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食癥是一種兒科的常見病癥。該癥可使小兒的體重下降、營養不良、注意力渙散,甚至會使其生長發育受到明顯的影響。造成小兒厭食的原因很多。家長給小兒過量地喂服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是引起該病最常見的原因。據統計,有72%左右的厭食癥患兒都是由于營養過剩,脾虛積食,體內出現濕邪而引發該病的。此類患兒可連續兩個月以上出現食欲不佳或不思飲食、體重減輕、舌苔膩、口臭、煩躁、脘腹脹滿、大便不正常等癥狀。臨床實踐證明,用針刺四縫穴的方法治療此類厭食癥有非常好的療效。有些患兒在實施此療法的1~2天后就會變得食欲旺盛。
四縫穴位于第二、三、四、五指掌面,第一指節(由掌心數起)與第二指節相連的橫紋中央露出白色皮膚的地方,每只手有4個四縫穴(如上圖所示)。醫生可用酒精在患兒四縫穴的位置進行消毒,再用毫針刺入該穴位0.1~0.2寸。針刺四縫穴可起到清熱除煩、通暢百脈、調和臟腑的作用,并能激發胃腸道的消化功能。在針刺該穴后,針眼處若流出了清水樣的液體,說明患兒體內有脾虛生濕的情況,若流出了黃色、黏稠的液體,則說明患兒體內有濕郁化熱阻脾的情況。因此,針刺四縫穴既可起到非常好的治療作用,也可輔助診斷小兒厭食癥的病因。
需要注意的是,1~3歲的厭食癥患兒比較適合用針刺四縫穴法進行治療。年齡稍大一點的該癥患兒可采用中藥敷臍法等外治法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