鱷首,因其相兇,而讓人畏懼。我對比了兩張圖片,頤和園東宮門內(nèi)仁壽殿前銅龍龍頭、故宮的龍頭排水口造型,都與鱷首近似。七八十年前,考古專家衛(wèi)聚賢就認(rèn)為中國古代的龍的原型是鱷魚。
某日駕車來到位于廣州番禺大石西部的石北大道、距廣州市中心三公里的鱷魚公園,才算真正領(lǐng)略到鱷魚的真面目。“鱷是不是無惡不作? ”我顫顫抖抖地問鱷魚公園的“鱷魚釗”。

凌駕于萬鱷之上的“鱷魚釗”用力揭開鱷魚頭的上腭和下腭,道出了真相:“憑借鋒利的牙齒、靈敏的動作以及長達(dá)一小時的潛水能力,鱷魚是很多動物眼中恐怖和死亡的代名詞。而鱷魚最具殺傷力的武器就是它上下腭驚人的咬合力。人的咬合力是80公斤左右,獅子的咬合力可以達(dá)到400公斤,而一條成年鱷魚的咬合力是獅子的四倍,一口咬下去可以把一個豬頭咬碎。腭魚最致命的攻擊,就是上下腭合攏的一剎那……”
咬了獵物之后的鱷魚,下一個動作就得利用舌頭、咽喉及鱷頭的肌肉運動來吞咽獵物。看著被砍下的鱷魚頭,我心中暗喜:“你這鱷魚頭那么兇猛,最嫩滑的是哪個部位呢? 鱷舌、鱷腮幫子肉?”“鱷魚釗”早已猜透了我的心思,吩咐廚師先把鱷舌切片。但見鱷舌片,雪白雪白,橫切面凹凹凸凸,夾起來卻軟軟滑滑的。誰知用沙姜粒、洋蔥片、圓椒片等佐料爆炒出來的鱷舌片幼嫩無比。我狂吃七八片之后,覺得它雖有肥嫩之感,卻無油膩滯喉的消極反應(yīng)。再看菜價,一碟“沙姜爆鱷舌片”才賣53元,一條15歲大的成年鱷才切剖出屈指可數(shù)的幾件鱷舌片,真是超值。
因為心里焦急,趕著體驗鱷舌片的口感,竟忘了品評最先捧上來的“川貝燉鱷皮鱷肉”。八元一盅,鱷皮鱷肉有三四件。其實,鱷魚公園在挑選鱷魚肉做燉品還是有些講究的,專門挑選“皮、肉、軟骨”三合一的鱷魚部位,為的是豐富食客的口感,鱷皮與鱷軟骨的骨膠原蛋白又可以保養(yǎng)食客的肌膚。還有一道鱷魚腸也脆嫩無比,常躲在“鐵板啫鱷魚雜”里,美味實在不容錯過。
“鱷魚好吃是好吃,可販賣和宰殺鱷魚是否違法?”我誠惶誠恐。
在廣州鱷魚公園飼養(yǎng)管理十萬條鱷魚長達(dá)20年的“鱷魚釗”何展釗取出了兩份公文:一份出自林業(yè)部門;一份出自水產(chǎn)部門。他說:“包括人工養(yǎng)殖的在內(nèi),鱷魚是保護(hù)動物,不可肆意宰殺。但在一定的條件下,鱷魚也可以是合法的經(jīng)濟(jì)動物。就拿我們公園來說,林業(yè)部門和水產(chǎn)部門每年都在監(jiān)管我們的鱷魚繁殖和宰殺情況,宰殺必須是科學(xué)的、無損于鱷魚這一物種的保護(hù)。為了平衡鱷魚的數(shù)量,那些15歲以上的中年鱷魚才有可能成為‘不幸者’,而這時的鱷魚也具備了營養(yǎng)和醫(yī)用價值。”
很多人見了鱷魚不會把它與龍相提并論。甚至一些近代的食家也認(rèn)為“龍肉”是爬行的蛇類動物,從沒探究過“龍肉與鱷魚肉”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廣州人若厭食,便自嘲一番:“食龍肉都無味……”可見,“龍肉”在廣州人的心目中是何等的美味,它是廣州嘴饞百姓胃口的標(biāo)桿。只是,這“龍肉”放在桌上是“蛇肉”還是“鱷魚肉”?眾人需仔細(xì)品嘗,方得出“龍肉”的歸屬之處。論珍肴的“幼、嫩、鮮”,我毅然投了“龍肉就是鱷魚肉”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