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公園管理者來說,城市公園免費開放,首先涉及到的是門票收入的損失,因此首先要實現公園經營模式的轉變,改變固有的門票經濟模式,開發一些經營性的大眾休閑項目,比如兒童游樂場、露天電影院、露天的咖啡屋、茶室等。對園內的經營性項目進行特許經營,通過人流量的增大,增加購物、游樂等項目的消費額,以此來彌補門票收入的損失。
其次是要提高公園的可進入性。要改變目前大部分只有幾個出入口的現狀,拆除周邊的籬笆,使市民能夠很方便地從不同位置進入,使公園真正成為一個全開放式的市民公園。為此需要完善公園內的步行道系統,使園內步行道與園外道路全面接軌。
第三是要處處體現以人為本。城市公園的設計理念應著重發展為人所實用、為人所體驗的人性化空間,要努力創造一個富于生氣、具有人情味的城市休閑游憩環境。為此,城市公園在進行設計時應注意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A 城市居民活動的時間變化。一天中不同的時間,居民利用城市公園的方式不同。例如早晨主要是進行早操、打拳等健身活動,上、下午則主要是以聚會、聊天為主,傍晚和晚上活動的人群最多,主要活動內容以散步、休息、觀看演出為主。一年中不同的季節,城市居民的活動需求也有不同。春秋季居民需要陽光,需要開闊的空間進行放風箏等活動;夏季烈日炎炎,居民需要城市公園能提供樹陰納涼。
B 不同的居民群體對城市公園的需求也不同。老年人喜歡群聚、聊天、遛鳥,青年人好動,喜歡熱鬧的處所,兒童需要有游樂設施的活動場所,情侶們喜歡僻靜的地方。因此,城市公園的設計應有明確的功能分區,形成動靜有序、開敞和封閉相結合的空間結構。
C 注意樹種、草種的選擇。廣州氣候炎熱,夏季較長,太陽輻射強,城市公園的設計更應該注意選擇一些高大的樹種,能為人們提供較多的綠陰。此外,城市公園的綠化草坪不僅要有觀賞性,更要有實用性,要滿足人們在上面坐、躺的需求,為此,草種就要注意選擇一些生命力強、維護成本較低的,不要為了追求名貴、追求觀賞性而以諸如“小草青青,足下留情”等貌似有情實則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詞語把人和公園隔了起來,使公園的親和力大為下降。
D 要從完善各種服務配套設施入手體現城市公園的人文關懷。居民在公園內活動時要求有良好的服務配套設施。廣場內公廁、電話亭、休息座椅、交通指示牌、照明燈光、無障礙通道等設施的完善程度直接影響到居民對公園的利用度和認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