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路口,當你不知方向時,需要仙人指路。留學,考研,就業(yè)?就業(yè),離職,創(chuàng)業(yè)?我們的一生不知道面臨多少此類重大抉擇,而每次抉擇時,我們是多么需要一個值得信賴的人在旁邊默默傾聽、細細分析,對各種選擇的利弊進行剖析比較,最后幫你做出一個最符合你個人的重大選擇啊!
老俞的肯定
拙作《仙人指路》的出版商要再版這本書,出版公司讓我寫篇再版前言。這不禁讓我忽然想起《仙人指路》當初出版后的一個細節(jié)。
本書的第一篇文章是《給母親的禮物》,我自己很喜歡這篇文章,因為它真實地記述了我在人生最艱難的時刻對母親表達的赤子之愛。俞敏洪讀完之后,說文章很好。老俞一直很喜歡我的文章,曾經(jīng)給我的幾本書作過序言和點評,這次我以為他又是客氣和鼓勵而已,沒想到他接著說:“我太太看完你的文章也非常感動,說對小平有了新的認識!”
哇,我的文章能夠讓一位相知幾十年的老朋友對我有了“新的認識”,我那“玉潔冰清”(芙蓉姐姐語)的美麗心靈得到老朋友的再次發(fā)現(xiàn)和嶄新認識,這不是偉大成就是什么?!
我沒有問老俞和他太太為什么特別喜歡這篇文章。我不問也知道。這篇文章講述的是兒子在陷入奮斗困境的情境下對母親的孝心。作為著名孝子的俞敏洪,焉能沒有同感?世界上只有孝子,而沒有富有或貧窮的孝子;世界上只有愛,而沒有成功者的愛或失敗者的愛。在逆境和困境中依然能夠勇敢而執(zhí)著表達這種愛的人,就是最值得被愛、最有力量的人。我這篇文章傳遞的這個理念,被一貫提倡在絕境中奮斗的老俞認同與贊揚,是理所當然的。
老俞的肯定,特別是他轉(zhuǎn)述的他太太對我的夸獎,讓我開心了好幾天。
老包的贊揚
《仙人指路》“遭遇”的另外一次難忘的贊美來自和我同樣親密的老友包凡一。包凡一是新東方的創(chuàng)業(yè)元老之一,我們至今還幾乎天天在一起。《仙人指路》出版后,他好幾次見我都夸獎書中《把命運交給陌生人》這篇文章寫得好。
《把命運交給陌生人》說的是我當年參加中央音樂學院考試的事情。當時參加完初試后,我把看復試榜的任務交給了一位和我具有競爭關(guān)系的考生。而正是這位考生秉著無私之心及時發(fā)出的電報成就了我上大學的機會。他的名字叫王次炤,后來成為我的大學同學,現(xiàn)任中央音樂學院院長。
我明知故問地向包凡一打聽:
“這篇文章有什么值得你這樣三番五次地推崇的?”
老包說:“信任人的能力,是一種非凡的能力,成功者都具備這種素質(zhì)。你的文章強調(diào)信任他人的價值,能夠促使人們通過學會信任他人而獲得成功,所以值得推薦。”
老包是我尊敬的思想者、哲學家。他這么一說,我就立即陷入更深的自戀。我寫作有個習慣,東西寫出來之后,因為怕自己失望,基本不再閱讀。但我還有一個習慣,每當聽到朋友的夸獎,我就會把被夸獎的文字拿來欣賞一遍,邊讀邊感受朋友所說的杰出之處,從中獲得極大的樂趣和驕傲。
其實當時老包說這些話的時候,我并沒有真正意識到“信任人”的能力到底有多么重要,直到有一天一位遠方的女士在電話中找我咨詢——我從來沒有見過她,估計今生見到她的機會也很渺茫,我甚至不知道她的名字。但她在好不容易接通我的電話之后,卻花了很長時間要我保證不把她的事情說出去。我恨不得要賭咒發(fā)誓,卻依然不能獲得她的信任。用腳后跟想一想也可以知道:一生做咨詢的我老人家,怎么會傷害一個向我求助的陌生女人?我從何去傷害她?我立即意識到:這樣的人在生活中肯定會讓身邊的人陷入巨大的困境。她既是缺乏信任的受害者,又是制造不信任的“加害者”。這樣的人,生活固然可悲,但她會給別人的生活帶來更多可悲……
老包深邃的分析,加上我自己的此類經(jīng)歷,讓我好幾次深更半夜把《仙人指路》拿出來,作陌生讀者狀,挑燈夜讀。
期待王強的評價
《仙人指路》這本文集給我自己帶來了很多快樂,也給我最親密的朋友俞敏洪、俞敏洪太太、包凡一(包凡一太太?不確定)以及廣大讀者也帶來了很多快樂。
不過為我點評過幾本書的王強兄還沒有和我談過《仙人指路》。他推薦過此書,但具體評價不得而知。這也難怪。每次見到王強,我都迫不及待地要他講他研讀柏拉圖、亞里士多德、蘇格拉底等人經(jīng)典著作的心得。我知道,他正在“從古希臘羅馬開始,順著年代讀過來,徹底梳理人類文明史上最重要的人文典籍”——我的著作初版于2006年,要等到他“梳理”到我的作品,估計起碼還要再等兩千年……
我愿意等!
首發(fā)式上的咨詢
我想再講述一件《仙人指路》首發(fā)式上發(fā)生的事。這件事和我最普通的學生、讀者直接相關(guān)。
首發(fā)式在中關(guān)村圖書大廈會議廳舉辦,當天來了兩百多人。人群中,有一位美女自始至終曖昧地看著我,似有難言衷曲要向我傾吐、對我表白,很令我心動。
首發(fā)式之后,她向我款款走來。我想:難道奇跡就要發(fā)生?
但事實和我幻想的并不一樣。這是多年前向我咨詢過的一位學生。當年,被盲目出國的沖動煎熬得走投無路、幾次三番要中斷學業(yè)出國的她,在我三番五次的勸說下,克服了自己的盲目和狂熱,欣然留在國內(nèi)工作。在積累了三年寶貴的中國經(jīng)驗之后,去美國讀了個碩士,然后回到上海,現(xiàn)在在一家跨國企業(yè)任職,年薪33萬。
她專程從上海飛來北京找我,是因為她面臨一個新的選擇:一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邀請她加盟,給她的工資和股權(quán)加起來是現(xiàn)在工資的兩倍多。但這家公司并非她喜歡的那種五百強,只是一家新崛起的中國企業(yè)。所以盡管新公司的待遇很優(yōu)厚,她還是猶豫不決。
我毫不猶豫地告訴她,想都不要想,直接從現(xiàn)在的五百強公司辭職,加盟這家如日中天的中國公司。想想新浪、搜狐、百度、新東方、阿里巴巴……十年前這些公司要么還沒有誕生,要么就是一個破個體戶。但十年一覺“京華夢”,贏得“天下英豪名”,中國有太多這樣從“小”到“大”的公司,其中產(chǎn)生了太多世界一流的成功者!
“這就是中國奇跡,這就是中國機會。你現(xiàn)在就職的這家跨國企業(yè)固然偉大,但你在那里只能是按部就班,聽爺爺講那過去的故事,和爺爺一起變老;而你如果加盟這家公司,那就是千里躍進,為中國唱那春天的贊歌,和神州一起沸騰……”
聽了我的話,這位女生回去立即辭職跳槽。三年下來,她在那里干得很出色,估計她的年收入應該快接近百萬大關(guān)了吧——我不敢多說,因為怕說出來令人難以置信。但在中國,有多少令人難以置信的成功故事天天由這些青年人演繹出來啊!
她要那么多錢干什么用?那是她的錢,那是她的事,那是她的生活,我就管不著了……
我非仙人,卻樂于指點迷津
回溯上文這個故事,其實就是想告訴讀者,為什么我的書名叫《仙人指路》。
十字路口,當你不知方向時,需要仙人指路。留學,考研,就業(yè)?就業(yè),離職,創(chuàng)業(yè)?我們的一生不知道面臨多少此類重大抉擇,而每次抉擇時,我們是多么需要一個值得信賴的人在旁邊默默傾聽、細細分析,對各種選擇的利弊進行剖析比較,最后幫你做出一個最符合你個人的重大選擇啊!
過去十幾年,我在新東方為中國學生做教育咨詢和職業(yè)規(guī)劃,起到的就是這個作用。我并非自比“仙人”,我只是一個“活人”——但我愿意用這個幽默的書名,來說明人生設計的重要性,來強調(diào)價值取向的決定性。
編輯觀察室
人生充滿了太多的選擇和變數(shù),隨之而來的是太多的無奈和無助。當我們迷茫時,當我們彷徨時,我們是多么希望身邊能有一位智者助我們一臂之力,幫我們爬出低谷,走出困境。但是因為空間或時間的關(guān)系,智者對于我們來說常常是遙不可及的。不過,好在他們將智慧寫成了文字,透過他們睿智的言語、跳躍的思維以及對于人生幽默的調(diào)侃,我們看清了生活的本來面目,學會了笑對生活,知道了該如何走上適合自己的路、如何尋找自己光明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