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警方3年沒收近4萬件藝術品多為現代仿品
意大利警方稱,他們在最近3年中已沒收將近4萬件藝術品,其中大多數仿冒了現代藝術家的作品。
據西班牙《世界報》報道,相比仿冒提香或拉斐爾等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的作品,偽造現代畫作相對比較容易,因此這方面的藝術贗品也較多。很多現代藝術贗品已進入正規商人和拍賣行的商品目錄。
法國安盛保險公司旗下的意大利安盛藝術品保險公司執行董事羅伯托·巴爾尼亞尼指出了現代藝術贗品泛濫的原因:制作贗品更加簡單、贗品市場越來越大、收藏者的鑒別能力較弱。
貴州天柱發現“六孔青瓦”
日前,黔東南州天柱縣一名男子在清水江采集奇石時,意外地發現一塊“六孔青瓦”殘瓦。經當地文物專家初步鑒定,該瓦片屬古代土司“六孔青瓦”,為三板溪水電站開閘泄洪時被洪水沖刷而出的。據稱,“六孔青瓦”的發現對研究苗族的古代建筑文化具有一定的價值。
陜西城固發現古代城池遺址
近日,在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中,考古工作者在城固縣發現了一處東西寬約2公里,南北長約5公里的古城遺址。據專家稱,這可能是秦漢以前的一處重要城址。
漢中市考古工作者在城固縣某鎮普查時,偶然發現在一條河邊臺地上有大量夯土層遺跡,土層里發現了大量外面為粗繩紋、里面為麻點紋的陶片。據考古人員初步斷定,像這樣的陶片至少屬于秦漢以前的文物。考古人員還在這一區域內,發現了多處高臺遺址,初步斷定為一座宮廷遺址。
百余幅年畫珍品在天津展出不乏絕版與孤本
“以畫過年”——天津年畫史展近日在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展出。為全面展示天津年畫史、彰顯天津年文化的悠久傳統,主辦方收集了天津年畫各個時期的經典作品,從中精選百余幅作品,舉辦了此次展覽。展品中不乏首次與觀眾見面的絕版與孤本。展覽期問,一些年畫藝術家現場為參觀者表演了傳統年畫的繪制過程。
據中國文聯副主席、著名作家馮驥才介紹,中國年畫在數百年歲月中經歷了三個時期:古典時期、改良和石印時期、新年畫運動時期。天津是中國重要的年畫產地,天津年畫史是中國年畫史的縮影。此次年畫展既是對天津年畫史的一次清晰梳理,也是對該市重要文化遺產的一次獨特的學術挖掘。“天津人用自己的畫打扮自己的生活”,馮驥才說,“民俗的主人是老百姓自己,為了讓年的氣氛更濃,年過得更美,天津老百姓通過年畫展現出了驚人的藝術才華。”
新年伊始珍稀名畫柏林被盜
柏林一家面廊新年假日期間被盜,其中包括畢加索的一張銅版畫和馬蒂斯等名家在內的共30件珍貴藝術作品。被盜的藝術品,其中包括畢加索1947年的作品《Profil au Fond Noir》、馬蒂斯1913年的《搖椅上的裸女》,吼及布拉克1962年創作的《Boupeut》。這些作品是從一個叫做“Fasanengalerie“的私人畫廊被偷走的。
一名警方發言人說:從被盜作品的重量和數量來看,應該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組成的盜竊團伙所為,初步估計失竊的作品價值可達二十五萬美元。
宋高宗敕岳飛《起復詔》拍出830萬元高價
近日在杭州舉行的西泠印社2008年秋季藝術品拍賣會上,備受關注的宋高宗敕岳飛《起復詔》手卷以830萬元的落槌價,被來自杭州的買家拍得。
這件曾長期藏于杭州岳廟,集藝術價值與文物價值于一身的藝術品,在離開近一個世紀后重回杭州。宋高宗教岳飛《起復詔》手卷由引首、起復詔和跋文三部分組成。其中起復詔長55厘米,寬30厘米,朱砂手繪五爪云龍紋棉料紙本,內容為宋高宗紹興六年書賜岳飛。從中可看出當年岳飛曾深受宋高宗賞識,因此岳氏后裔將其視作世代守護之物。
據介紹,作為杭州西期岳王廟碑刻母本,《起復詔》著錄于現存最早的岳廟志中,清乾隆年間公諸于眾后,引來阮元、梁同書、段玉裁、吳昌碩、康有為、張大千等70余位名流學士拜觀題跋,后在太平軍攻占杭州時流失。
民國初年,《起復詔》被辛亥革命元老黃元秀購得,后歸于上海大收藏家吳普心。1986年,《起復詔》出現在美國舉行的蘇富比拍賣會上,被一位香港收藏家競拍購得。
唐橋陵野外考古顯露唐王朝等級最高建筑形制
陜西省唐橋陵野外考古調查發掘工作日前結束,考古人員現已摸清整個陵園的建筑形制和分布格局,橋陵南門門址、闕臺等遺跡顯示出唐王朝等級最高建筑形制的威儀。
橋陵位于陜西省蒲城縣西北的豐山,是唐朝第五位皇帝唐睿宗李旦的陵寢。據考古人員介紹,橋陵建造時代為“開元盛世”初年,當時國力強盛,社會升平,在陵墓建筑中都有所反映。此次發掘的橋陵遺跡展示了唐王朝等級最高的建筑形翩,雖然有些建筑只殘存基礎部分,但仍顯示出大唐盛世高超的建筑技藝,對研究唐代陵園制度乃至唐代整個社會文化有著重要的意義。
從2008年7月開始,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唐陵考古隊對橋陵進行考古調查和發掘。考古人員在發掘中發現,橋陵南門遺址在早期遭到山洪嚴重破壞,門址建筑僅剩基礎部分。通過復原可知門址東西面長25米,南北寬15米,門址兩側和陵墻連接;南門西側闋臺為“三出”結構。這是陵闕中等級最高的建筑形式。
“最好賣”當代藝術家名單出爐
近日,全球最大的拍賣數據網Artprice和法國安盛保險集團發布了一份最新的“最好賣”當代藝術家名單。榜單上排名前20位的藝術家中,有11位來自中國。排名前4位分別為西方藝術家杰夫·昆斯、吉恩·米切爾·巴斯奎特、達米爾·赫斯特和理查德·普林斯。位列榜首的杰夫·昆斯作品去年總成交額為6940萬英鎊。他走紅于上世紀80年代,上世紀90年代銷聲匿跡,如今復出后,昔日作品的價格被炒得翻了好幾倍,曾賣出過單幅作品2356萬美元的天價。中國藝術家張曉剛以3230萬英鎊排在第五,隨后曾梵志排第六,岳敏君排第七,王廣義排在第九,劉曉東排第十,還有蔡國強、嚴培明、陳逸飛、方力鈞等。
文房主題概念店“文房一號”落戶北京
近日,一間代表中國經典文化生活方式的文房主題概念店——“文房一號”落戶北京東方君悅。為了更好地展示、推廣中國傳統文化,“文房一號”將其展示空間在原有的基礎上擴大到500平米,并重新進行了設計和布置。記者在現場看到,大家字畫、印石和藏品裝點的典雅環境,仿佛把人們帶入到了一個文墨疊香的景象之中,讓人感受到了一次穿梭時空的中國文化體驗。
據了解,“文房一號”是一家經典文玩售賣與文化交流品牌店,收藏了雞血石、黃花梨木等相當規模的各式珍稀、名貴文房文玩、器具,有文房四寶、文房珍玩、金石印章、名家紫砂壹、文房家私等,通過顯著的品牌個性向世界展示中國經典文化的深邃魅力。
中國京劇藝術大展在國家大劇院開幕
2008年12月21日,由國家大劇院主辦,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戲曲學院、國家京劇院、北京京劇院協辦的“京劇神韻,百代流芳——中國京劇藝術大展”在國家大劇院隆重開幕。展覽通過圖片、模型、實物、多媒體等手段,生動鮮活地展示了京劇藝術的博大精深。
此次展覽是國家大劇院周年院慶三大主題展覽之一,展覽包括京劇發展概覽、行當和代表人物、舞臺表現形式、表演程式、傳播及影響五大部分,整個展廳以紅墻金瓦為背景,點綴以燈籠、年畫、臉譜等傳統的中國元素。展覽共展出圖片350余幅、實物百余件,其規模之大、涵蓋之廣、展品之珍貴豐富,為國內近年舉辦的類似展覽罕見。展品中既有清朝“舁平署”腰牌、梅雨田胡琴等很少公開參展的國家級文物,還包括一些從未公開展出過的梨園珍品。其中1930年程硯秋準備赴歐考察前制作的一批京劇樂器格外引人注目,它們已在程硯秋故居存放七十余載。
西安博物院推出系列文化活動喜迎新春
2008年12月25日,陜西省西安市有關領導、專家、學者為千年薦福寺院內小雁塔古鐘塔樓上的“雁塔晨鐘”揭開紅色帷布,金字匾牌的“雁塔晨鐘”昭顯“關中八景”之盛名,西安博物院由此拉開了2009年“鳴雁塔晨鐘、祈千年鴻福”喜迎新春系列文化活動的序幕。
12月31日夜晚,小雁塔院內演奏陜西非物質文化遺產“長安古樂”新近挖掘的唐傳名曲,還進行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歌、舞、詩、樂等表演。邀請陜西當地著名書畫家現場為新年祈福揮毫潑墨,開展新年獻詞、千人誦讀新年祈福詞、懸掛祈福卡、點燃祈福燈等活動。這次活動的亮點是舉行了“牛氣沖天——陜西牛文化陶瓷博物館藏品展”,向觀眾展出100余件秦漢至明清時代出土及民間收藏的古代陶牛、金牛、鐵牛、瓷牛等文物藏品及藝術品,其中一件西漢時期的鎏金金牛是目前國內發現的牛型珍貴藏品,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和觀賞價值。
陜西省寶雞市收藏家協會召開成立十五周年慶祝大會
2008年12月25日上午,寶雞市收藏家協會召開成立十五周年慶祝大會,寶雞市政府領導孫毅、喬春芳、陳靖芳等出席大會。
寶雞市收藏家協會成立于1993年,是西北地區成立最早的收藏組織,協會下設兩個分會、四個專業委員會和一個專家鑒定委員會。協會成立以來,積極組織會員舉辦各種展覽20多次,建立三個古玩收藏品交流市場,為寶雞市的收藏愛好者提供了多層次的交流平臺。截止目前,寶雞市收藏家協會已發展成為擁有會員1000多人,收藏愛好者2萬多人,收藏門類齊全的協會。
寶雞市委常委、副市長孫毅希望寶雞市的收藏愛好者和經營者要依法收藏、守法經營,妥善保護和發掘有價值的收藏品,從而更好地保護和傳承中華文化。
陜西寶雞發現西周城址面積接近天安門廣場
一座面積接近于天安門廣場的西周城遺址,最近在陜西省寶雞市發現,文物考古專家正在著手對其作進一步的考察工作。
專家介紹,由于城墻上有春秋戰國時期形成的“紅腰帶”土,北墻東段的下方又發現了先周時期的灰坑,這一城址的形成年代應在商代到春秋時期,初步推斷為西周時期。一般來說,這么大的城址內,必定有宮殿遺跡、居民居住區、公共活動區以及墓葬區,但由于年代久遠,這座城址的性質及其功能,需要在進一步的考古調查、勘探及試掘工作才能廓清。
“中國古錢展”在以色列舉辦
近日,“中國古錢展”開幕式在位于特拉維夫市的以色列國土博物館舉辦,中國駐以色列大使趙軍在開幕式上致歡迎詞。當地市政府官員、以中友好協會成員、前以色列駐中國大使、漢學專家和中國留學生等近百人出席了開幕式。
展出的中國古錢幣有近千枚,以時間和不同朝代的順序陳列,并附加英文和希伯來文說明。展品有用作流通貨幣的貝殼、刀幣、銅幣、銀幣、茶磚和明清時期的銀票等,還有介紹中國古代銅幣的鑄造方法和打磨工藝。
參觀者可以從中國古錢幣的材料、形狀和制作工藝等方面了解到中國古代社會發展的一個側面,如:人民的生活水平、貨幣與物品的交換方式等。參觀者對古代中國人在制作銅銀錢幣過程中設計和加工如此精細的錢幣而感到佩服。
該展覽的展期為一年。博物館方面還專門印制了介紹中國古錢幣歷史的圖冊。
“共同記憶——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年回顧展”在京展出
為紀念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周年,由首都博物館、中國教育電視臺共同主辦的“共同記憶——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年回顧展”將于2008年12月30日至2009年2月10日在首都博物館展出。
展覽采用實物展示與視頻影像相結合的方式,以一個親歷改革開放三十年的人的視角,按照童年、成長、歲月、世界四大主題,敘述了三十年來普通百姓生活的變遷。通過對與人們生活、成長息息相關的童年的游戲、書包、學生時代、婚戀、出行、鐘表、日歷、通信等方面的舊影像、老照片、老物件的展示,將三十年的變化娓娓道來。
據悉,首都博物館所收藏的、10多年前遍布京城的黃面的和前些年退出運營市場的夏利出租車,是展覽中最具特色的大型展品,使曾經服務過大眾出行,見證了城市發展的出租車重現在觀眾眼前。這兩輛出租車也是入藏首都博物館之后第一次在展覽會上與觀眾見面。
故宮編文物百科全書
75000件故宮文物將正式有自己的百科全書。記者獲悉,繼60卷《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近日在香港面世后,故宮博物院又正式啟動了一項《故宮百科全書》的編撰工程,屆時將有約75000件文物有自己的詞條。
故宮博物院科研處處長余輝告訴記者《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完工后,他們又啟動了《故宮百科全書》的編撰工作。故宮博物院古器物部副主任丁孟告訴記者,“此次《故宮百科全書》的編撰將比《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涉獵的文物種類更多,約為150萬件藏品的二十分之一,大約是75000件文物。”
珍貴猶太文物被拍賣 澳大利亞惹爭議
近日,紐約蘇富比拍賣會上,一美國商人以33.85萬美元購買了一對十分稀有的銀制托拉皇冠,因該皇冠屬于珍貴的猶太文物,故在澳大利亞引起了爭議。這對皇冠在悉尼猶太人集會大教堂的儲藏室被偶然發現,其歷史可追溯到1791年。
澳大利亞猶太博物館的執行總裁Norman Seligman表示,他們希望澳大利亞的慈善家能將這對珍貴的皇冠買回并捐贈給博物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