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勐是云南省金平縣的一個鄉,距離聞名于世的元陽梯田不過50多公里。位于云南省紅河州的元陽、綠春和金平“三縣八鄉”的結合部和交通要道,森林植被豐富,當地人開玩笑稱其為“金三角”。這里世居著苗、瑤、哈尼、傣、彝等多個少數民族,有些民族還有不同的支系,民族風情濃郁。
每個星期日是老勐鄉的街子天(集市),這天,附近的村民都會從四面八方涌向集市。少數民族婦女們身著獨特、色彩斑斕的民族服裝,大紅、大綠、純黑、淡藍、深黃、桃紅、淺綠、雪白、青紫、赤棕……似乎凡世所有顏色都能在她們的衣服上找到。
街子天,大地披上了彩衣
星期日早晨,我醒得格外早。七點多鐘來到街上,前一天還空落落的安靜街道已有了一些攤位,更多的人正從四面八方趕來。有坐有篷的三輪摩托車來的,有坐農用車來的,還有很多人是背著筐從大山里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出來的。街子天上同門類的商品多集中在一起——像小狗一樣被牽著脖子遛過來的小豬仔、有頭有尾的甘蔗、大麻袋裝盛著的糧食、婦女的服裝和飾品、熱氣騰騰的早點、剛孵出不久的毛茸茸的小雞小鴨……遠處的一大片空地上還有一個水牛交易市場。擺出來的攤位和趕街的人越來越多,可眼前這街子天的場景和我期待的似乎有些差距。
手機就在這時響起,是秀英打過來的。秀英是昨天從元陽新街鎮到老勐的班車上坐在我前排的哈尼族少婦,如果不是她懷里有一個五六歲的男孩,白皙秀氣的她怎么也會被我當成哈尼族姑娘。彼時,因為來之前查不到任何關于老勐的住宿情況,我有點擔心,秀英聽了之打了一個電話就幫我訂好了房間。在電話中秀英告訴我應該到農貿市場去逛逛,那里我肯定會喜歡,等一會兒她也會來趕街。
依著指示在通往鄉政府的那條路的左手邊拐進了農貿市場,經過賣肉、賣燒豆腐和賣米線的攤位后,我頓時感覺就像是闖入了一個秘境一般,眼前這片不大的農貿市場讓我從心底發出連聲驚嘆——云霧繚繞的青山腳下,少數民族婦女們集中賣農產品的攤位一排排整齊地鋪延開來,就像是給大地披上了一件彩色的衣裳。其色彩之絢麗奪目、服裝樣式之繽紛多姿,完全超出我的想像。一時間只覺得鏡頭太過局限,無法逼真地還原原本的豐富和鮮活。
這一帶的彝族婦女最惹眼的莫過于她們臀部上無一例外地掛著的兩大塊菱形的以白色為底的刺繡簾子,繡的是吉祥四瓣花配以紅、橙、黃、綠相間的鑲邊,圖案精致奇美。這吊在臀部的兩塊簾子古稱尾飾,是對臀部的遮掩和裝飾。眼光往上移,水紅、明黃、湖藍或艷粉色的斜襟半袖上衣,斜襟處很寬的刺繡花邊一直延伸到整個肩部形成繡花披肩,直接來源于田間地頭的花草魚鳥都被這些女人靈巧地繡了上去,用色豐富而不亂。
今天秀英也穿了一身哈尼族服裝、背著竹簍來買菜。秀英的老家靠近綠春縣,和老勐的哈尼族屬不同支系。她的衣服以紅黑二色為主,對襟的紅上衣上縫滿了綠色鑲金邊的各種紋飾,黑色的帽子也點綴著紅流蘇,整套服裝算得上是非常艷麗。這身衣服襯著她姣好的面容,以至于走在街上回頭率特別高。
本地的哈尼族服飾顏色相對素淡。她們的帽子和袖子上綴著大片的珠飾,袖子上還鑲著幾段別致鮮艷的紋飾。有些婦女背上墊著棕蓑衣,這是哈尼族婦女用于墊背的特殊背具。在哀牢山區生活的哈尼人,由于山高路遠,基本沒有其他的運輸方式,都得仰仗于背,因此,哈尼族婦女從小就練就了堅韌的背負能力。她們也根據需要,使用獨特的蓑衣墊背,不管什么東西都可以墊在上面,用繩子一套,往頭頂一掛,就可以搬運了。江南的蓑衣是蒙蒙煙雨中的水墨裝點,輕描淡寫飄逸雋永,這里的蓑衣則厚重沉實,滿是生活的艱難。
苗族婦女的百褶裙昨天已經見過,今天在街子天上看到的百褶裙顏色搭配更豐富,每個皺褶里都藏著精彩。
街子天上放眼望去,不同民族的服飾各具神韻,短打、內長外短、層疊穿法等等,一時間恍若置身于一個原生態的民族服裝發布會。更重要的是,她們是這些服裝真正的主人。

破竹水煙筒之鄉
“云南十八怪”之一的“竹筒當煙袋”在滇南十分常見。街子天上也少不了賣水煙絲的攤位。水煙筒配的煙絲不是香煙,而是切得細如發絲的“刀煙”。一個煙攤往往備有很多水煙筒,顧客來了,不急著買,而是坐在攤位邊,不緊不慢地抽著煙,抽了也未必一定會買。這種待人接物的態度在城市基本不大可能。
老勐本地有一種獨特的“破竹水煙筒”制作工藝,這種工藝的特點是:先用刀把竹筒破成幾十根細竹條,然后再把細竹條嚴絲合縫地箍成煙筒。這樣做的好處是煙筒可以更好地抵御熱脹冷縮,有水沒水都不容易裂開,使用壽命也更長。老勐也因此被稱為“破竹水煙筒之鄉”。
在通往鄉政府的主路上,右手邊有一個做破竹水煙筒的鋪子。做水煙筒的師傅叫刀愛民,手藝很好,煙筒基本上都是接受訂做的。
找到這里時,太陽落山之前柔和的光線灑在屋子里正專心做水煙筒的師傅身上。師傅手里的水煙筒已基本成型,從筒口往下箍著四匝與竹筒顏色相近的藤篾,三匝锃亮的銅線則分別箍于筒底和煙嘴插入處的上下位置。師傅正在做的是非常關鍵的一個步驟:將竹管煙嘴插入筒身。這個步驟是煙筒好不好抽的關鍵,有經驗的師傅會根據竹筒的粗細短長,準確選擇開口處。似乎有很多問題想問,遺憾的是,雖然師傅回答得很耐心,但他的普通話帶著一些口音,常常一句話重復了好幾遍我仍未明白意思,只好帶著歉意看他接著做后面的步驟。一個煙筒做好之后,與豎在墻邊的一排做好的竹筒一一擦上一層油,就是最后的成品了,每個動作皆一絲不茍。有心帶一個回去送給朋友,無奈煙筒體積太大,前面還有很多路要走,只好帶著遺憾離開。
Tips
交通
從元陽梯田所在的新街鎮到老勐有直達的車,一般都是坐滿了人才開,車程約兩個小時。
住宿
老勐鄉有數家旅社,雙人間價格在40元左右,干凈整潔,有獨立洗手間。最好星期六晚上就住在這里,第二天可以早點去農貿市場,老勐的街子到中午就接近散場了。
提醒
有些少數民族婦女不喜歡被拍照,事先做好善意的溝通是最好的辦法。若對方堅持不肯,請尊重她們的生活習慣。
農貿市場少數民族集中擺攤的攤位,賣的多是自家產的農產品,到老勐之后,可事先找一家可以接受自帶食材的飯館,這樣在街子上看到什么新鮮有趣又想嘗嘗味道的農產品,就可以不留遺憾地買下來。

其他
周邊還有一些風情各異的街子天,有時間不妨去看看。
遍布在云南各地的街子天,有著固定的開街日期,日期多由民間約定俗成或規定沿襲而來。一般而言,街子天以十二屬相來定日子的最為常見。有的街子是12天兩個,比如逢鼠、馬日有街,有的街子是12天三個,或逢兔、羊、豬日有街等。哪一天是什么屬相,舊式的萬年歷上有。更簡單的辦法是從網上找一個萬年歷,鼠標放到哪天,便可彈出那天是什么屬相。
元陽縣牛角寨鄉:虎/馬/狗日開街。牛角寨鄉居住著哈尼、彝、傣、壯等少數民族,以哈尼族居多,與老勐以及綠春常見的哈尼族屬不同支系,服飾差異明顯。建議從元陽新街鎮包車前往,當天返回,途中有一些漂亮的梯田可停車拍照。綠春縣城:鼠/馬日開街。綠春哈尼族人口占絕對多數。街子天上有不同支系的哈尼族,彝族的服飾也和老勐以及
牛角寨
鄉見到的大不相同??蓮睦羡伦嘬嚽巴?,車程在兩小時左右。
金平縣城:鼠/馬日開街。街子天上,紅頭瑤們頭頂那鮮艷的尖尖小紅帽猶如一面面小紅旗飄動著,讓人印象深刻。可從老勐坐班車前往,也可從元陽新街鎮直接前往,需留出一個白天的時間用來坐車。
金平縣勐拉鄉:猴/虎日開街。勐拉距離金平縣城(位于金河鎮)較近,可從金平坐班車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