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生的粉嫩寶寶,從媽媽溫暖的肚子里來到世界上,她需要媽媽的全身心照顧,也需要一個相對潔凈的空間,讓自己健康成長,然而,新生兒敗血癥可能傷害新生寶寶。
編輯 蘇春平
什么是新生兒敗血癥
新生兒敗血癥是一種嚴重的細菌感染性疾病。敗血癥的含義是致病性細菌侵入血循環并在血液中生長繁殖,產生毒素引起的全身性感染。由于新生兒期免疫功能尚不成熟,體內的屏障功能尚不完善,細菌容易在全身擴散,當細菌通過血腦屏障進入中樞神經系統時,則可引起化膿性腦膜炎,使病情加重。
誰造成新生兒敗血癥
新生兒敗血癥分為宮內感染、產時感染、產后感染三種情況。其中最易出現的有以下三種:
1.胎膜早破
正常的子宮中是布滿細菌的,胎兒是由胎膜的阻隔而受到保護,一旦胎膜破裂,細菌就可能逆行而上進入子宮中繁殖。破水時間越長,細菌繁殖越多。當胎兒有吞咽或是呼吸動作時,這些細菌就有機會進入胎兒體內繼續繁殖。
2.臍炎
正常情況下,新生兒臍帶在兩周內脫落。臍窩創面沒有皮膚覆蓋,血管尚未閉合,有時還會有滲血,加之臍凹易積水,且不易干燥,是細菌繁殖的好地方,容易引起臍炎,若細菌由此入血,可發生敗血癥。
3.膿胞瘡
新生寶寶皮膚薄嫩,易受細菌侵襲。如果受摩擦等刺激,可能出現膿胞瘡,膿皰高出皮膚表面,周圍微紅,經常發于手臂、下肢或尿布區以及皮膚皺折部位。初期皰液清晰,后期迅速成為黃色混濁液。膿皰破裂而露出紅而潤濕的面。輕者皰瘡局限于較小區域而不再陸續發生新瘡,無全身癥狀;重者新的膿皰瘡不斷出現,可并發敗血癥。
新生兒敗血癥信號
當新生寶寶患敗血癥時,癥狀不像較大兒童有典型表現,一些敗血癥的特征表現不出來,特別是早期癥狀易被新媽媽忽視,沒有及時送醫院,被延誤治療。因此,新媽媽要學會觀察,了解寶寶患病的信號
1.吃奶減少吸吮無力
新生兒吃奶明顯減少,似乎不知饑餓,吮乳時間短且無力,吃奶時易嗆奶。
2.哭聲低微如“貓叫”
敗血癥的寶寶常不哭鬧,或只哭幾聲就不哭了,而且哭聲低微。
3.體溫不升,手足發涼
新生兒患敗血癥時,不是體溫高,而是體溫低,測體溫時在35.5℃以下,寶寶手足發冷。
4.全身軟弱四肢少動
新生兒屈肌張力高,四肢屈曲,或不停地活動,小手會緊緊抓住你的手指;而敗血癥的寶寶四肢及全身軟弱,你拉他的上肢,也無明顯的屈曲反應,你松手,他的上肢會自然墜落下來,手也不會抓緊你的手指,而且四肢很少活動。
5.反應低下、昏昏欲睡
正常新生兒在受到刺激時可做出適當反應,如驚醒、注視、微笑等;而敗血癥的寶寶則表現為反應能力低下,精神萎靡或昏昏欲睡。
6.黃疸不退或退而復現
正常生理性黃疸應該逐步消退,新生兒敗血癥時生理性黃疸持續不消退,反而加劇,或黃疸消退后又出現黃疸。
7.體重不增
正常新生兒出生后有生理性體重下降,但下降的時間在生后3~4天最明顯,下降的幅度不超過出生體重的10%,以后逐漸恢復,在生后7~10天恢復到出生體重,以后寶寶每天體重增加約50克,滿月時體重增長在750克以上。而敗血癥的新生兒,生理性體重下降超過正常范圍,在體重增長期體重不增加。
新生兒敗血癥防范法
防止胎膜早破
進入孕8月,是妊娠晚期的開始。這個階段胎兒生長迅速,子宮增大很明顯,對任何外來刺激都非常敏感。如果這時過性生活,動作較猛或者用力稍大,就可以導致“胎膜早破”。
一旦發生胎膜破裂,羊水就會大量地流出,使胎兒的生活環境發生變化而活動受到限制,子宮壁緊裹于胎體。如果在胎膜破裂之后沒有及時處理,常常可以引起宮腔內感染,使胎兒在未出生之前就飽受了各種細菌的襲擊。即使胎兒出生后存活,也由于有嚴重的感染存在,輕者可以給嬰兒后天的發育及智力帶來不良影響,重者危及生命。
因此在孕晚期,夫妻間應盡可能停止性生活,以免發生意外。在臨產前1個月,絕對禁止性生活。如果發現破水,要及時請醫生處理。
正確護理寶寶小肚臍
新生寶寶出生后要每天檢查臍部,保持臍部清潔干燥,不要受尿便污染,可以用75%酒精棉棍擦臍根部。臍帶脫落后,臍凹可稍有分泌物或表現濕潤,此時,仍可用酒精消毒。切勿撒消毒粉、未經消毒的草藥、痱子粉等,以防感染。
臍部皮膚紅腫或去除臍窩痂皮后有膿性分泌物,臍部分泌物有臭味,要及時帶寶寶看醫生,因為除局部消毒、清洗外還需用抗生素治療。
細心護理寶寶皮膚
寶寶新陳代謝快,易出汗,又加上臀部皮膚易受尿便的污染,因此,媽媽要注意寶寶的皮膚護理。每天給寶寶洗澡;便后及時更換清洗小屁屁,更換尿褲;如果寶寶皮膚有紅疹,要及時治療,防止感染;給寶寶穿的小衣服要經常清洗晾曬。
媽咪疑問
Q敗血癥的寶寶需要做哪些檢查?
敗血癥的影響是全身性的,一般最基本的檢查項目包括:血液(白細胞、血小板、白細胞分類)、血液培養、尿液、糞便檢查培養、腦脊髓檢查以及培養、胸部X光片檢查等。
因為敗血癥是由血液中的細菌蔓延各處所造成,因此,由嬰兒體內抽取少量血液,送到檢驗室中加以特別培養,希望可以在短時間內鑒定出有無細菌、是何種細菌等,這樣醫生在給予治療時,才能對癥下藥。
抽取腦脊髓液是必要的檢查。因為根據調查資料顯示,在新生兒敗血癥中,約有1/3的病兒會產生腦膜炎,其死亡率以及后遺癥高達60%以上,千萬疏忽不得。許多父母常存有一種非常錯誤的觀念,認為抽取腦脊髓液很危險,或對身體有害,所以拒絕醫生的要求。這樣會延誤腦膜炎的診斷和治療,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有些醫生會根據寶寶病情,進行其他檢查,比如血糖、肝功能、腎功能、免疫抗體檢查以及各類病毒檢查等。
Q新生兒敗血癥發病率高嗎?
新生兒敗血癥發生率低于1%,但占新生兒7天內死亡的30%以上。出生體重低于250g的新生兒敗血癥發生率是正常體重足月兒的5倍,男性發生率較女性高2倍。
Q新生兒敗血癥何時出現癥狀?
50%以上的患兒在生后6小時內出現癥狀,大多數患兒在72小時內出現癥狀。生后4天或以上出現的敗血癥可能是在醫院新生兒室獲得的感染。
Q得了敗血癥的寶寶康復后,會出現后遺癥嗎?
一般不會有任何后遺癥。
單純的敗血癥只要是治療得當,應該是沒有任何后遺癥的,日后寶寶會像健康的孩子一樣茁壯成長。復雜的敗血癥,例如合并腦膜炎、壞死性腸炎等,其后果則視器官被破壞的程度而有所不同,例如腦萎縮、聽力障礙、消化吸收不良、營養不足或是長期腹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