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壺”宋雙才最近特別高興,因為他珍愛的藏品紫砂壺‘燒開”了。
“從2003年到現在,保守地說,紫砂壺的價格平均有8到12倍的增長。舉一個例子:且不說大名頭的藝人,2003年一個助理工藝師的壺賣800元人民幣,現在已經漲到了10000至30000元人民幣。”紫砂壺收藏家宋雙才坦言。
拍賣燒開紫砂壺
2008年11月24日,上海工美秋季藝術品拍賣會的現場被人群圍得水泄不通,一把唐云生前收藏的顧景舟制、吳湖帆繪的紫砂壺吸引來了海內外的眾多買家。幾輪激烈地角逐過后,這把壺以318萬元的天價成交。從那時起,藝術品投資界的熱錢就悄然瞄準了紫砂壺。
在紫砂壺收藏界號召力不小、人稱“北京老壺”的收藏家宋雙才最近特別高興,因為他珍愛的藏品紫砂壺“燒開”了宋先生對記者說“零八、零九年,紫砂壺有了一個正規的拍賣平臺,這讓藏家在出讓自己藏品的時候,就開始有了一個正規的途徑。并且,將來會有更多的拍賣公司也會為紫砂壺開辟道路。”
2008年開始,國內幾家大的拍賣公司陸續推出了紫砂壺拍賣專場,嘉德打響了頭一炮,瀚海緊追其后。之前雖然也有拍賣公司在民間征集紫砂壺,進行小范圍的拍賣,但由于檔次不高、真假難辨并沒有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收藏家宋雙才向記者介紹:2008年嘉德的紫砂壺拍品,主要是以當代藝人的作品為主,所有作品都是從作者手中征集,可信度有保障。其次,由于拍品大都是無底價起拍,所以更能反映市場情況,接受市場檢驗,相對真實。
今年5月,中國嘉德春拍中的紫砂壺熱度空前——以紫砂壺為主的紫砂古器專場拍賣“紫泥菁英”,成交率高達83%;與“古壺”相映生輝的是“現當代陶瓷藝術”專場中,20余位現當代制壺名家的42件重量級“新壺”作品閃亮登場。其中,既包括如蔣蓉、周桂珍、何道洪、呂堯臣等工藝美術大師的作品,也包括如裴石民、王寅春、朱可心、顧景舟等老藝人的經典之作。最終,顧景舟的“提壁壺”和“此樂提粱壺”拔得紫砂部分頭籌,均以9L84萬人民幣成交,成為拍賣會上紫砂壺拍品的最大亮點。
藏品中的成長股
前些年的普洱茶熱可以算得上如火如荼,但如今卻已跌倒低谷。由于市場炒作過度,造成雪崩,最后無人為普洱茶買單,導致很多人都掉了進去。紫砂壺是否會像普洱茶一樣走風靡一時最后又無人問津的路嗎?這是很多投資者擔心的問題。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盲目紫砂熱是從臺灣開始的,隨著經濟的滑坡逐漸衰敗。收藏家宋雙才對記者說這次的紫砂熱與上世紀的臺灣熱不同,對文化的訴求成為大背景和根基,隨著茶文化的復蘇、在國學方面的回歸,年輕人的文化程度越來越高,就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紫砂文化。”
此外,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對紫砂壺進行考量,看紫砂壺是否有持續走紅的源動力。
紫砂壺考量現場:
Part1:“燒火丫鬟變長房”
從紫砂壺的起源來看,一般的說法是明代起源,這個時候的飲茶方式發生了改變。傳統的唐代煮茶(讓茶葉與姜等一同煮)、宋代點茶(將茶葉碾成沫狀沖開一同飲下),到了明代的飲茶方式就變成了與現在一樣的沖泡方式。這種變化造成茶具改變——煮茶在廚房、點茶在茶碗、沖泡變成了適合人們廳堂案幾使用的精致器皿。收藏家宋雙才說:“這就像燒火的丫鬟變成了長房丫鬟秋香,成了案幾陳設品中最好器皿的紫砂壺,從文玩方面和精神愉悅方面都提高了它的價值,直至今日。”
由于紫砂壺隔夜不餿,器形變化萬千、既有陶的表里如一又有玉一樣的光鮮潤澤,于是成了文人追捧的文玩物品。經營紫砂壺20多年的收藏家劉天寶也對記者說:“藏品的價值集中體現在文人參與方面,越是文人參與,價值體現越淋漓盡致。”
Part2:代表漢文化程度
紫砂壺收藏家宋雙才對記者說“從代表漢文化傳承方面來看,瓷器在清代又往前發展了而家具基本在明代就已經到了最高峰,但紫砂壺的進步一直延續了下來。”紫砂壺的發展過程與漢文化發展過程的契合緊密。明代漢文的發展已經達到一個高峰,俗話說“大道至簡”,此時的很多家具、文玩大都去繁至簡。但到清代由于外族統治導致繁縟加重,恰恰紫砂壺沒有官窯只有貢品,這就讓明代漢文化所反映出來的巔峰與精華在紫砂壺上有了鮮明的傳承,逃避了其他文化的損害。
Part3:升值空間大
2003年開始進入紫砂壺收藏界的藏家宋雙才先生對紫砂文化研究頗深:“從古至今就有一種說法,紫砂壺使用的時間越長越值錢。我們叫‘養壺’,隨著使用者的使用,壺身表面會形成胞漿,變得潤澤如玉。”文獻講,紫砂壺的創始者明代藝人龔春制作的供春壺,在使用十幾年之后當時市場價位“值金一笏”,而新壺做出來價格往往低于用過、養過的老壺。
收藏者在收藏紫砂壺的過程當中,相當于參加了紫砂壺的進一步創作,宋雙才先生稱此為“玩壺是紫砂壺作品的再創作過程”。從另一個意義上講,一把好壺是由創作者和使用者的藏家共同創作完成的,這種情況在收藏領域中較為罕見。收藏者自己在品茶、把玩、收藏的過程當中,也使紫砂壺得到了增值。這樣即使紫砂壺作者的名氣沒有擴大,在使用者的使用過程當中,如果紫砂壺本身保存完好,養壺如玉,也會得到增值。可以說。紫砂壺是藝術品投資市場中不折不扣的成長股。
Part4:功效強大
紫砂壺是國家第二批通過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它的歷史只有四、五百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由于紫砂壺制作的傳承性非常強,宋雙才先生說:“從古至今,中國藝術品工藝有很多都已經失傳了,有的有斷檔,但紫砂壺制作的工藝保存了下來,像活化石一樣。將來紫砂壺制作的工藝會更豐富,并不會失傳或改變。”
“紫砂壺是一個最開放的文化體系”,收藏家宋雙才對記者說:“我們看到的紫砂壺,很多工藝都能與它發生關系,比如他可以施釉,可以鑲嵌金銀絲、還可以髹漆;它還融匯了書法、繪畫、雕刻;很多文學作品的思想亦能反映在紫砂壺身上,傳統的中國文化大成都能在紫砂壺上體現出來。同時它的外形還變化萬千:瓜果梨桃,飛禽走獸都能通過它表現,所以它的發展一定會越來越廣泛。”除了藏品、紫砂壺還是品茶用品,它陳設裝飾的功效比其他藏品要豐富。無論是王侯將相還是麻衣白丁都可以用,適用范圍也非常廣泛。
投資紫砂壺三部曲
隨著紫砂壺的收藏發展越來越快,很多人開始進入這個領域。收藏家劉天寶對記者說:“現在做壺的人越來越多了,而且大都是電窯燒制,有模有范的仿品非常多,所以在投資紫砂壺的時候除了必須有專業的知識儲備,還要有豐富的市場經驗。最好是有專業的玩家把投資者領進這個領域,否則很容易買到仿品。”宋雙才先生針對這種情況提出了一個循序漸進的投資步驟:也是從紫砂壺收藏菜鳥升級為專業玩家的投資紫砂壺三部曲:
收藏一般藝人壺
收藏名家藝人壺
收藏歷史作品壺
如果認為凡是喝茶用的紫砂壺都是收藏品,是絕對不成立的。紫砂壺的收藏一定要以藝人作品為主。選擇藝人作品的最大好處是:簡化了對泥料、器型的辨別,技巧上的選擇就變得不那么必要。
Line1:收藏一般藝人壺
作為剛進入紫砂壺收藏界的初學者,最好先從收藏一般藝人的壺開始。一般藝人作品保真度很強,有升值空間。一般的工藝員在個人特征還沒有完全成熟的情況下,全手工做的壺在600到800元、2000到3000元不等。收藏家宋雙才對記者說:“如果做收藏,盡量不要以數量為主——如果8000塊錢買10把壺還真不如8000塊錢買1、2把壺。在工藝師的思想和個人特征更成熟的情況下,他的作品升值空間也會比較大。”
除此以外,還要注重個人對紫砂壺的“養”上,收藏家宋雙才對記者說:“比如一把i000元的壺,如果收藏者個人‘葬’得好,幾年內能翻番是不成問題的。”在收藏中最重要的是應該注重自己的個性,尋找和收藏者個人性格愛好吻合,有共鳴的藝人作品,這樣既能愉悅自身,也能使自己的收藏投資個性化,避免媚俗。
Line2:收藏名家藝人壺
在收藏一般藝人壺的過程中,學習到了一定紫砂壺方面的專業知識,也豐富了收藏經驗,接下來就可以開始收藏名家藝人的壺了。現在名家藝人的壺價位都比較高,保真度也都較強。像顧景舟、蔣蓉、周桂珍、何道洪、呂堯臣等工藝美術大師作品的價位在拍賣會上都叫得很響。
目前名家藝人的壺在拍賣會上、直接從名家藝人手中和藏友之間相互交換都能得到,從幾十萬到幾百萬的價格不等。
Line3:收藏歷史作品壺
通過收藏名家藝人作品以后,對紫砂壺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專業知識儲備和收藏經驗豐富了以后,就可以開始收藏歷史作品壺了,此時如果有專家的指導,就更是錦上添花了,如今紫砂壺市場上,歷史作品的價位壓得都非常低,所以現在這個時期被稱為投資紫砂壺歷史作品的黃金時期。紫砂壺的歷史作品多集中在清和民國時期,明代的作品在市面上已經很少能見到了。
由于歷史作品的存世量非常有限、并且具有無法復制性,所以它的升值空間非常大。收藏家宋雙才對記者說:“現在一個清朝的瓷器小杯就能賣到幾百萬,紫砂壺要比它的工藝和藝術價值高得多,如果說現在一個清代中期的壺在三、四萬之間,我們就能輕而易舉地看到它10倍的升值空間。一旦這件歷史作品有了足夠的把握,在紫砂文化熱的情況下,幾百萬也許是沒有問題的。以后的升值空間就更不用說了'因為存世量會越來越少”。
但是這種高端的歷史作品壺非常難辨,即使在拍賣會上也有很多有疑問的地方,所以在購買紫砂壺歷史作品的時候,最好有懂行的專家進行參謀;其次就是要定好合同,這樣能保護投資者的權益,有回轉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