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雞腳草、金雞尾、井欄草、五指草。
【植物特性】喜生長在蔭蔽、濕潤、溫暖處。鳳尾草無地上莖,葉叢生。葉柄細長,無毛;葉片對生或近生,長線形。高30~50厘米,葉分成5~7片小葉,寬1~2厘米,呈短、長帶形,邊緣有小鋸齒,葉片兩側波狀皺曲。夏季葉背面邊緣下生孢子囊群,呈帶狀,產生孢子。
【采集時間】夏至至大暑。
【用藥部位】干燥全草。洗凈,鮮用或曬干用,
【性能】淡、微苦,性涼;清熱利濕,涼血解毒。
【功能主治】用于痢疾、泌尿系感染、感冒發燒、咽喉腫痛等。
【驗方】
1 治療急性細菌性痢痰:成人每天取全草25~30克(最多可用100克,小兒用量酌減),加水200~250毫升。煎至約100毫升。加白糖分3次口服。一般2~7天內退熱,腹痛、里急后重消失,大便恢復正常。
2 治療傳染性肝炎:取鮮鳳尾草煎成濃汁,服時加白糖。成人每天100~150毫升。分2~3次服,連服1周。同時輔以維生素B1、維生素C。也可用鮮鳳尾草60克搗汁服,每天3劑,5天為一療程。
3 治療燒傷:用鳳尾草焙干研末,麻油調敷。
4 治療泌尿系炎癥:鮮鳳尾草60~120克,水煎服。
5 治療白帶、五淋白濁:鳳尾草6~9克,加車前草、白雞冠花各9克,匾蓄、貫眾各15克,同煎服。
6 治療崩漏:鳳尾草30克。切碎,用水和水酒各半煎服。
7 治療大便下血:鳳尾草21~30克,同豬大腸燉熟,去渣,食腸及湯。
8 治療鼻血衄:鳳尾草21~30克,海帶30克(洗凈),水煎服。
9 治療咽喉腫痛:鮮鳳尾草15克,洗凈,煎湯,沖紅糖少許。每天服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