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冬天,媽媽們最憂心的事就是幫寶寶洗澡了。天冷了,洗澡時一個不小心,感冒往往就會不期而至。但澡又不能不洗,因此,要怎么洗才能讓寶寶既干凈又不生病,才是個關鍵問題。
編輯 馬小小
不同時期寶寶的洗澡方案
新生寶寶
給新生寶寶洗澡最好用流動的水,如果家庭條件不允許,用盆給寶寶洗澡也比較安全。
事先準備好:橢圓形的浴盆、干凈包被和衣服、浴巾、沐浴液、潤膚油、棉簽、0.25%氯霉素眼藥水、75%酒精。
兩個溫度:室溫27℃以上,水溫39℃~41℃,最好在空調房內。
時間要求:洗澡順序為從上到下。一個月內的寶寶洗澡時間不宜過長,否則寶寶易疲倦和著涼,一般5分鐘左右,每日一次。

洗澡步驟:
STEP1 抱著寶寶坐在浴盆邊,給寶寶脫掉衣服,用浴巾裹住他的全身。
STEP2 讓寶寶仰臥在你的左側大腿上,你用左臂和手掌從寶寶背后托住他的頭和頸部,將下半身固定在你的臂彎與身體之間。
STEP3 用左手拇指和中指按住寶寶的兩個耳廓,反折,防止進水。
STEP4 用右手將柔軟的毛巾蘸水順著寶寶的眼瞼由內向外先洗他的雙眼,再清洗鼻梁及面部。注意不要讓水嗆入寶寶的鼻孔和口腔。
STEP5 給寶寶抹少許嬰兒浴液,沖洗干凈后用毛巾擦干臉上及頭上的水。
STEP6 解開浴巾,將寶寶放入盆中,用左手手臂和手掌分別托住寶寶的頭、背和腋窩,再用右手從頸部依次洗腋下、肘窩、上肢、小手、胸腹部、下肢及足部,最后洗背部和臀部。洗完后,用干浴巾包裹并輕輕擦干。
Tips:在洗澡的過程中,媽媽還要注意對寶寶皮膚皺褶處的清洗,如果寶寶的臍帶還未脫掉,盡量別浸濕。
浴后護理:
洗完后,把寶寶放在床上,給他滴一滴氯霉素眼藥水。如果在洗澡前寶寶眼睛內沒有黃色分泌物(眼屎),可以不點;
用棉簽擦干外耳道中的水,如果耳背部皺褶處有皸裂就涂點植物油;
患濕疹的地方涂點濕疹膏或膚樂霜等藥膏。
如果發現寶寶鼻腔內有鼻痂,不要隨便擦拭,因為新生兒的鼻腔黏膜非常嬌嫩。用棉簽蘸點清水濕潤,5分鐘后輕壓鼻根部,鼻痂滑入鼻孔附近,再用干棉簽擦掉。
如果寶寶的臍帶尚未脫落,可用75%酒精棉簽擦干臍輪根部,必要時將肚臍殘端提起,臍帶殘端脫落后,再繼續消毒3天。
1歲以內的寶寶
給小寶寶洗澡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洗澡過程中要抓緊時間,這樣才能讓寶寶不著涼。
事先準備好:將所有的清潔用品放在澡盆旁就手的位置。寶寶準備穿的衣服、尿布,都攤開在床上,最好先用吹風機或暖爐烘暖。
兩個溫度:室溫26℃~29℃,水溫37℃~41℃。媽媽先用手肘試水溫,感覺合適后放寶寶下水,以免過涼凍著寶寶或過熱燙傷寶寶。洗澡時最好準備暖爐,它能使四周的溫度暖和,但要遠離洗澡處2米以上。
時間要求:此時的寶寶洗澡的時間不用像新生寶寶時期那樣苛刻,只要室溫、水溫保持穩定,洗澡的時間就可以稍長一些,但淋浴最好不超過10分鐘,盆浴不超過15分鐘。每周洗2~3次為宜。
洗澡步驟:
STEP1 脫去寶寶衣服和尿布,給寶寶披上浴巾,不要讓他凍著。先洗寶寶的頭和臉,用濕毛巾的小角分別清洗寶寶的眼睛、耳朵,然后用毛巾擦寶寶的整個臉,注意給寶寶洗的過程中,毛巾擦臟的地方不要再用。然后用洗發液清洗寶寶頭部,用清水沖凈,用小毛巾擦干。
STEP2 先用熱水沖沖寶寶的小腳,待腳部溫暖后再慢慢往身體上淋水,讓身體有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
STEP3 去掉浴巾,將寶寶身子浸在水中,讓寶寶保持半坐狀態,使他下半身浸入水中,頭部和雙肩露出水面,用空著的手給寶寶洗澡。如果發現寶寶渾身變涼,就及時加入溫水,加熱水時要把寶寶抱開。
STEP4 洗澡的時候注意寶寶的皮膚褶皺處,要擦干凈,比如掖窩、頸下、大腿根部,在清洗沐浴露的時候,這些地方也不能有沐浴露殘留,不然對身體不好。
STEP5 洗完后迅速用毛巾包裹寶寶,把身上的水吸干,然后抹上潤膚油,穿上衣服。為了防止寶寶怕冷,可以先把寶寶的衣服和毛巾烘熱,讓他穿上溫暖的衣服。最后用棉棒把耳朵、鼻孔清潔一下,喂寶寶一點溫開水。
Tips:為寶寶清潔鼻子或耳朵時,只清潔看得見的地方,不用試著去清潔里面,如果努力去清潔耳朵或鼻子里面,可能反而把臟東西送入里面。此外,不要把女寶寶的陰唇分開去清潔里面,否則可能會使可殺滅細菌的黏液自然流出。不要把男嬰的包皮往上推以清潔里面,這樣可能傷到包皮。
浴后護理:
讓寶寶喝點兒溫開水,以補充流失的水分。
如果覺得寶寶皮膚干燥,可以搽些嬰兒專用潤膚霜。
特別情況寶寶的洗澡方案
遇到寶寶不舒服又確實需要洗澡的時候,媽媽就應該抓住“重點”部位,為寶寶進行適度的清潔。如果寶寶根本就很討厭洗澡,那媽媽也可以在一周中挑選一到兩次為寶寶進行重點清潔和護理。
1.洗凈小手
用潔凈的細軟毛巾或紗布,蘸濕后清潔寶寶的手指和手心、手背,特別是手指縫都要細細擦過,因為那里最容易藏匿臟東西,然后擦干。
2.清潔腋窩
腋窩很少能暴露在空氣中,寶寶出汗時,這個部位就會變得潮濕,皮膚緊緊貼在一起,如果不注意清潔,時間長了,可能還會疼痛。媽媽可以用柔軟的濕毛巾擦干凈后,盡量讓寶寶的小胳膊裸露著晾一會兒,這樣他就能揮動手臂,讓空氣在腋窩處循環流通,保持這個部位的干燥。
3.頭部的清潔
大多數寶寶都不太愿意別人觸碰他的頭部,所以除了一般性地清潔頭發外,晚上臨睡前,媽媽將嬰兒油(或橄欖油)輕輕抹在頭皮上,第二天早上用嬰兒香波洗頭,清潔頭部。注意不要碰壓孩子的前囟門,那個部位很脆弱。
4.擦掉眼周分泌物
用柔軟的棉紗布在涼開水里浸濕,從內眼角向外眼角輕輕擦拭,擦過一只眼后換一塊新的紗布擦另一只眼睛。
5.照顧小腳丫
用溫水洗凈腳心腳面,然后用棉棒蘸溫水清潔寶寶的腳趾縫。即使是多汗的小腳丫,也不能常用香皂清潔,因為香皂會使皮膚丟失水分,對寶寶嬌嫩的皮膚不利。
6.小屁屁的講究
寶寶的生殖器部位一定要保持清潔和干爽。而柔軟的消毒紗布則是最好的清潔工具。男寶寶重點要把小雞雞輕輕地抬起來輕柔地擦洗根部,就是陰囊下方包括腹股溝的附近。對于包皮,不建議刻意的清洗或翻開包皮清洗龜頭。女寶寶應從中間向兩邊洗小陰唇(小便的地方),注意新生兒會有一層白色的油脂,不要刻意地去摳掉,它對小寶寶也是一種保護。再從前向后洗陰部及肛門。
溫馨提示
這些情況不該給嬰兒洗澡
發熱、嘔吐、頻繁腹瀉時不能給兒童洗澡:因為洗澡后全身毛細血管擴張,易導致急性腦缺血、缺氧而發生虛脫和休克。
寶寶沒精神,不想吃東西甚至拒絕進食,有時還表現出傷心:這可能是兒童生病的先兆或者是已經生病了。這種情況下給兒童洗澡勢必會導致兒童發燒或加劇病情的發展。
發燒經過治療退燒后不到48小時以上的寶寶不宜洗澡:因為發燒兒童抵抗力極差,很容易導致再次受外感風寒而發燒。
寶寶發生燒傷、燙傷、外傷,或有膿皰瘡、蕁麻疹、水痘、麻疹等,不宜洗澡:這是因為兒童身體的局部已經有不同程度的破損、炎癥和水腫,馬上洗澡會進一步損傷引起感染。
花樣百出的媽媽技巧
來看看“身經百戰”的媽媽們有什么好辦法吧!
喜洋洋媽媽出招:利用空調和浴霸一起提高室溫,有些家長怕浴霸的強烈光線會刺激寶寶的視力,而且小寶寶洗澡一般都躺著,肯定會盯著亮的浴霸燈看的。那么,等溫度升高后,可以先把浴霸關掉,或者用油汀代替。
玉兒出招:浴室門窗一定要關好,閑雜人等不要走來走去、進進出出的,不要引起對流風。事先把需要的東西全都準備齊全,洗澡的時候不要開門關門,要保證室內暖氣不會外泄。
華華媽媽出招:很多時候,給寶寶洗頭花的時間要比洗澡還長,所以我每次都是先給寶寶洗頭,洗的時候衣服不要脫光,頭發洗好后用干毛巾擦干,然后再洗澡。等洗澡洗好了,頭發也差不多干透了。
yogurt出招:盡量選擇在下午2~3點氣溫最高的時候給寶寶洗澡,最好是能曬得到太陽的朝南的房間,洗的時候在寶寶肚子上蓋個毛巾,用來保溫,洗好之前把浴巾及要替換的內衣在油汀上烘烘熱,再給寶寶穿上。
chris媽媽出招:我在給寶寶洗澡時,會在澡盆旁放上一個水桶,里面倒上開水,這樣人工制造水蒸氣,既可以提高浴室溫度,也可以在洗澡水冷了后,很方便加熱水,拿個勺子兜一勺就可以了。
悠悠媽媽出招:我是在臥室給寶寶洗澡的,因為這樣可以馬上把寶寶抱上床,用被子裹起來。雖然地板容易弄濕,但在衛生間給寶寶洗澡的話,洗完出來的那一會兒最容易感冒了。空調洗之前就要打開,我把澡盆放在空調下面,一直對著寶寶吹熱風。等天再冷一點就電熱器+空調,電熱器放在澡盆旁邊,這樣寶寶就不會冷啦。
球球媽媽出招:買一個浴罩吧。很方便,也很實用。洗之前先掛起來,然后在里面倒上熱水,因為很密封,冷空氣一點都不會跑進去,不過時間一長就會感覺悶悶的,所以洗澡的動作要快一點才好!
阿喵媽媽出招:我帶兒子去浴室洗澡,考慮到浴室里的空氣不是很好,所以一般都盡量洗得快一點,洗好后給兒子穿好衣服,交給他爸爸帶走,然后再自己慢慢洗。因為浴室更衣室里暖氣也開得很大,所以,要讓寶寶逐漸適應,不要一下子就出門,最起碼也要等頭發干了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