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煤礦安全監察局
江西省共有各類煤礦企業663處,其中國有重點煤礦21處,國有地方煤礦83處,鄉鎮煤礦458處。為了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國發[2006]23號”文件精神和2008年國務院工作要點中關于發展安全生產責任保險的要求,江西省煤監局緊緊圍繞提高煤礦企業抗風險能力、促進煤礦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好轉這個主題,大力推進煤礦企業安全生產領域引入保險機制工作的深入開展。截至2008年底,江西煤礦企業井下從業人員參加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參保率為95.24%,人均保險金額為13.80萬元。
推進工作的組織保證
政府重視,積極協調。幾年來,江西省人民政府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全省責任保險發展工作意見的通知》(贛府廳發[2005]3號)和《江西省人民政府關于保險業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贛府發[2006]31號)等文件,為在全省范圍內全面開展責任保險工作,完善社會管理和保障體系,提出了有關要求。我局也根據《煤炭法》有關規定,深入到煤礦企業、地市煤炭管理部門和省、地有關保險部門進行充分調研,并在調研的基礎上,與江西省煤炭行業管理辦公室聯合下發了《關于煤礦企業依法為井下作業職工辦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通知》,提出4條意見,一是煤礦企業必須依法為井下作業職工辦理意外傷害保險并支付保險費;二是煤礦企業為職工辦理意外傷害保險的最低投保額度;三是對因煤礦未參加保險,一旦發生井下傷亡事故,因經濟補償不力而出現有關問題,給社會造成不安定因素的,將嚴厲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四是各煤礦監察機構要依法加大對煤礦企業是否參加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監察力度,并將監察情況及時通報煤礦企業及其所在轄區人民政府。
明確職責,加強領導。為了強化煤礦企業投保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工作,省煤監局主要負責人分管該項工作,親自參加我局與保險公司召開的座談會,并對做好煤礦意外傷害保險提出具體要求和措施。明確人事培訓處具體負責有關工作,并要求各煤礦安全監察分局主要負責人親自抓好這項工作,落實好負責這項工作的具體部門。
準確把握,明確目標。針對江西省煤礦企業參加意外傷害保險的實際情況,省煤監局明確提出,要逐步建立起符合煤炭行業安全發展需要的意外傷害保險制度,初步形成“政府推動、市場運作”的煤礦安全生產領域意外傷害保險發展機制。通過幾年的努力,力爭實現煤礦安全生產領域保險產品體系相對完備、保險服務覆蓋全面、突出事故預防機制、風險管理水平顯著提高的發展目標,促進多方合作共贏。
落實措施 有序推進
加大宣傳,提高認識。多年來,江西省煤監局充分利用會議、報紙、省局網站等多種機會和宣傳媒體,大力宣揚推進煤礦意外傷害保險的積極意義;監察員深入煤礦開展監察,在檢查和監察煤礦安全措施時,幫助企業提高參保意識,促進企業積極參加意外傷害保險;省煤監局和監察分局領導下基層作專題報告,把推進煤礦意外傷害保險作為一項重要的內容。三管齊下,效果明顯,企業參保投保的自覺性不斷提高。
充分調研,查找問題。為摸清底數,針對性地做實做好工作, 從2004年起,省煤監局就積極開展了煤礦企業保險工作專項調研。當年共調研市縣國有和鄉鎮煤礦744處。被調研的礦井共有井下作業人員2萬4807人,最高的給個人投保了保險金額10萬元,最低的投保了保險金額1萬元。
2007年,按照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的要求,江西省煤監局及各分局精心組織,抽調精干力量進行細致地調研,3個分局在轄區內發放調查表近700份,各類煤礦按要求填寫了調查表,全省共收回調查表650份,各監察分局對每張調查表進行了認真的審核和分析,掌握了大量的信息和數據。2次調研,不僅增強了煤礦為井下作業人員辦理意外傷害保險的意識,而且在向廣大礦工普及有關保險的法律知識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積極協作,共同推進。幾年來,省煤監局及各分局,與有關保險公司保持積極的聯系,不定期地開展省煤監局與省公司、分局與地市保險公司的工作聯系,采用會議、聯合調查、專題座談等多種形式開展工作,經常性地互通信息,有針對性地解決出現的問題。幫助保險公司運用費率杠桿調節手段,促進煤礦企業加強和改善安全生產工作。
出臺措施,推動企業參保。為了強化煤礦企業參加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工作,省煤監局出臺多項措施。
把發展意外傷害保險納入煤礦安全生產工作規劃中,引導、鼓勵煤礦企業投保意外傷害保險。
明確要求省煤監局和分局把煤礦是否辦理了井下作業人員意外傷害保險作為專項監察、重點監察和日常監察的一個重要監察項目,并在保險人數、保險金額上嚴格檢查,并要下達執法文書,對未投保或投保不足的給予依法處罰。
充分利用煤礦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的發放,促進煤礦企業參加意外傷害保險。堅持把參加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要求,落實到安全生產整頓、安全程度評估和安全生產許可證審核發證工作之中,抓住整頓驗收、安全程度評估和安全生產許可證審核發證關鍵環節,嚴格審查,嚴格把關。
開展保險專項監察
加大對煤礦意外傷害保險工作的執法力度。《煤炭法》第44條明確提出了“煤礦企業必須為煤礦井下作業職工辦理意外傷害保險,支付保險費”。省煤監局和各監察分局充分依據該條款,在組織的有關專項監察、重點監察和日常監察中,加大對煤礦意外傷害保險工作進展的執法力度。
開展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專項監察工作。早在2004年,江西省煤監局就開展了工傷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專項監察。2004年全年共監察礦井744處,其中地方國有煤礦64處,鄉鎮煤礦680處。這744處被監察礦井,年生產能力1321萬t,共有井下作業人員2萬4807人,參保人數2萬2846人,占井下從業人數的92.09%,保費1529萬元,人均保險金額3.15萬元。 從監察情況來看,各煤礦保險意識基本起步,除個別煤礦在檢查時才參保外,絕大多數在年初都已購買了中國人壽的《國壽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團體意外醫療保險》。此后,除特殊情況外,省煤監局每年都開展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專項監察工作。用專項監察來推進煤礦企業安全生產領域引入保險機制工作的深入開展。
堅持專項監察,不斷提高參保率。通過專項監察,省煤監局及時發現了企業參保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煤礦企業保險意識薄弱,投保意愿不足。從煤礦企業來看,大部分省屬國有煤礦安全狀況好、事故率低,致使他們對商業保險重視不夠,認為得不償失,主動投保商業保險的積極性并不高;鄉鎮煤礦采煤工藝落后,雇傭人員多,風險集中,但受利益驅動,僥幸心理嚴重,不愿額外增加對礦工的安全投入,對保險公司提供的保障也不是很重視。二是參保人數不足,保險覆蓋面小。全省煤礦企業的井下作業人員一般為三班作業,人員不確定,煤礦企業投保時大多沒有足額投保,給商業保險全員足額理賠帶來了困難、增加了風險。三是市場分化與單一產品的矛盾十分突出。從企業的類型看,國有煤礦的安全狀況較好,所面臨的風險較小,而鄉鎮煤礦由于資金缺乏,設備簡陋,所面臨的風險較大,而保險公司在提供保險產品時,產品單一,沒有有效區分不同的風險種類,不能滿足不同規模、不同安全條件的煤礦企業的要求,也不能滿足不同群體的不同保障需求的要求。產品供應和市場需求難以吻合,市場需求得不到滿足。針對這些問題,省煤監局及時與保險公司溝通,使他們能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產品,適應市場的需要。
2008年,省煤監局又對全省133處(抽查)煤礦企業的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參保情況進行了專項監察。133處煤礦年生產能力765萬t,共有井下作業人員1萬2438人,參保人數1萬1846人,占井下從業人數的95.24%,比2004年增加3.15%;保險金額16.35億萬元,人均保險金額13.80萬元,比2004年人均增加保險金額10.65萬元。特別是江西省煤炭集團公司,從2008年開始,啟動了投保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工作,為其所屬煤礦企業2萬5832名井下作業人員辦理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保險金額為每人20萬元,同年共獲理賠400萬元。
幾年來的工作使我們體會到:加強領導是做好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工作的關鍵;積極調研、認真組織,措施到位是做好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工作的基礎;監察到位是做好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工作的有力措施;責任落實是做好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工作的根本保證。
編輯林 靜