逐步推進在整個大學期間的就業指導,并且在就業指導的同時推進對學生的人生教育,提高學生對素質教育的認同度和參與的積極性。
其二,自主創業是新經濟時代的要求,也是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體系改革的一個方向,也給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學習的“第三本護照”是創業能力。重視對大學生開展創業教育并將其在高校教程中加以正規化、制度化成為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一個趨勢。
綜上所述,在新經濟背景下風景園林的發展依賴于經濟發展,也離不開教學改革和就業能力更新,無論是將自身作為資源被他人整合或者去整合更多的資源,成為新經濟時代風景園林領域的一員,需要政府管理部門、高校、社會,包括畢業生本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