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是指發生在女性上生殖道內的一組感染性疾病,包括子宮內膜炎、輸卵管炎、輸卵管卵巢膿腫和盆腔腹膜炎等。能引起盆腔炎的原因有很多,常見的原因有帶避孕環不當、不注意經期衛生、產后或流產后感染等。中醫將盆腔炎分為熱毒型盆腔炎、濕熱型盆腔炎、濕熱淤滯型盆腔炎、瘀血阻滯型盆腔炎和沖任虛寒型盆腔炎共五類,對不同類型的盆腔炎應使用不同的藥物進行治療。下面就推薦一些可治療盆腔炎的中成藥:
一、熱毒型盆腔炎:熱毒型盆腔炎患者可伴有高熱,寒戰,頭痛,小腹疼痛,白帶量多、呈膿狀、有異味,尿黃,便秘,舌質紅,苔黃和脈滑數或弦數等癥狀。該病患者可選用中成藥野菊花栓進行治療。野菊花栓的主要成分為野菊花,具有清熱解毒、抗菌消炎的功效。該藥的用法為:肛門給藥,每日用1~2次,每次用1粒,連用10日為1個療程。需要注意的是,盆腔炎患者在月經期間應停用該藥。
二、濕熱型盆腔炎:濕熱型盆腔炎患者可伴有低熱,小腹疼痛、有灼熱感,口干,白帶量多、質稠、色黃或赤黃相兼,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等癥狀。該病患者可選用中成藥金雞膠囊進行治療。金雞膠囊的主要成分為金櫻根、雞血藤、千斤拔、功勞木、兩面針和穿心蓮等,具有清熱解毒、健脾除濕和通絡活血的功效。該藥的用法為:每日服3次,每次服4粒(每粒為0.35克),用溫開水送服。
三、濕熱淤滯型盆腔炎:濕熱瘀滯型盆腔炎患者可伴有小腹脹痛、口苦、口干、白帶黃而稠、小便混濁、大便干結、舌黯紅、苔黃或白、脈弦或弦數等癥狀。該病患者可選用中成藥婦寶沖劑進行治療。婦寶沖劑的主要成分為川斷、生地黃、麥冬和延胡索等,具有養陰涼血、清熱止痛的功效。該藥的用法為:每日服2次,每次服20克,用開水沖服。
四、瘀血阻滯型盆腔炎:瘀血阻滯型盆腔炎患者可伴有下腹持續疼痛、經行不暢或經量多有血塊、舌紫黯或有瘀斑瘀點、苔薄、脈沉弦或澀等癥狀。該病患者可選用中成藥婦女痛經丸進行治療。婦女痛經丸的主要成分為五靈脂、蒲黃炭、元胡和丹參等,具有活血化瘀、調經止痛的功效。該藥的用法為:每日服2次,每次服9克,用溫開水送服。
五、沖任虛寒型盆腔炎:沖任虛寒型盆腔炎患者常伴有小腹冷痛(喜暖喜按),白帶量多、色白、質稀,畏寒肢冷,舌質淡,苔薄白和脈沉細等癥狀。該病患者可選用中成藥溫經丸進行治療。溫經丸的主要成分為黨參、黃芪、茯苓、白術、附子、肉桂、干姜、吳茱萸、沉香、郁金和厚樸等,具有養血溫經、散寒止痛的功效。該藥的用法為每日服2次,每次服1丸(9克),用溫開水送服。■
本欄目編輯/舒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