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蘇春平
甜食含鹽量高威脅兒童健康
英國鹽分與健康共識行動組織日前提醒說,許多受兒童歡迎的甜食所含鹽分已達到潛在威脅水平,致使兒童面臨健康風險。
據英國《衛報》網站報道,該組織對市場上出售的食物進行研究發現,英國艾斯達公司一個114克新鮮果醬布丁卷的含鹽量為1.1克,這是3歲以下兒童每日建議最大攝入量的55%,是4歲~6歲兒童攝入量的36.7%。亨氏公司的罐裝糖漿松糕布丁每四分之一聽就含鹽0.8克,是1歲~3歲兒童日均最大攝八量的40%,是4歲~6歲兒童日均最大攝八量的26.7%。
該組織負責人格雷厄姆·麥格雷戈教授說,具有高鹽分飲食習慣的兒童血壓比較高,從長遠看會導致其健康面臨風險。
英國食品標準局說,兒童每日鹽分攝入量取決于年齡。1歲~3歲兒童為2克,4歲~6歲兒童為3克,7歲~10歲兒童不應高于5克。

我國今年將出臺全新嬰幼兒配方食品標準
最近由中國營養學會婦幼營養分會在北京舉行的“嬰幼兒食品標準學術研討會”獲悉,我國正在著手將目前的《嬰幼兒配方食品標準》由11項嬰幼兒相關標準整合成5項標準,新標準有望今年出臺。
新標準的最大亮點就是對奶粉、糊狀食品等嬰幼兒食品營養素含量進行最小值和最大值的細分量化。中國營養學會婦幼分會主任委員蔭士安說:“嬰幼兒食品中,營養素含量少了會導致營養不良,但是多了也會引起中毒,但是我國多數沒有對營養素含量設最高限值,特別是在一些具有潛在中毒可能性的營養素最大值的界定方面需要盡快確定,同時這些營養素含量指標應為安全性指標。”
此外蔭士安稱,在我國標準中對于嬰幼兒配方奶粉出現問題后的消費者投訴方面沒有任何標志,而美國標準中要求在標簽中標明消費者在出現問題后可向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的應急電話進行投訴。這也是新標準修訂中應著重改動的地方。
強化營養食品有利兒童健康
近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食物強化辦公室(FFO)召開了“蒲公英綜合營養干預項目媒體通報會”。
2007年12月13日FFO針對在北京市蒲公英中學學生的營養和健康狀況制定了營養改善計劃,決定采用綜合食物強化干預的方式來改善學生們的營養狀況。以營養強化大米補充多種微量營養素,以維生素A強化油補充維生素A,以鐵強化醬油補鐵。
學生進行8個月的綜合營養強化食品營養干預后,學生們的營養不良率下降近二分之一,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營養狀況相關指標得到明顯改善。
這證明,在我國大規模營養強化食品干預是改善人們營養狀況的有效途徑 與維生素藥丸比起來,強化食品更安全,更方便,更易于推廣。
看電視、玩電腦時間過長有害兒童健康
美國研究者近日表示,如果花費大量時間看電視、玩游戲和上網,兒童更有可能出現肥胖、吸煙等健康問題。
該研究有力的證明了與接觸媒體較少的孩子相比,接觸媒體較多的孩子更有可能發生肥胖、吸煙或更早發生性行為等;這些孩子還更可能吸毒、飲酒、學習成績不好。但研究者稱,至于“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兒童多動癥ADHD)是否與媒體接觸情況有關,目前還沒有得到清晰的證據。
冬春季懷孕需防感染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表明:20%的精神分裂癥,是由母親產前感染導致的。
中國古代有“臘月不娶、正月不嫁”之俗,從生殖健康角度抑制冬季懷孕。
冬春季最易感染,研究發現,精神分裂癥的發生與懷孕的季節有關。因為在冬春季節(特別是初春),流感病毒、風疹病毒、巨細胞病毒、肝炎病毒等多種病毒活動最為猖獗。此時懷孕,將導致孕婦的免疫系統功能低下,使孕婦的感染幾率大大增加,直接影響胎兒大腦神經系統的發育。
如果選擇夏天懷孕,此時病毒活動能力較弱,孕婦感染的幾率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