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瑞恩·穆尼奧(Ryan T.Muneio)跟他父母一起開車去看密歇根州立大學的足球比賽時,他注意到一個帶有明顯的美國銀行標志的大帳篷。帳篷里銀行的工作人員正向那些申請信用卡和其他銀行產品的人免費贈送T恤衫和別的一些商品。
“他們干得不錯,”穆尼奧說,他今年21歲,正在密歇根州立大學上大三,他對銀行的這個策略評價很高,“廣告做得很足。”
坐地分紅
美國銀行和這所大學的關系遠遠超出體育賽事的營銷,他們之間簽訂了一個長達7年、價值840萬美元的合同,該合同賦予了銀行獲取該校學生姓名和地址,并使用該校標志的權利。申請該行信用卡的學生越多,校方的獲利也越多。在特定情況下,如果學生信用卡有欠款時,密歇根州立大學甚至可以坐收更多的錢。
數以百計的院校與銀行這一貸方簽有類似的合同。但在當今學生債務,以及整個消費群體債務,這一問題日益得到關注的背景下,這樣的安排已經聽到了警鐘之聲,一些學生社團業也已開始出擊抗議。
這樣的關系讓人不禁聯想起那些兩年前被曝光的學生貸款公司和大學之間的丑聞。在那些丑聞里,某些貸方甚至提供鼓勵機制,誘導校方引導更多的潛在學生前來借款。
密歇根州立大學學生報紙的編輯在去年秋天這樣寫道:“當學校在(信用卡)每筆交易中都能得到一些分成之利時,有人出來質疑學校為什么還鼓勵學生負責任地消費時就不足為奇了。”
在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學生們曾于去年春天在校園里擺講桌,提醒學生負債的危險,并敦促他們支持限制銀行在校園內的營銷活動。
這些具體條款各有差異但通常都涉及到銀行付款給同意提供學生名單的校方或校友會的合同,在華盛頓也飽受詬議。
“和銀行分享學生的信啟,這真的太荒謬了,”曾在去年6月監督一起校園信用卡營銷聽證會的紐約民主黨代表卡羅琳·馬隆尼(Carolyn B.Maloney)在最近的一次采訪中這樣表示,“這應該是違法的。”
飲鴆止渴
大學校園是美國年輕人第一次接觸到信用卡并擁有透支可能性的地方,花費透支過度如今是全美國都面臨著的問題。對于銀行來說,和校方的這種關系是一個極佳的營銷機會,對于高校來說,在當前財政支持吃緊的情況下,和銀行的如此合作也是一大利潤的來源。而對學生而言呢,這可以幫助他們支付一些賬單,購起物來也更加瀟灑。
但是,在校時發生的債務在畢業時會成為嚴重的負擔,尤其是在當前就業機會很少的經濟衰退時期。 總部位于華盛頓的美國公共利益研究組曾對1500多名大學生進行過調查研究,發現三分之二的學生擁有至少一張信用卡,大四學生平均信用卡負債為2623美金。
大學官員表示,校方同發卡行的協議符合法律規定,并為其帶來了寶貴的收入。
“這些收入為獎學金和其他項目提供了資金,”特里·利弗莫爾(Terry R.Livermore)說道,他是密歇根州立大學的許可證負責人。他表示該計劃主要著眼于已畢業的校友,在將來同銀行關于信用卡簽約合同中不會再有分享學生信息這一條款。“在校學生在整個計劃中其實只占了極小的一部分。”
詹妮弗·霍斯曼(Jennifer Holsman)是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校友會執行主任,她表示該協會將盡力教導學生學會負責任地使用信用卡。“我們同美國銀行密切合作,舉行教育研討會,以讓學生了解如何還清信用卡,如何不欠款等這方面的信息。”她說。
作為信用卡發行方的銀行說,他們也試著引導學生負責任地用卡,并表示他們針對校園發行的信用卡比針對畢業校友發的信用卡限制性條款要多得多。
“本科生的信用額度上限為2500美金,”美國銀行的女新聞發言人貝蒂·瑞斯(Betty Riess)這樣表示,“我們要采取公平和負責任的貸款方式,因為我們想鋪好基礎以謀求更長期的銀行業務關系。”
瑞斯女士表示,美國銀行與大約700家高校及校友會簽有這樣的合作協議,這也使該銀行成為全美最大的校園聯名信用卡機構之一。她還說,在此協定之下,僅有2%的開放賬戶屬于在校學生,但同時也表示,無法確認從學生信用卡中賺取的收入占整個項目收入的具體比重。
斯蒂芬妮·賈克布森(Stephanie Jacohaon)是摩根大通的女發言人,她在一封電子郵件中這樣寫道,該行與不到25所高校或校友會有這樣的合同,盡管有些合同賦予銀行獲取和使用學生的名單和地址信息的權利,但銀行從2007年后就沒有這樣做過。
另辟蹊徑
這也許是因為足球比賽為銀行提供了不需要地址信息就可以展開營銷的機會,俄勒岡大學的法律系大二學生阿比蓋爾·莫利娜(Abigail D.Molina),曾在2007年一次足球比賽場外的摩根大通visa信用卡的辦理篷里遞交了申請。作為回報,她收到了一條毯子。
“我主要就是想要這毯子,”這位莫利娜女士表示。她補充說,這是她大學的第二張信用卡。1994年,當她還是一個本科生時,她就在校園擺的一個攤位里申請了第一張信用卡,隨后累積了約3萬美金的欠款,絕大多數都是欠的這張信用卡。2001年她申請了破產。回首往事,她說信用卡申請真的是“令人震驚的容易”,即使是大一新生,得到一張信用卡也是不費吹灰之力。
而本文一開始提到的這位密歇根州立大學的穆尼奧同學這樣說道,他沒去申請美國銀行的信用卡,因為他已經有兩張Visa卡了。“我最不想要的就是另一個需要不斷還款的賬戶。”
許多學生不知道校方和信用卡發卡方之間的這個合同,要不是最近在幾所大學的抗議活動,他們甚至不會對校園內信用卡營銷人員的廣泛存在和他們郵箱里收到的大量申請表提出任何質疑。
有時候合同會有某些保密規定。高校可能會試著遠離是非,指出合同只是存在于校友會和銀行之間。但是,高校會把目前學生的姓名、地址和電話號碼提供給校友會,而校友會則會把這些信息交給銀行方。
《紐約時報》獲得的一些信息表明,在某些情況下,銀行貸方、公立高校及其校友會采取開放檔案要求的方式進行合同副本的查閱檢視。由于《公開檔案法》不約束私立高校,他們就不包括在內。
在寫本報道文章的過程中,記者聯系了一些高校,其中絕大多數都不愿意提供合同中涉及金錢的條款信息——比如說匹茲堡大學,就只承認了確實有這樣的協議,規定雙方需要分享一些數字。
密歇根大學校友會在同美國銀行簽訂的長達11年的合同里獲得了2250萬美金收入的允諾。根據雙方達成的協議,該校友會同意提供學生、校友、教職員工、捐贈者和體育運動賽季門票負責人的姓名及地址這些信息。
“這其中的大部分錢用于發放獎學金,該校友會副主席兼首席財政官杰瑞·西格勒(Jerry Sigler)表示。他不清楚學生是怎么被告知關于該項目情況的。
“學生一般都被告知他們應對這些公開索取檔案的要求時,可以選擇不讓自己的信息公開地顯示在目錄簿或直接被提供,”西格勒先生補充道,“但是具體到這個信用卡項目,我就不是很清楚了。”
根據協議,密歇根州立大學一年可獲得120萬美金,7年則被允諾絕對超過840萬美金。該合同規定,若每開一賬戶并保持使用至少超過90天,校方可分獲1美元提成,若每卡持有者付了年費,校方可分獲3美元提成,每筆刷卡零售交易校方更可坐收交易金額的0.5%。
對于那些不收年費的信用卡,只要持卡人在開卡后的第12個月月底存在欠款,銀行就付給校方每卡3美元,這樣的規定似乎給了校方鼓勵其持卡的學生陷入債務的激勵機制。
保密協定
但有少數幾所學校已出臺相關規定,禁止公開學生的聯系信息。
鮑爾州立大學的校友會,和摩根大通銀行簽有合同,但它不給銀行方提供其學生的信息,該校友會的執行主任希普雷(Ed Shipley)表示,“我們的營銷對象是那些已畢業的校友,因為這才是我們的宗旨所在。”他說道。但是,他們允許摩根大通銀行在學校開展體育賽事時前來設攤推銷信用卡。
據俄勒岡大學新聞發言人朱莉·布朗(Julie Brown)表示,俄勒岡大學的校友會與摩根大通銀行間也簽有信用卡營銷的合同,但隨著學生債務問題日益得到關注,該校友會停止再向銀行提供其學生地址信息。不過學校還是允許銀行在校園舉辦體育賽事期間擺攤進行信用卡的推銷。
一些研究表明,學生使用信用卡的頻率也許正在變少,逐漸轉而多用借記卡了。據位于新澤西州瑞奇伍德市一個學生監控公司去年春天的調查顯示,59%的本科生擁有借記卡,相比2000年時的51%比例有所上升。
但是大學與銀行在學生借記卡方面也會有安排合作,這或許又會產生一些和信用卡交易事件類似的問題。
比如在新墨西哥州州立大學,如果學生想把他們校園一卡通轉換成借記卡,他們可以選擇在富國銀行開立銀行賬戶。
“這賬戶不是強制性的,”該校輔助服務的助理副主任安吉麗娜·斯隆貝里(Angela Throneberry)表示,“不過,每開一戶時校方和銀行間是會有一些收入上的分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