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誕生的第一擊
在演化中的行星系統,兩顆原行星相撞。相撞釋放出的能量把周圍的氣體和塵埃加熱。這個行星系統是圍繞著恒星HD23514(圖中右上)形成的。它位于金牛座昴宿星團中,距地球440 光年。原行星是大小如同月球尺度的胚胎行星,它們是千米尺度的微行星,因彼此的重力相互吸引與碰撞而形成的。根據太陽星云形成的理論,原行星在軌道輕微的擾動下和因此導致的巨大撞擊與碰撞下逐漸形成真正的行星。
早期的原行星有較多的放射性元素,這些數量由于放射性衰變,會隨著時間逐漸減少。來自放射線的熱、撞擊和重力的壓力會使原行星發生局部的熔化,有助于它們增長成為行星。在熔化的區域,較重的元素會向中心下沉,較輕的元素會上升至表面;這種過程就是所知的行星分化。一些隕石的結構中顯示出有些小行星也曾發生過分化。
心累?那你身體也該休息了
最新的研究發現,在精神疲乏的時候進行大量體力運動會更快地感到疲勞。研究還發現,精神疲勞并不能引起人心肌或骨骼肌的變化,卻讓我們更容易累。研究人員打算做進一步研究,比如為什么我們在精神疲憊時開始抗拒體力運動。
威爾士班戈大學的馬科拉等研究人員得出結論:心理疲勞會影響體能運動的表現。他們的研究會讓人們更深刻地認識心理疲勞,研究成果不僅會有助于需要大量運動的專業運動員(在心理疲勞狀態下進行訓練會得不償失)。還可以協助軍方管理士兵,因為士兵在長時間警備狀態下積累了過多的心理疲勞,還要在精神疲憊的狀態下進行軍事訓練。
數學家眼中的雪花之美
精致而優雅,勻稱而冰潔,大衛#8226; 格里菲斯制造的雪花就像一顆顆精美的藝術品一樣。
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的數學家們不僅創造了美麗的藝術品, 還解決了其背后嚴肅的科學問題。盡管雪花看似像從云層緩緩而降下,但格里菲斯通過精密的計算機模擬并復制了雪晶體復雜的生長過程。格里菲斯和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數學家楊科#8226; 格拉夫納通過幾年的潛心研究之后,現在只要有詳細的3D 數據就能夠制作出天然存在的任何雪花晶體。
格里菲斯感嘆道,盡管他們的技術已經很成熟,但制作出一個模型還是需要一天的時間。在自然界,無論是從一粒灰塵還是一個細菌開始都需要1018 個分子來構成一個雪花,而雪花的形狀因溫度、濕度不同而形狀各異。
空中的紅薯
由于在外太空找不到超市, 所以對于超遠距離的時空旅行來說, 食物供應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因此科學家們在尋找服務于星際旅行的應對措施。分別來自人類太空探索食品與環境研究中心、G.W. Carver 農業試驗中心和肯尼迪航天中心三家研究機構的戴斯蒙#8226; 莫特利等人正在探索微重力對紅薯的影響。
以前曾有過在微重力狀態下培育種子的實驗,而像這次在微重力條件下使用塊莖種植植物還是第一次,和種子相比,塊莖繁育的速度更快,而且塊莖繁育很便于操作。在比較了“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和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地面基地種植的紅薯塊莖后。人們發現在微重力條件下,紅薯的根變得更長,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含量都比地面種植的紅薯高許多。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發現紅薯的根莖在微重力條件下也能生出根,并生長良好,以后可以開發紅薯來解決太空旅行食品的問題。
危險!格陵蘭和南極冰架開始融化
據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地理學家理查#8226; 阿萊教授說,格陵蘭和南極冰原已經開始融化,但融化的量與速度未知。過去格陵蘭的冰原在周圍環境變冷時面積增加,在環境轉暖時開始融化,而格陵蘭的冰原全部融化后,地球海平面會上升,屆時所有大洲的海岸將被淹沒。而如果含水更多的南極冰原融化的話,海平面將再上漲57.9 米。每年夏季格陵蘭島上冰原湖的融水形成的洪流是全球變暖的一個最生動的標志。融水通過被稱作冰川鍋穴的天然排水管流入冰層中,使得冰更快地滑過巖床進入海洋。
阿萊教授認為,盡管我們還沒有在阻止南極冰原融化的戰役上完全失守,但冰原融化已經開始而且將導致海平面的明顯上升。由于全球變暖增加了格陵蘭和南極的降雪,一些學者認為降雪能夠延緩冰原的融化速度。但現在得到的數據是盡管有更多的降雪,冰原的融化速度卻明顯變得更快了。
室內空氣污染加重哮喘
最近,約翰#8226; 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室內空氣顆粒污染物含量與兒童哮喘癥狀之間的關系。這項研究通過對巴爾的摩地區一群哮喘兒童進行隨訪,第一次得以檢驗室內空氣顆粒污染物的危害。
顆粒物質是由固體和液滴混合而成。不一樣化學成分構成的顆粒也有著千變萬化的外形。細小的顆粒大小在2.5 微米以下(大約是人頭發直徑的三十分之一), 這樣的顆粒可以長驅直入進入人的呼吸系統的深部。另一種粗糙顆粒直徑在2.5~10 微米之間,這種稍大的顆粒通過烹飪和掃除產生, 并且也可以進入人的呼吸道。
約翰#8226; 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病毒學講師麥柯馬克博士說:“我們發現室內大小顆粒的數量增加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加重哮喘的癥狀。”
女士+酒= 危險
根據最新一期的《美國癌癥研究》雜志上的一篇報告,女性即使是少量飲酒,患癌癥的幾率也會明顯增高。統計學數據顯示,女性13% 的乳腺癌、肝癌、直腸癌、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癌癥都與飲酒相關。
被調查的女性大多一天飲一杯酒,而這在英國和美國的高收入人群中算是普遍現象,很少有人飲一杯以上。研究總共在7 年的時間里跟蹤隨訪了128.0296 萬名少量飲酒的中年女性,在7 年中有6.8775 萬人被診斷出癌癥。幾乎所有類型的癌癥發病幾率都隨著酒精攝入而增高了。
研究參與者,牛津大學的瑙米#8226; 艾倫表示,如此多的人因為“ 每日一飲”的生活習慣而罹患癌癥,這說明少量飲酒的危害應該提到公共衛生安全的層面上來。
我們的幸福源自何方?
我應該花錢去度假還是買一臺電腦?是買個新物件還是擁有新的體驗讓我更開心?《消費行為研究》雜志會告訴你,有很多種因素影響你的決斷,其中包括你是否是個唯物質主義者。
盡管傳統上人們都會選擇花錢度假,但德克薩斯大學和華盛頓大學的學者表示,這個問題的答案并不那么簡單。過去人們認為花錢在經歷上(看戲、看電影、度假)遠比購買物質享受(好車、大房子)激動人心。但只有花錢花對了的時候,這種觀點才正確。把買了一個質量不好的沙發和經歷了一次令人眩暈的度假相比較,度假的厭惡感會遠超過沙發帶來的煩惱。
因此學者的建議是,在選擇度假之類的經歷消費時,一定要慎重。因為一旦弄砸了,不好的心情會持續很久。而買了一樣不順心的東西則沒有這么大的殺傷力。
但文章并沒有指出人格因素對這種幸福感的影響。此前心理學家們認為人格因素是幸福感最可靠、最有力的指標之一,因為人格影響著人們處世的行為和態度,以及對不同體驗的期望。
向流感說“拜拜”
據美國疾控中心的統計,每年有超過20 萬人因流感而住院,3.6萬人死于流感。流感的肆虐還包括歷史上的三次大流行,這三次流感總計在全球至少殺死了5000 萬到1 億人。
而現在致力于攻克流感的醫學家們無疑抓住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機遇。最近一種稱作CR6261 的抗體被發現,而這個分子將有希望賦予人類對流感的終生免疫力,而且可以治療那些因為沒有免疫而患病的人。美國克里普斯化學生物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伊恩#8226;威爾遜教授說:“這個發現非常激動人心,因為有了它我們就踏上了通往疫苗學圣杯的征途了。一旦流感疫苗成功制成,它將可以抵御流感病毒的所有亞型,那些導致暴發流行的也不在話下。”
規劃那些建在海邊的養殖廠
如果你喜歡吃魚,你吃的鮭魚很可能是在海邊的箱籠里養殖的。為了應對世界人口的大量增長,海洋農業已經成為一種廉價提供蛋白質的好方法。現今有220 種魚和貝類可以人工養殖,而據統計世界消費魚類的30% 是海洋農業的產物。
盡管海洋農業能夠減少人類的捕撈,但也有一些相應的問題。水產養殖,特別是在近海會產生很多污染物。例如,所有的魚類被圈養在一起,每天要消耗大量的商業飼料,那些沒被吃掉的飼料就飄入洋流之中。另外,成千上萬的魚在一起要大量的排泄廢物,這些排泄物不僅很臟而且富含氮和磷。而氮和磷導致的富營養化又是海藻爆發性生長的直接原因。
斯坦福大學環境研究所的杰弗里#8226;科塞夫教授表示,解決污染問題的方法就是將污染物稀釋開來。而現在斯坦福大學研究人員設計的計算模型,恰恰能夠解決這個問題,并最終通過計算來決定養殖廠的合理位置。
有網癮的孩子更有攻擊性?
臺灣的學者最近發表的研究成果指出,有網癮的孩子和其他青少年相比更具有攻擊性。盡管美國的暴力犯罪學家還沒有得出這方面的數據。
自從“網絡成癮”這個詞被定義以來,十幾年來一直處在爭論之中。高雄醫科大學的研究人員對9405 名未成年人進行網絡使用以及個人性格的問卷調查。結果發現,根據目前的標準,25% 的男生和13% 的女生有不同程度的網絡成癮。去年全年,臺灣有13%的女生和32% 的男生有過威脅和傷害他人的攻擊行為,而在網絡成癮的人群中則有37%的學生有攻擊傾向。
根據最新的研究結果,學者建議家長們多關注一下孩子在網上的言行,因為上網成癮的孩子更具有攻擊性。但美國有關專家并沒有發現二者之間的聯系。弗吉尼亞大學教育學教授道維#8226; 科奈爾說,這項研究并不能得出“網癮能夠導致暴力行為”這個推論,也有研究認為沉迷暴力游戲的人更具攻擊性。
知難而進也許是錯覺
做兩個簡單的實驗,用玩具吸引一個孩子但不讓他拿到,或者把同樣的玩具直接給另一個孩子。哪一個孩子會感覺玩具更有趣呢?
我們在訂立目標的時候,一般都會認真地考慮達到目標的方法。而當我們遇到一個極其棘手的問題的時候,這個棘手的問題會不會影響我們達到目的的能力呢?芝加哥大學的心理學家拉布洛和薩拉金分析調查了人對目標難易程度的感覺和人們希望完成該目標的欲望。
他們得到的結果是,當某件事很困難的時候,我們傾向于認為事物越困難,它就越重要,也就越激勵自己做好。這項研究結果之所以令人震驚,主要是因為這是反直覺的。人們通常更喜歡簡單的事情。學者們建議人們在制定計劃時首先應該分析利弊,而不應該認為越難的事情就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