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30日,在美國發生的導致多名中國游客死亡的重大車禍在國內外震動不小。目前,事故原因還在進行綜合性調查,對于死者的賠償數額和將要啟動的法律程序也還未完全確定,但此次事件所涉及到的涉外賠償值得我們關注。
死者家屬或可獲賠100萬美元
上海著名知識產權律師朱妙春認為,此次中國游客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車禍中遇難,由于游客在此之前都購買了中國的意外傷害保險,保險公司會給予先行賠付。但中國保險公司的賠付并不妨礙受害者或其親屬基于人身損害為由繼續在美國當地提起侵權賠償訴訟。這次事故是中國公民在美國發生的人身損害,按照國際私法上適用準據法的原則(準據法是指經沖突規范援用來確定涉外民事法律關系當事人權利與義務的特定法域的實體法),可以適用侵權行為地的法律,適用美國法律可以獲得比適用中國法律更高額的賠償,這對受害者或其家屬來講是有利的。另外,美國車禍的責任方一般也會向有關保險公司投保,一旦發生人身損害事故,當地保險公司會承擔理賠責任,但這仍然不能免除車禍事故責任方的賠償責任。
美國屬于英美法系國家,相關司法判例在法院審判過程中起到主導作用,如果確實是因司機的過失導致事故發生的話,按照美國相關司法案例的標準,每位死者家屬可獲得100萬美元以上的賠償,重傷者可獲幾十萬到幾百、幾千萬美元的賠償。當然,如果還有其他原因諸如車輛的故障等造成車禍發生的話,賠償的過程將會變得更加復雜,案件當事人的獲賠數額也會相應增加。如何根據案件事實制定相應的訴訟策略顯得尤為重要。此類型的案件,最終的賠償數額由多種因素決定,包括適用法律的不同、侵權行為人的主觀過錯大小、當地的司法判例,甚至是法官的自由心證等都會影響到判決結果。
美國斐格律師事務所李益強律師的觀點是,本案中美國地接社如果有保險公司,保險公司應對受害人依保險條款做出賠償;如司機在事故中有過失,或地接旅行社有過失,受害人家屬也可以在美國提起訴訟。“我個人建議在美國集團訴訟更為有利。本案事故發生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地接社在加州,這兩個州對本案都有管轄權。受害人家屬可根據這兩個州相關的法律和判例,對其證據的接受度和損害賠償的數額,考量在哪個州訴訟更為有利。”
選擇對自己有利的國家的法律
一般來說,涉外賠償會涉及到不同制度的國家間的法律沖突,這些國家間關于賠償的歸責原則、賠償標準都有很大差別。因此,作為受害人的一方比單純的國內索賠需要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和訴訟技巧。需要選擇合適的法院,選擇對自己有利的國家的法律,這樣才能為自己爭取更多的利益,通常發達國家對受害人的保護力度更大。萬不能求一時的方便,按照國內的標準私了,否則會受到較大損失。
1999年4月15日下午,一架韓國大韓航空公司的運輸機一頭栽倒在上海莘西南路沁春園居民新村旁的一片建筑工地上,飛機著地時即刻爆炸,三名韓國機組人員當場死亡,另外造成現場居民五人死亡、42人受傷、近千戶居民房屋受損。
三名韓國機組人員每人獲賠100萬元美金(當時折合人民幣830萬元)。而對五名中國死者的賠償,韓方代表按照中國政府1993年《國內航空旅客身體損害賠償暫行規定》,認為每位旅客可獲賠7萬元人民幣,考慮到這次是國際之間的賠償,就以7萬元的9倍63萬元談起。方案報到韓國,韓方老板大為惱火,認為如按中國的法律賠償,中國公民頂多也就值10萬元。
后大韓公司徐副總裁親臨上海“督戰”,標的從7萬元到最終52.5萬元。一位死者家屬當場簽下合同,領到現金。而另外四位上海人家屬一致不能接受此方案,認為韓方這樣的賠償是帶有歧視性的方案。最后訴諸法律,上海市第一中級法院判決四戶死者家屬每戶獲賠11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