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片公司“不忠”
上世紀90年代,內地流行音樂的全新起步促成了一大批唱片公司的興起,在內地主流的唱片公司中,無論是國有的還是民營的唱片公司都各有專長。紅星做搖滾出名、大地做民謠起家、星工場主要做流行音樂等。由于那時的唱片公司規模都不大,基本是以自己的唱片銷量為最主要的盈利點,雖然也有盜版,但是對行業的整體沖擊并不是很大,唱片公司的經營狀況和獨立生存空間也都不錯。
從1997年到1999年,內地唱片公司經歷了3年的隆冬時節。高曉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盜版和自費歌手兩頭夾擊,幾乎把整個行業給毀了”接踵而來的是五大唱片公司(BMG、環璩,索尼、百代、華納)進軍中國,更是給本來岌岌可危的內地唱片市場雪上加霜。五大唱片公司采用的是全新的國際經營模式,收購內地一些小的、但有實力和發展前景的唱片公司。
當時很多音樂制作公司如果不爭取被國際大公司收購的話,可能就失去了與其他較大唱片公司競爭的支撐力量。太麥(“太合麥田”簡稱,的副總裁詹華對記者說:“當時因為麥田有補樹,并且牮納也看重了內地校園音樂逸一塊兒的市場,所以華納注資麥田,在2000年2月兩家公司正式簽約成立了華納·麥田?!?/p>
太麥副總裁詹華對記者說:“小的唱片公司想要做大,如果沒有較大資金的合作基本是不太可能的,但是變成了有國際背景的公司以后,就能夠出更多的唱片,也會吸收更多的藝人進來,麥田就是這樣一步步走過來的?!?004年,詹華走進麥田的時候,麥田又華納分道揚鐮,而與太合公司合作成立了全新的太合麥田音樂公司。對于麥田這次改嫁太合,用詹華的話來說:“麥田成就了一個從獨立的音樂制作公司到依附于大的國際公司,再到一個全新的太合麥田,可以說是幾年來麥田的全新變化?!?/p>
2004年的唱片業還有一聲不小的隆雷——那就是華誼兄弟與戰國音樂的聯姻。成功發掘了羽泉組合的戰國音樂,要想在岌岌可危的唱片業中生存下去,也必須靠樹乘涼。與牮誼兄弟聯姻成立的華誼兄弟唱片公司在當時并不景氣的內地唱片業來說,無疑是一次不小的震動。
當時任華誼兄弟音樂公司總經理的王申磊,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唱片市場的現狀并沒有這么悲觀?!逼鋵?,王中磊早已有了自己的算盤:“華誼旗下藝人經紀公司的四十位多位簽約藝人,都將有可能向歌壇發展,目前已經計劃為李冰冰、楊若羲等藝人錄制單曲,而由羽泉、黃征、佟大為、李冰冰、夏雨、任泉等共同演唱的歌曲《奇跡》則是華誼音樂成立后的首部作品?!?/p>
正是因為在唱片業發展和轉型的不同階段,唱片公司以“聯姻”、“改嫁”的方式迎接了一定的“資本注入”才能一直堅守至今。如今像麥田、華誼兄弟等曾經遭遇聯姻與改嫁的很多唱片公司都生存了下來,有的還獲得了風投的支持,實屬他們“不忠”的成果。
唱片業棄“舊業”
近年來,互聯網下載讓傳統唱片業集體走向衰退,這比十幾年前的唱片盜版對整體唱片業的打擊更加巨大。很多在90年代走紅的一些唱片公司,比如紅星、星工場等都已經倒下去了,生存下來的唱片公司也是靠資本注入策略活下來,但是要發展,光靠有國際背景的大公司支持是完全不夠的。
進入新世紀,很多唱片公司開始嘗試新的轉變,數字化轉型和裁員成了那幾年生存下來的內地所有唱片公司的共同舉措。太麥副總裁詹華對記者說;“其實音樂公司的核心價值是版權和藝人,有好的藝人和好作品的版權,音樂公司就有發展,唱片只是一個載體。至于版權怎么換錢?最早是黑膠、后來是卡帶、再后來是CD,現在變成數字格式了d只要作品的版權在我這里,我就有可能生存?!?/p>
版權保護在中國還處在一個待發展的階段,由于中國的版權保護制度和法律都不很完善,所以給整個唱片業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障礙。所有的唱片公司無一例外地_直在呼吁版權保護。
于是唱片公司面臨著傳統唱片萎縮,急需尋找新的盈利模式;唱片公司銷量下降,向數字化轉型獲得盈利這兩方面的難題。太麥副總裁詹牮對記者說:“我剛入行的時候,只要唱片公司有幾個有影響力的藝人,就能生活得很好了。1996年左右,那時候鄭鈞、田震、樸樹等好多藝人,輕輕松松就能賣1D0多萬張,而上百的銷量支撐一個小的音樂公司是絕對沒有問題的。但現在唱片一般平均只賣個幾千張,和以前相比是一個什么概念?即使像李宇春這樣的藝人就是能買到二、三十萬的樣子,但是制作成本跟以前相比也不一樣了。”
互聯網和唱片公司從一開始相處得就不是非常融洽,傳統唱片公司的飯碗被互聯網不留情面地搶奪,盜版下載使得多數唱片公司手足無措。詹華說:“在互聯網時代到來之前,即使有CD的盜版——比如上世紀90年代,當時號稱有90%的盜版,即使光是那10%我們也能賣一百萬到g萬張唱片?!被ヂ摼W的風行讓傳統唱片業的銷售渠道斃命,想要生存,就必須轉型。
1999年到2003年,在面臨互聯網下截使得唱片業集體走向衰退的情況下,滾石內部做了大量的討論,其中所作出的重大轉變之一就是——首先是轉型成為一個數字化的公司。緊接著在2000年滾石公司就成立了滾石移動,并將滾石唱片的數字版權給了它。
數字音樂這個領域,傳統唱片公司也沒有多少有盈利空間,整體唱片業都是相對弱勢的。詹華對記者說:“比如說中國移動現在壟斷了彩鈴的渠道,如果你想要賣出你制作的數字音樂彩鈴,只能是移動這個壟斷者說了算,即使人家給出的價格低,我們也必須往外賣?!边@聽起來更像一個做好了東西但沒地方賣的買賣。唱片公司就像那個“伐薪燒炭”艱苦耕耘卻只換來微薄回報的“賣炭翁”。目前太麥和移動、聯通雖然都有業務往來,卻也都處于“伐薪燒炭”的困境中。
以太麥為例,數字音樂目前仍是公司的主要盈利點之一。根據詹華的介紹,在傳統唱片銷售萎縮之后,數字音樂的盈利在逐年上升。詹華說:“傳統唱片銷量從1996年麥田音樂制作公司剛成立時的差不多100%的盈利,到2004太麥成立時的每年的1/3,逐年下降到1/4,然后是1/5……到現在大概占到公司盈利總量的1/8到1/10之間。但是數字音樂這一塊兒現在是太麥的主要盈利方面,大概每年至少占到公司盈利總收入的1/3?!?/p>
從傳統唱片盈利到數字音樂盈利的轉型,唱片公司開始不務正業起來。
唱片公司“曲線救國”
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音樂公司只從單方面渠道獲利是難以想象的。2006年,新生代市場監測機構CMMS數據顯示,看電視、上網、聽音樂、唱卡拉OK,聽音樂會等娛樂方式構成了中國人的立體娛樂空間。娛樂整合營銷從而成為很多音樂公司拓展和開發的項目。詹華對記者說:“麥田和華納合作的時候,宋柯就開始這方面的嘗試了。公司曾嘗試過為摩托羅拉、QQ、統一等一些品牌做一些他們需要的營銷活動,像圍繞品牌的藝人代言、藝人演出和商業活動等。這方面大概現在能占到公司收入的三分之一?!?/p>
“縱貫線”的經紀人黃靜波在接受采訪時說:“音樂產業過去的這10年,內容制作越來越低齡化,大家幾乎都是在為12歲到20歲的年輕人做音樂,基本上都是偶像?!碑斎粚τ诔N售來說,這并不是一個擁有強大消費能力的人群,但是對很多品牌來說,這卻是一個他們更關注的年輕人市場。于是偶像為產品代言成了音樂公司開拓的新方面,現在挑起了承擔太麥主要盈利的大梁。
詹華對記者說:“這就像為什么可口可樂、百事可樂、蒙牛和伊利要請那么多代言人‘輪番轟炸’一樣,他們愿意利用一些明星資源和娛樂資源來擴大自己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當然除了明星代言以外還有很多其他不同的方式,例如今年蒙牛要做一個五場的全國巡演,但是對于蒙牛單方面來說可能不是很好操作的。因為它畢竟不是做音樂制作和演出的公司,所以他們就會請專業的音樂公司和演出公司來做這方面的事。像這樣的整合營銷活動現在太麥也比較多?!睂嶋H上,策劃和執行這方面的內容,唱片公司看上去更像一個公關公司,只不過他們的業務偏重的音樂和娛樂元素更多,而真正的公關公司,在音樂和娛樂這方面的專業性稍弱。
“樸樹與windows合作的《沖出你的窗口》廣告歌,還有樸樹跟豐田的廣告歌,以及達達樂隊給MM豆做的活動等,都是這項合作。”詹華對記者說。在唱片銷售不景氣,移動強勢的情況下'類似的娛樂整合營銷也成為很多唱片公司的關注重點之一。
簽下了藝人的經濟臺約后,藝人在各種商業演出和商業活動中的分成也成為唱片公司主要的盈利內容之一。詹華對記者說“像有一些大型的商業演出,可以說每年在全國二、三線城市的演出量是很大的,這樣我們的藝人就可以跟著走。這方面在公司最近幾年的盈利中一直占得比例就比較大,每年基本上能占到三分之一左右。走穴”不僅成為藝人擴大知名度的好途徑,也成為了音樂公司得以盈利的好方面。
像海蝶唱片公司、北京唱片公司等很多唱片公司開始了類似的營銷模式。如今五大唱片在中國的割據狀態漸漸被打破,絕大一批民營唱片公司異軍突起。相對于大的唱片公司,他們更能審時適度、更能迎合市場。橙天娛樂的工作人員向記者透漏:“我們公司更偏重傳統音樂營銷這一塊兒?!边@在如今的唱片業中已經極為罕見的了。因為橙天娛樂主要是以影視打頭炮,他們有很強的經濟實力支撐唱片業這一塊兒。而海蝶音樂就沒有這么幸運了,從音樂制作到企劃包裝再到宣傳。發行,實現了“產、供、銷”一體化;北京唱片公司也是走集音樂產品的策劃、制作、發行、藝人經紀、版權經營等項目為一體的專業娛樂整臺營銷路線。
從開始單單依靠藝人的唱片發行量的版稅獲利;到轉型數字音樂,與移動、聯通合作占取彩鈴業務;再到全面的與品牌合作為品牌做娛樂整合營銷;再到簽約藝人,獲得藝人演出分成……唱片公司在不斷變換和開拓著自己的經營模式和經營內容,在目前音樂產業鏈的任何一個環節中都能找到唱片公司留下的一筆,或許,“不務正業”才是現在整個唱片行業的生存之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