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創意產業不但可以為其他產業提供創新服務,而且還有利于增強其他產業的創新能力,因此,研究創意產業形成以及相應的促進措施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從創意產業空間集聚的現象入手,利用傳統產業集聚的理論來分析創意產業集聚的原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促進創意產業發展的對策措施。
[關鍵詞] 創意產業 產業集群 形成機制
一、引言
創意產業在微觀上強調創意者的個人創造力,宏觀上表現為各國政策性的設計、規劃和推動。創意產業服務于許多產業的生產過程,能夠實現增加產品和服務的價值。創意產業在對國民經濟做出直接貢獻的同時還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和工作崗位,創造出潛在的社會經濟價值。這種特殊的生產方式,也為那些具有文化和科技內涵的傳統產業,提供了無限發展的潛力。因此,研究創意產業形成以及相應的促進措施具有重要意義。
二、創意產業的定義
創意產業是指以創新思想、技巧和先進技術等知識和智力密集型要素為核心,通過一系列創造活動,引起生產和消費環節的價值增值,為社會創造財富和提供就業機會的產業,主要包括研發設計、建筑設計、文化藝術、咨詢策劃和時尚消費等幾大類,并涉及諸多行業。
三、創意產業的特點
創意產業把抽象的、無形的創意作為產業鏈的源頭,改變了以往只有資本以及勞動力等實體才能生產的觀念。它的興起,刷新了傳統的產業發展的演變趨勢,在其各個環節都表現出區別于傳統產業的特點。
1.創意產業以文化為源。創意產業是將知識的原創性與變化性融入具有豐富內涵的文化之中,使它與經濟結合起來,發揮出產業的功能。這是一種使知識與智能創造產值的過程。這里文化才是創意產生的本源,只有將文化知識轉化為創意,然后再附加到產品上去,這樣才能體現文化的價值。也只有文化才能賦予產品創意,賦予產品更高的價值。創意產業以文化為魂,文化的獨特性和多樣性構成了創意產業的本質特征和無窮魅力。
2.創意產業有巨大的延伸性。創意產業的核心生產要素是信息、知識特別是文化和技術等無形資產,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附加價值產業。創意產品是新思想、新技術、新內容的物化形式,特別是數字技術和文化、藝術交融和升華,技術產業化和文化產業化交互發展的結果,可以延伸到許多產業部門。
3.創意產業重知識產權的保護。創意產業中有形資產較少,其核心生產要素是信息、知識、文化和技術等無形資產,這就將其與知識產權緊密的聯系起來。因此,知識產權的生成和利用成為創意產業的核心資產和創造社會財富的主要方式。如果沒有知識產權,創意產業將面臨任意仿制和隨意復制的混亂局面,整個產業都將面臨生存和發展的危機。
4.創意產品呈現智能化、特色化、藝術化的特點。創意產品是創意靈感在特定行業的物化表現。電影、電視廣播、錄音帶、音樂產業、出版業、視覺藝術產業等文化產品,是與新科技和傳媒相結合的產品,達到大量生產并掀起全球性商品流動與競爭,而傳統工藝或創意設計產品,可能為手工的、少量生產的產品,它們的價值并非局限于產品本身的價值,還在于它們所衍生的附加價值。
四、文化創意產業集群形成的內在機理
1.文化資源集聚促進創意產業集群化。(1)集聚性特征。文化資源空間集聚性是指文化資源在地理空間上的集中趨向與過程。由于集聚能夠產生集聚效應,因此,各種文化活動為追求集聚效應也需要在空間上趨于集中。這種集聚過程一旦開始,就極易形成循環因果式的促進集聚的力量,從而加速集聚過程,在某一空間上形成文化資源的高度集中。(2)專業化特征。處于某一空間區域內的文化資源一般都具有屬于同一特定主題或具有直接上下游關聯或具有其他密切聯系的相關性。正是這種專業化特征,才使集群內的各種資源之間產生緊密的共生、協作關系。(3)根植性特征。根植性來源于經濟社會學, 其含義是行為主體的經濟行為受當地社會關系的約束,嵌入于社會關系中。集群性文化資源不僅僅是地理上集聚,更重要的是他們具有很強的地域性聯系,這種地域性包括政治、社會、經濟、文化等各方面。
2.創意產業集群利于創意萌生。對文化創意產業而言,保障企業競爭力的關鍵在于促進創意的萌生。而產業集群是知識特別是隱性知識的主要傳播源和生產主渠道,知識溢出效應促進產業集群的發展,產業集群的發展又加速了知識溢出效應的發揮。同時,創意是地方風俗、文化慣例、道德觀念等隱性知識交流、與異質碰撞互動的產物,這種交流與碰撞更容易產生在擁有共同知識背景的人面對面的交流過程中。集群恰恰為從事創意工作的人提供了這樣一個交流、碰撞的空間上的可能性。
五、對策措施
基于以上對文化創意產業集群化發展分析,我們認為,文化創意產業集群與傳統產業集群不同,兩者的發展需要不同的環境和政策,因此政府在主導發展文化創意產業集群的過程中應該針對產業自身特性,制定符合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規律的政策。
1.集聚與培養一批創意人才。由于形成、發展模式不同于傳統產業集群,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光吸引企業是不夠的,還需要吸引、培養創意人才。因此,建議在經濟服務化水平較高和文化吸引力強的城市重點營造有利于其實現個人價值的職業平臺和生活環境,來吸引創意人才。從長遠看,還必須從功能導向、政策扶持、制度激勵、文化消費等方面構建創意人才增量供給機制,培育本土化創意人才。
2.提高區域寬容度。創意經濟發展應遵循 技術、人才、寬容的原則。因為技術、 知識和人力資本從根本上講不是固定資本,而是流動資本,技術和知識隨著認定流動成為流動因素。一個地區要在構建、吸引和持有創意產業的關鍵生產要素方面取得持久優勢,必須具備開放性、多樣性和寬容性。只有寬容的區域環境才能有效聚集眾多具有多樣性和開放性的創意人才,進行創意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