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專家講,近年來,由于長期睡姿、坐姿不良及常穿高跟鞋等,骨刺出現年輕化趨勢。
年輕人發病有增高趨勢
骨質增生通常又形象地叫“骨刺”、“骨贅”等。骨刺是骨質增生的一種叫法,形狀像刺,在膝關節、足跟都可表現為刺狀增生。有資料顯示,50歲左右的人骨刺發生率為85%,60~80歲的人為98%,骨刺的發生率與人的年齡成正比,年齡越大骨刺的發生率越高。
近年,由于長期保持不良姿勢和穿高跟鞋等,容易導致頸椎骨質增生癥,而常期穿高跟鞋、仰睡時枕頭過高或長期趴睡,日子久了,都會引起脊椎骨刺。而青少年不注意坐立的姿勢是否正確。運動少,加上長期攝取的含鈣食物又少,也易造成頸部酸痛而產生骨質增生現象、
患者一旦頸椎神經受骨刺壓迫,除了頸部酸痛、活動受限外,肩膀、手臂及手指也會覺得酸痛、麻木,嚴重時甚至會造成肌肉萎縮、臂力減退等情況,有些患者頸部的血管甚至因受壓迫而引起腦缺氧,出現頭暈、頭痛等現象。伴隨骨質增生癥狀的出現,病人的生活質量明顯下降。
五種方法預防骨刺
1 避免長期劇烈運動。長期劇烈運動可使骨骼、關節周圍的肌肉、韌帶、關節囊遭到過度牽拉、出血、血腫機化、鈣質沉著,易導致骨質增生,這是許多運動員老年時往往飽受骨刺折磨的原因。
2 采取正確姿勢。人體骨骼的排列與其所承受的應力是一致的,長期采取不正確姿勢進行工作和學習,如過度低頭看書、彎腰拾物等使骨骼的受力長期不均,就容易產生新的骨質骨刺,這也是頸椎病的發病機理之一。因此,人們應多注意自己的姿勢,如需要長期伏案工作,可選用一個略有傾斜的桌面,以減少頸部過度彎曲,也別讓頸部只固定在某個方向,最好每半小時就放松一下頸部肌肉,做些伸展動作或頸部運動,以減輕脖子承受的壓力。
3 適當的體育鍛煉。預防骨質增生的有效方法之一是適當活動,特別是關節的正確運動,可以增加關節腔內的負壓,有利于關節液向關節軟骨的滲透,減輕關節軟骨的退變,從而減輕或預防骨刺的發生。
4 增加鈣質吸收。隨著年齡的增長骨吸收大于骨形成,特別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會逐漸發生骨質疏松和骨質增生。通過補鈣,增加鈣質的吸收,能達到既防治骨質增生又防治骨質疏松的目的。
5 適當控制體重,控制體重可以減輕關節上的過大壓力。如果關節附近發生骨折必須手術治療,應盡量復位,防止后期的骨質增生和創傷性關節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