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建聯在對國王隊的比賽中表現出色。
本報特約記者 陸希南
“籃網頭號得分手哈里斯下半場缺席比賽,他們又落后12分。這個時候,易站了出來,連續強攻籃下得手。第三節,他一個人拿下10分,將差距縮小到2分。第四節,又是易建聯和卡特聯手為球隊帶來了勝利。”在北京時間1月6日上午,籃網主場98∶90擊敗國王之后,ESPN網站在他們的報道中這樣寫道。文章的標題就是“中國易爆發幫助籃網主場連勝”。拿下22分13個籃板3次助攻2個蓋帽的易建聯,成為籃網全場比賽的最大亮點。一直被美國媒體質疑的易建聯,終于用一場酣暢淋漓的全面表現,做出了初步回擊。
就在這場比賽前幾天,新澤西當地的《紐瓦克星報》的隨隊記者桑德羅還在文章中言辭激烈地批評籃網主帥弗蘭克,質問后者為什么不將先發大前鋒易建聯降為替補,他甚至建議球隊盡快將易建聯交易走。批評易建聯的糟糕表現,質疑弗蘭克的用兵,差不多成了新澤西當地媒體在去年12月的報道趨勢。這就是NBA的殘酷所在,打得好的時候,媒體會把你捧上天,像易建聯去年11月打出“開門紅”,被當地媒體譽為“全明星級別的表現”。可打得不好的時候,媒體恨不得將你踩入地獄。尤其是,由中國國內媒體挑起的“年齡門”在美國也引起很大反響,新澤西當地甚至有記者建議籃網立即取消和易建聯的合同。
易建聯性格沉靜,不是一個喜歡高調說話的人,但平時對他有了解的人都明白,阿聯這段時間壓力很大,漫長的低迷時間讓他備受煎熬。好在,從新年開始,他逐漸走出低谷,上一場對熱火就逐漸恢復手感,這一場終于有了久違的爆發。即便在打了一場被當地記者稱為“本賽季至今最好的一場比賽”之后,易建聯也不能放松。因為質疑從來就沒有離開過他。在他2007年以第六高位入選NBA前的一兩年,就有美國媒體質疑他的年齡和能力。他被雄鹿選中后,因為在試訓中缺乏對抗,被ESPN的評論員譏笑為“椅子男”。新秀賽季在密爾沃基打球,很多美國媒體認為易建聯是沾了中國巨大市場的光,才打上了先發。轉會到籃網后,關于“易建聯前途兇險”的聲音很多。第二個賽季開始,易建聯更是始終與質疑同行。所以,易建聯未來還要與質疑作戰,這是他的困難和壓力,也是挑戰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